一种督脉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33221发布日期:2023-06-01 18:21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督脉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督脉灸装置。


背景技术:

1、督脉在人体后背从颈椎到尾骨正中线上,督脉灸主要是通过激发协调诸经,可以达到舒缓身体疲劳,减缓症状的目的。

2、本申请人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部分患者因为上热下寒症状,常出现腰部酸痛的情况,此类患者在进行督脉灸时常会要求对腰部位置进行较宽范围的治疗,但是现有的督脉灸装置都是从上至下同样宽度的,没有办法对患者的腰部扩大治疗范围。

3、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0974763.4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督脉灸器具,该督脉灸器具包括:器具本体;所述器具本体为长方体容纳结构;所述器具本体的前后两侧具有若干个用于长度调节的外板;所述器具本体的底侧具有若干个用于宽度调节的衬板。该督脉灸器具可根据不同的理疗者而进行长度和宽度的调整。

4、上述督脉灸器具虽然能够实现不同宽度的调节,但是调节宽度之后可能会出现无法贴合患者身体的情况,需要延长督脉灸的时间,也影响督脉灸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督脉灸装置,该装置能在传统督脉灸装置的基础上,增大腰部治疗范围,还能在调节角度之后尽量贴合患者背部和腰部身形,增强督脉灸的治疗效果。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督脉灸装置,包括用于铺设药材、与人体相隔的底板,所述底板为导热材料所述底板包括背部底板和腰部底板,所述腰部底板设置在背部底板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所述腰部底板长度方向上的中线与背部底板宽度方向上的中线重合,所述背部底板包括多个背部子板,多个背部子板沿着背部底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相邻两个背部子板相互铰接,铰接轴的轴向方向与所述背部底板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腰部底板包括多个腰部子板,多个腰部子板沿着腰部底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相邻两个腰部子板相互铰接,铰接轴的轴向方向与所述腰部底板的宽度方向一致。

3、进一步地,每一背部子板均设置有两个铰接部,两个铰接部分别为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分设在所述背部子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任意两个相邻的背部子板均可通过其中一个背部子板上的第一铰接部与另一背部子板上的第二铰接部连接的方式可拆卸铰接。

4、进一步地,所述背部子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凸块和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块相适应,所述第一凸块为所述第一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设有背部铰接轴,两个背部铰接轴未与第一铰接部连接的端部上分别设置有半圆球体;所述第一凹槽为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二铰接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槽壁上分别设置有背部铰接槽,所述背部铰接槽与背部铰接轴相适应;任意背部子板之间通过其中一个背部子板上的第一铰接部插入相邻背部子板上的第二铰接部的方式可拆卸铰接,此时该第一铰接部上的半圆球体与该第二铰接部上的背部铰接槽过盈配合。

5、进一步地,每一所述背部子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均设置有背部挡板,相互铰接的两个背部子板上相应侧的的背部挡板也相互铰接;位于铰接端部的背部子板上还可拆卸安装有背部端部挡板,所述背部端部挡板可拆卸安装在该背部子板未铰接另一背部子板的一端。

6、进一步地,每一背部挡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槽和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槽的横截面呈u型结构,其u型开口背离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一连接槽的u型开口相适应,任意两个相邻的背部挡板之间通过其中一个背部挡板的第一连接块活动插设另一背部挡板的第一连接槽的方式活动连接,第一连接槽的u型竖边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槽的连接孔相适应的卡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一连接槽之间通过卡块活动卡接连接孔的方式铰接。

7、进一步地,所述腰部子板分别为一个腰部主板和多个腰部副板,所述腰部主板宽度方向上的一侧连接所述背部子板,所述腰部主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铰接部,所述腰部副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铰接部和第四铰接部,所述第四铰接部与第三铰接部相适应;任一所述腰部副板通过其上第四铰接部连接腰部主板上的第三铰接部的方式与所述腰部主板可拆卸铰接,任意两个腰部副板之间均可通过其中一个腰部副板上的第三交接部连接另一腰部副板的第四铰接部的方式可拆卸铰接。

8、进一步地,所述腰部主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腰部副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凸块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二凸块相适应,所述第二凸块为第三铰接部,所述第三铰接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腰部铰接轴,所述腰部铰接轴不与第三铰接部连接的一端上分别设置有半圆球体,所述第二凹槽为第四铰接部,所述第四铰接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槽壁上分别设置有腰部铰接槽,所述腰部铰接槽与所述腰部铰接轴相适应,任意两个腰部子板之间通过其中一个腰部子板上的第三铰接部插入另一个腰部子板上的第四铰接部的方式可拆卸铰接,此时该第三铰接部上的半圆球体与该第四铰接部上的腰部铰接槽过盈配合。

9、进一步地,每一腰部子板上均设置有腰部挡板,所述腰部主板上的腰部挡板为腰部主挡板,所述腰部主挡板分设在所述腰部主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且在腰部主板连接背部子板的一端的腰部主挡板还分设在腰部主板与背部子板连接处的相对两侧,所述腰部副板上的腰部挡板为腰部副挡板,每一腰部副板上均设置有两个腰部副挡板,两个腰部副挡板分设在所述腰部副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相互铰接的两个腰部子板上相应侧的腰部挡板也相互铰接;位于端部的腰部挡板上还可拆卸安装有腰部端部挡板。

10、进一步地,所述腰部主挡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槽,两个第二连接槽分设在腰部主挡板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槽的横截面呈u型结构,所述腰部主挡板上的两个第二连接槽的u型开口相互背离,所述腰部副挡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槽和第二连接块,所述腰部副挡板上的第二连接槽的u型开口背离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二连接槽的u型开口相适应,所述腰部副挡板与腰部主挡板之间通过腰部副挡板上的第二连接块活动插设腰部主挡板上的第二连接槽的方式活动连接,任意两个腰部副挡板之间通过其中一个腰部副挡板上的第二连接块活动插设另一个腰部副挡板上的第二连接槽的方式活动连接,任意第二连接块与第二连接槽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铰接。

11、进一步地,所述腰部主板和背部子板之间通过连接板可拆卸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将用于铺设药材、与人体相隔的底板分为背部底板和腰部底板,相比于传统的上下同宽、一条直线的督脉灸装置,能够针对上热下寒、腰部酸痛的患者扩大腰部的治疗范围,使腰部能够得到更充分的治疗。

14、2、本实用新型将底板分为各个相互铰接的子板,通过各个子板的铰接,能够根据患者背部形状形调节各子板之间的连接角度,使本装置的底板更能贴合人体,督脉灸的治疗效果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督脉灸装置,包括用于铺设药材、与人体相隔的底板,所述底板为导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包括背部底板和腰部底板,所述腰部底板设置在背部底板长度方向上的一端,所述腰部底板长度方向上的中线与背部底板宽度方向上的中线重合,所述背部底板包括多个背部子板,多个背部子板沿着背部底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相邻两个背部子板相互铰接,铰接轴的轴向方向与所述背部底板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腰部底板包括多个腰部子板,多个腰部子板沿着腰部底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相邻两个腰部子板相互铰接,铰接轴的轴向方向与所述腰部底板的宽度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督脉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背部子板均设置有两个铰接部,两个铰接部分别为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分设在所述背部子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任意两个相邻的背部子板均可通过其中一个背部子板上的第一铰接部与另一背部子板上的第二铰接部连接的方式可拆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督脉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子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凸块和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块相适应,所述第一凸块为所述第一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设有背部铰接轴,两个背部铰接轴未与第一铰接部连接的端部上分别设置有半圆球体;所述第一凹槽为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二铰接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槽壁上分别设置有背部铰接槽,所述背部铰接槽与背部铰接轴相适应;任意背部子板之间通过其中一个背部子板上的第一铰接部插入另一背部子板上的第二铰接部的方式可拆卸铰接,此时该第一铰接部上的半圆球体与该第二铰接部上的背部铰接槽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督脉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背部子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均设置有背部挡板,相互铰接的两个背部子板上相应侧的背部挡板也相互铰接;位于铰接端部的背部子板上还可拆卸安装有背部端部挡板,所述背部端部挡板可拆卸安装在该背部子板未铰接另一背部子板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督脉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背部挡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槽和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槽的横截面呈u型结构,其u型开口背离所述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一连接槽的u型开口相适应,任意两个相邻的背部挡板之间通过其中一个背部挡板的第一连接块活动插设另一背部挡板的第一连接槽的方式活动连接,第一连接槽的u型竖边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槽的连接孔相适应的卡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一连接槽之间通过卡块活动卡接连接孔的方式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督脉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子板分别为一个腰部主板和多个腰部副板,所述腰部主板宽度方向上的一侧连接所述背部子板,所述腰部主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铰接部,所述腰部副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铰接部和第四铰接部,所述第四铰接部与第三铰接部相适应;任一所述腰部副板通过其上第四铰接部连接腰部主板上的第三铰接部的方式与所述腰部主板可拆卸铰接,任意两个腰部副板之间均可通过其中一个腰部副板上的第三交接部连接另一腰部副板的第四铰接部的方式可拆卸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督脉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主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凸块,所述腰部副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凸块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二凸块相适应,所述第二凸块为第三铰接部,所述第三铰接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腰部铰接轴,所述腰部铰接轴不与第三铰接部连接的一端上分别设置有半圆球体,所述第二凹槽为第四铰接部,所述第四铰接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槽壁上分别设置有腰部铰接槽,所述腰部铰接槽与所述腰部铰接轴相适应,任意两个腰部子板之间通过其中一个腰部子板上的第三铰接部插入另一个腰部子板上的第四铰接部的方式可拆卸铰接,此时该第三铰接部上的半圆球体与该第四铰接部上的腰部铰接槽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督脉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腰部子板上均设置有腰部挡板,所述腰部主板上的腰部挡板为腰部主挡板,所述腰部主挡板分设在所述腰部主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且在腰部主板连接背部子板的一端的腰部主挡板还分设在腰部主板与背部子板连接处的相对两侧,所述腰部副板上的腰部挡板为腰部副挡板,每一腰部副板上均设置有两个腰部副挡板,两个腰部副挡板分设在所述腰部副板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相互铰接的两个腰部子板上相应侧的腰部挡板也相互铰接;位于端部的腰部挡板上还可拆卸安装有腰部端部挡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督脉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主挡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槽,两个第二连接槽分设在腰部主挡板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槽的横截面呈u型结构,所述腰部主挡板上的两个第二连接槽的u型开口相互背离,所述腰部副挡板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槽和第二连接块,所述腰部副挡板上的第二连接槽的u型开口背离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二连接槽的u型开口相适应,所述腰部副挡板与腰部主挡板之间通过腰部副挡板上的第二连接块活动插设腰部主挡板上的第二连接槽的方式活动连接,任意两个腰部副挡板之间通过其中一个腰部副挡板上的第二连接块活动插设另一个腰部副挡板上的第二连接槽的方式活动连接;第二连接槽的u型竖边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槽上连接孔相适应的卡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二连接槽之间通过卡块活动卡接连接孔的方式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督脉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主板和背部子板之间通过连接板可拆卸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督脉灸装置,包括用于铺设药材、与人体相隔的底板,底板包括背部底板和腰部底板,腰部底板设置在背部底板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腰部底板长度方向上的中线与背部底板宽度方向上的中线重合,背部底板包括多个背部子板,多个背部子板沿着背部底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相邻两个背部子板相互铰接,腰部底板包括多个腰部子板,多个腰部子板沿着腰部底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相邻两个腰部子板相互铰接。该装置能在传统督脉灸装置的基础上,增大腰部治疗范围,还能在调节角度之后尽量贴合患者身体,增强督脉灸的治疗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彦,朱孟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州市潭中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12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