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胞病理学穿刺针

文档序号:34245791发布日期:2023-05-25 01:38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胞病理学穿刺针

本技术涉及穿刺针,具体为一种细胞病理学穿刺针。


背景技术:

1、穿刺针是在微创手术中对肾脏、肝脏、肺、乳腺、甲状腺、前列腺、胰腺、睾丸、子宫、卵巢、体表等多种器官的组织取样和注射治疗的医疗器械。

2、公开号为cn210962083u的中国授权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新型细胞病理学穿刺针,包括外针管,所述外针管上端设置有针尖,所述针尖内部设置有取样孔,所述取样孔内部设置有外切口,所述外切口一侧设置有内切口,所述外针管内部设置有内针,所述外针管表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外针管下端设置有外针管套,所述外针管套下端设置有内针端座,所述外针管套内部设置有螺槽,所述螺槽内部设置有螺轴,本实用新型可以极大的降低取出细胞的失败率,而且能够对细胞进行保存,防止在抽出穿刺针时细胞在中途出现掉落的情况,并且不会对细胞表皮造成破坏,通过针尖上的取样孔,可以对细胞进行取样,通过外切口与内切口相互配合,可以关闭储样槽的入口,阻止取出的细胞脱落。

3、上述现有技术无法对穿刺针的穿刺作业长度进行便捷式调节,同时无法技术对穿刺针进行及时消毒杀菌处理,因此需要研制一种细胞病理学穿刺针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胞病理学穿刺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无法对穿刺针的穿刺作业长度进行便捷式调节,同时无法技术对穿刺针进行及时消毒杀菌处理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细胞病理学穿刺针,包括穿刺针主体,所述穿刺针主体的上端设置有波纹管,所述还包括:

3、防护外管,其设置在穿刺针主体的外表面,防护外管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嵌入安装有紫外线杀菌机构,紫外线杀菌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固定针槽;

4、定位调节机构,其设置在防护外管的上方,所述定位调节机构上分别设置有固定托板和调节手柄,固定托板和调节手柄之间通过第一固定轴活动连接,调节手柄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轴活动连接有限位支架,限位支架的一端设置有嵌合卡块,限位支架通过嵌合卡块与设置在波纹管表面的卡槽卡接固定。

5、优选的,所述调节手柄和固定托板的表面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轴孔,第一轴孔与第一固定轴对应连接。

6、优选的,所述调节手柄的表面设置有第二轴孔,第二轴孔与第二固定轴对应连接。

7、优选的,所述固定托板的表面设置有电源开关。

8、优选的,所述电源开关内部通过导线与紫外线杀菌机构相连接。

9、优选的,所述固定托板与防护外管的表面紧密贴合固定。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调节手柄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轴活动连接有限位支架,限位支架的一端设置有嵌合卡块,限位支架通过嵌合卡块与设置在波纹管表面的卡槽卡接固定,通过将限位支架上的嵌合卡块与不同位置的卡槽卡接固定,进而可对穿刺针的作业长度进行快速调节和限位固定,从而方便医护人员进行穿刺作业;

12、(2)通过调节穿刺针长度,可将其收缩收纳至防护外管内部的紫外线杀菌机构中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可以起到良好的抑菌效果,保障针体的干净卫生,防止发生医疗感染。



技术特征:

1.一种细胞病理学穿刺针,包括穿刺针主体(10),所述穿刺针主体(10)的上端设置有波纹管(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胞病理学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手柄(3)和固定托板(7)的表面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轴孔(11),第一轴孔(11)与第一固定轴(1)对应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胞病理学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手柄(3)的表面设置有第二轴孔(12),第二轴孔(12)与第二固定轴(2)对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胞病理学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托板(7)的表面设置有电源开关(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细胞病理学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开关(13)内部通过导线与紫外线杀菌机构(15)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细胞病理学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托板(7)与防护外管(6)的表面紧密贴合固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细胞病理学穿刺针,包括穿刺针主体,所述穿刺针主体的上端设置有波纹管,所述还包括:防护外管,防护外管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嵌入安装有紫外线杀菌机构,紫外线杀菌机构的内部设置有固定针槽;定位调节机构,所述定位调节机构上分别设置有固定托板和调节手柄,固定托板和调节手柄之间通过第一固定轴活动连接,调节手柄的一端通过第二固定轴活动连接有限位支架,限位支架的一端设置有嵌合卡块,限位支架通过嵌合卡块与设置在波纹管表面的卡槽卡接固定。本技术通过设置有便捷的定位调节装置,可用于对穿刺针的长度进行定向调整,同时可将穿刺针收纳至防护外管中的紫外线杀菌机构内进行消毒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严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承德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112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