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载救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85671发布日期:2023-07-15 16:23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载救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机载救护系统。


背景技术:

1、在航空过程中,由于飞机本身的空间有限,大多数飞机上不能配备完备的医疗设施,这就导致乘客身体出现问题,未必能马上得到救治,飞机落地之后才能寻找到适合救治的地方。

2、在等待飞机落地进行就医的时候,需要对乘客的身体进行维护,但飞机上缺少维护乘客身体健康的设施,不易于保持乘客的身体健康。现有的飞机上用于维护乘客身体情况的设施体积大,不能折叠和安装,使用不方便,平时还容易占据飞机有限的空间,影响机组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机载救护系统,维护乘客的身体健康,同时避免过多占用飞机空间的问题。

2、一种机载救护系统,包括立柱支架、设备支架、床板组件、担架和生命维护系统;

3、所述生命维护系统包括供氧系统和输液系统;所述供氧系统包括氧气瓶、湿化器和智能生命支持一体机;所述氧气瓶与湿化器连通,所述湿化器与智能生命支持一体机连通,所述智能生命支持一体机用于检测乘客身体状况并传输氧气;

4、所述输液系统包括输液泵挂架、工作站、输液泵和注射泵;所述输液泵和注射泵安装在输液泵挂架内,并与所述输液泵挂架电连接,所述输液泵挂架顶部安装有工作站;所述工作站与所述输液泵挂架电连接,并用于控制输液泵和注射泵工作;

5、所述立柱支架为竖向设置;

6、所述设备支架包括第二支臂、第一支架、第二支架、智能生命支持一体机挂接板和输液泵挂架挂接板;所述第二支臂底端与所述立柱支架一侧面连接,并可向上转动或者向下转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臂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智能生命支持一体机挂接板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智能生命支持一体机,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一支架挂接;所述输液泵挂架挂接板一侧面与所述输液泵挂架连接,另一侧面与所述第二支架挂接;

7、所述床板组件与所述立柱支架另一侧面连接,并可向上转动或者向下转动;

8、所述担架能在床板组件顶面滑动,并通过设置在床板组件两端的挡板尽心固定。

9、进一步,所述供氧系统还包括低压氧气控制面板;

10、所述低压氧气控制面板包括面板、低压压力表和医用快速终端;所述面板中部安装有所述低压压力表与所述医用快速终端;所述面板挂接在所述第一支架上;

11、所述氧气瓶为高压氧气瓶,所述高压氧气瓶顶部设置有减压阀,所述减压阀上安装有高压压力表;所述减压阀通过氧气管路与所述医用快速终端和所述低压压力表连接;所述医用快速终端与所述湿化器连接。

12、进一步,所述面板一侧面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挂钩与至少一个第二挂钩,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挂钩底部设置有快速锁紧挂钩,用于将面板与所述第二支架锁紧。

13、进一步,所述输液系统还包括输液泵挂架座,顶部设置有紧固件;所述输液泵挂架座一侧面与所述输液泵挂架挂接板连接,远离输液泵挂架挂接板一侧面用于安装所述输液泵挂架,并通过紧固件进行锁紧。

14、进一步,所述生命维护系统还包括机载急救电源和温度系统;

15、所述温度系统包括复温毯,所述复温毯用于铺设在担架上,与机载急救电源电连接。

16、进一步,所述立柱支架包括底板、地轨、第一固定座、立柱、第二固定座和背板;

17、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安装有地轨,所述地轨顶面连接有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立柱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立柱顶端连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与所述第一固定座同样一侧通过固定插销与床板组件转动连接,并能通过弹性插销进行固定;所述第二固定座另一侧面通过固定插销与第二支臂转动连接,并能通过弹性插销进行固定;所述背板两侧边与立柱连接。

18、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连接件和横杆;

19、所述第二支臂的顶端与竖向设置的所述第二杆体连接;所述第二杆体的顶端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横向设置的所述第一杆体连接;所述第二杆体的底端通过所述连接件与另一横向设置的所述第一杆体连接;所述横杆与所述第一杆体连接。

20、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架一端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两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件一侧与所述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两个横向的长圆孔。

21、进一步,还包括旋转限位机构,所述旋转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和连接杆;

22、所述连接杆为竖向设置,两端与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与连接杆连接,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弯折,形成第一折边;所述第二限位件一端与转动轴连接,另一端弯折形成第二折边;所述第二折边能用于与第一折边卡接,限制第二支架转动。

23、进一步,所述智能生命支持一体机挂接板一侧面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挂钩,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挂钩;所述输液泵挂架挂接板一侧面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挂钩,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挂钩底部设置有快速锁紧挂钩,用于将智能生命支持一体机挂接板或输液泵挂架挂接板与所述横杆锁紧。

24、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机载救护系统,包括担架、床板组件、立柱支架、设备支架以及同于构建生命维护系统的各种医疗设备。

25、其中,床板组件可用于固定担架,避免了从担架搬运乘客的过程,避免了二次搬运过程对乘客身体造成的问题;床板组件与立柱支架为转动连接,可进行折叠;设备支架的第一支架与立柱支架为转动连接,可进行折叠,;第二支架与第一支架之间转动连接,可进行折叠;三种折叠均可减少装置的体积,便于放置。

26、其中,生命维护系统中供氧系统与输液系统能够很好的维护乘客的身体健康,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机载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支架、设备支架、床板组件、担架和生命维护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系统还包括低压氧气控制面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载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一侧面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挂钩与至少一个第二挂钩,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挂钩底部设置有快速锁紧挂钩,用于将面板与所述第二支架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系统还包括输液泵挂架座,顶部设置有紧固件;所述输液泵挂架座一侧面与所述输液泵挂架挂接板连接,远离输液泵挂架挂接板一侧面用于安装所述输液泵挂架,并通过紧固件进行锁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命维护系统还包括机载急救电源和温度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支架包括底板、地轨、第一固定座、立柱、第二固定座和背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载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连接件和横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机载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一端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两端转动连接有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件一侧与所述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两个横向的长圆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机载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限位机构,所述旋转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和连接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机载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生命支持一体机挂接板一侧面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挂钩,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挂钩(3-71);所述输液泵挂架挂接板(3-61)一侧面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挂钩,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挂钩;所述第一挂钩底部设置有快速锁紧挂钩,用于将智能生命支持一体机挂接板或输液泵挂架挂接板与所述横杆锁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载救护系统,包括立柱支架、设备支架、床板组件、担架和生命维护系统。所述生命维护系统包括供氧系统、输液系统,固定在所述设备支架上;所述设备支架设置在所述立柱支架上部,并可向上转动或者向下转动;所述床板组件与所述立柱支架一侧面连接,并可向上转动或者向下转动,床板组件可用于固定担架。担架直接固定在床板组件上省去了从担架搬运乘客的过程,避免了二次搬运过程对乘客身体造成的问题;设备支架与立柱支架的可转动连接、床板组件与立柱支架的可转动连接均可减少闲置时装置的体积,便于放置。生命维护系统中供氧系统与输液系统能够很好的维护乘客的身体健康,保障乘客的生命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雪,施凯文,郝昱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1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