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栓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14488发布日期:2023-06-08 16:58阅读:39来源:国知局
取栓导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取栓导管,具体涉及一种下肢静脉取栓导管。


背景技术:

1、血栓是血液成分在血液循环中凝聚后所形成的一种半固体,它可以发生在血液循环中的任何部位,包括心房、微循环等位置,往往黏附在心房或血管的表面,且可脱落造成栓塞,根据血栓在体内的解剖部位、血栓的大小和所含成分的不同,可将其分为静脉血栓形成、动脉血栓形成和混合型血栓形成三种。

2、现有的治疗血栓的方式主要包括抗凝治疗、导管接触性溶栓、介入手术进行血栓抽吸、利用fogarty导管直接取血栓以及通过植入滤器防止栓塞。国内针对血栓大多先采用抗凝治疗,抗凝治疗未起到效果时多采用介入手术进行导管接触性溶栓和血栓抽吸,导管接触性溶栓术由于溶栓药物出血风险高,且适用于急性中央型或混合型血栓,有诸多禁忌症,在临床上很多患者并不能采用此方式进行血栓治疗。血栓抽吸术由于机械血栓抽吸术价格更高,且仪器笨重,操作更复杂,耗时长,仅适用于直径大的冠脉(直径大于2mm)中存在大血栓的患者,应用起来也有诸多缺陷,大多数这两种方式需要植入滤器,防止小的栓子进入深静脉或者肺动脉,造成栓塞,而对于急性动脉栓塞,手术是第一选择,且急诊行动脉切开取栓手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接触栓塞,恢复血供,但手术的创伤面比较大。

3、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机械取栓方式成为治疗血栓梗塞的一种新选择,即向血管中置入可以取栓的导管,将导管上的球囊置入血栓远端,在体外向导管内施加压力,使导管上的球囊膨胀,使其与血管壁贴合,拖拽取栓导管,将血栓带出人体。目前的取栓球囊为类似于直筒状的球囊,对于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血栓以及游离血栓,无法有效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取栓效果佳的取栓导管。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栓导管,其包括导管;球囊,设于所述导管上且可沿着所述导管的径向膨胀,所述球囊的外表面上具有多个环状凸起,多个所述环状凸起沿着所述导管的轴向依次排列,相邻的两个环状凸起直接连接,所述环状凸起的顶端至其末端的距离至少大于1mm。

4、优选地,所述环状凸起的顶端至其末端的距离至少大于1.2mm。

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环状凸起的顶端至其末端的距离至少大于1.4mm。

6、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环状凸起的顶端至其末端的距离不超过1.8mm。

7、优选地,所述环状凸起的末端至其顶端逐渐收窄。

8、优选地,所述球囊的长度为10~20mm,例如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19mm、20mm等。

9、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球囊至少具有6个环状凸起。环状凸起的个数例如为6个、7个、8个、9个、10个等。

10、优选地,所述环状凸起具有可与血管壁相接触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具有弧形的接触面。

11、优选地,所述环状凸起沿着第一方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导管的轴心线相交且具有夹角,所述夹角为45~135°,例如45°、50°、60°、70°、80°、90°、100°、110°、120°、130°等。

12、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导管的轴心线垂直。

13、优选地,所述球囊的最大外径为6~10mm,例如6mm、7mm、8mm、9mm、10mm等。

14、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环状凸起还具有分别设置在所述接触部两侧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环状凸起的第一连接部与其相邻的环状凸起的第二连接部相连且形成具有一定角度的“v”形凹槽。

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v”形凹槽的v形角度为40~100°,例如40°、50°、60°、70°、80°、90°、100°等。

1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球囊的最大外径为12~16mm,例如12mm、13mm、14mm、15mm、16mm等。

17、优选地,所述导管内设有用于通入导丝的第一通道和用于通入介质的第二通道,所述导管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扩张口,所述球囊与所述第二通道通过扩张口相连通,所述介质可通过所述第二通道进入所述球囊中以使所述球囊膨胀。

1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扩张口位于所述导管的远端。

19、优选地,所述球囊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具有所述环状凸起,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的外侧壁上缠绕有用于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导管紧密连接以使所述球囊的两端封闭的绑扎线。

20、优选地,所述导管具有主体段及设置在所述主体段上的凹陷段,所述凹陷段的外径小于所述主体段的外径,所述球囊位于所述凹陷段,所述凹陷段与位于其两端的主体段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段。

21、优选地,所述导管的主体段的外径为6~8mm。

22、优选地,所述球囊的材质包括天然乳胶、tpe、tpu中的一种或多种。

23、优选地,所述导管的材质包括尼龙、弹性尼龙体或聚氯乙烯。

2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取栓导管,其球囊的外表面上具有多个环状凸起,通过环状凸起的边缘对血管壁进行刮擦,可以有效将游离、附壁血栓带出体外。

26、本实用新型中的取栓导管结构简单,取栓效果佳。



技术特征:

1.一种取栓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凸起的末端至其顶端逐渐收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的长度为10~20mm,所述球囊至少具有6个环状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取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凸起具有可与血管壁相接触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具有弧形的接触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凸起沿着第一方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导管的轴心线相交且具有夹角,所述夹角为45~135°;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取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凸起还具有分别设置在所述接触部两侧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环状凸起的第一连接部与其相邻的环状凸起的第二连接部相连且形成具有一定角度的“v”形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取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凹槽的v形角度为40~100°,和/或,所述球囊的最大外径为12~16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内设有用于通入导丝的第一通道和用于通入介质的第二通道,所述导管的外侧壁上开设有扩张口,所述球囊与所述第二通道通过扩张口相连通,所述介质可通过所述第二通道进入所述球囊中以使所述球囊膨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具有所述环状凸起,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的外侧壁上缠绕有用于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导管紧密连接以使所述球囊的两端封闭的绑扎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具有主体段及设置在所述主体段上的凹陷段,所述凹陷段的外径小于所述主体段的外径,所述球囊位于所述凹陷段,所述凹陷段与位于其两端的主体段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段;和/或,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栓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的材质选自天然乳胶、tpe或tpu;和/或,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取栓导管,其包括导管;设于导管上且可沿着导管的径向膨胀的球囊,球囊的外表面上具有多个环状凸起,多个环状凸起沿着导管的轴向依次排列,相邻的两个环状凸起直接连接,环状凸起的顶端至其末端的距离至少大于1mm。本技术提供的取栓导管,其球囊的外表面上具有多个环状凸起,通过环状凸起的边缘对血管壁进行刮擦,可以有效将游离、附壁血栓带出体外。本技术中的取栓导管结构简单,取栓效果佳。

技术研发人员:李靖,关丽鹃,吴璐妮,王永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天鸿盛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