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产生提示音的医用手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78726发布日期:2023-11-18 00:5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便于产生提示音的医用手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便于产生提示音的医用手柄。


背景技术:

1、目前,医疗器械行业超声软组织切割止血设备的扳机结构在操作时均需要有提示行程的结构,现有技术中,大致为两种结构,第一种结构为:在刀具壳体后方即扳机最大行程处设置锅仔片,令扳机按压至最大行程时产生提示音;第二种结构为:在刀具壳体下方扳机运动轨迹处设置弹片并在扳机下方相应位置处设置限位装置,在扳机运动时拨动弹片从而发出提示音。

2、上述两种结构都可以在扳机按压到一定位置时发出提示音,但第一种发出提示音需要扳机在按压至最大行程时才可做到,此时扳机已过最大夹持力的位置,对于手术中需要精准把握刀具夹持力度以及使用手感来讲并不合理;第二种结构的问题在于,在扳机回程时会再次抵压弹片,需施加一定力克服弹片的弹力才可以回程,对于在手术需要频繁按压的结构来说不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产生提示音的医用手柄,提升使用手感以及减少对扳机回程的阻碍。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便于产生提示音的医用手柄,包括手柄主体以及与手柄主体转动连接的扳机,还包括设置在手柄主体上的发声组件以及设置在扳机上的拨动块;

4、所述发声组件包括发声部件和用于抵压发声部件以产生提示音的推顶部件,所述推顶部件位于拨动块的运动路径上;

5、所述拨动块上设置有用于抵压推顶部件的第一拨动部,所述第一拨动部为以扳机转动中心为圆心的弧形面;

6、沿所述扳机行程方向,所述扳机具有未被按压的第一位置、抵压发声组件产生提示音的第二位置和最大按压行程的第三位置,在按压扳机的过程中,所述扳机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拨动部抵压推顶部件并产生提示音,在所述扳机由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三位置以及由第三位置返回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所述推顶部件与第一拨动部保持接触,且第一拨动部对推顶部件的抵压程度相同。

7、可选地,所述拨动块和/或推顶部件上设置有用于拨动块与推顶部件接触时配合的导向部部。

8、可选地,所述导向部为设置在拨动块上的第二拨动部,所述第二拨动部位于第一拨动部的后侧,所述第二拨动部距离扳机转动中心的距离由前至后逐渐减小,且小于第一拨动部至扳机转动中心的距离。

9、可选地,所述第一拨动部和所述第二拨动部为斜面或者弧面。

10、可选地,所述导向部为设置在推顶部件上的斜面或者弧面,所述斜面或弧面朝向拨动块。

11、可选地,所述发声组件还包括设在手柄内的安装座,所述推顶部件和发声部件设置在安装座内,所述推顶部件与拨动块配合的一端伸出所述安装座,所述推顶部件能在安装座内沿一直线方向往复运动,以抵压或松开发声部件。

12、可选地,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将推顶部件的移动方向限制在所述直线方向的限位结构。

13、可选地,所述推顶部件为推杆,所述发声部件为按键弹片;所述推杆沿其轴线方向往复运动,且推杆的轴线经过所述扳机的转动中心。

14、可选地,所述推杆的第一端朝向按键弹片,第二端伸出所述安装座,所述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按键弹片之间设置有垫片。

15、可选地,所述安装座包括设置在手柄内的支撑板以及安装在支撑板上的底座,所述推顶部件和发声部件安装在底座内,所述限位结构为安装在底座上的限位壳,所述限位壳外套于所述推顶部件,且所述推顶部件的顶端伸出所述限位壳。

16、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扳机被操作而向手柄主体靠拢的过程中,拨动块与推顶部件先接触,随着扳机向后转动而逐渐抵压推顶部件,直到扳机运动至第一拨动部抵压推顶部件达到最大行程而触发发声部件产生提示音;产生提示音后,扳机被继续向后按压,由于第一拨动部是以扳机转动中心为圆心的弧面,因此在此过程中扳机从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三位置的过程中,第一拨动部保持与推顶部件的接触,使其与第二位置时的行程相同,推顶部件不再继续移动;并且由于第一拨动部的弧形结构,使得扳机在回程(即向前转动复位)时不会受到推顶部件的阻碍,也不会再次推动推顶部件移动而产生二次提示音。

17、此外,由于产生提示音的位置对应于扳机的第二位置,而不是扳机被按压的第三位置,利于把握夹持力度,另一方面便于将产生提示音的位置与刀具的最大夹持力位置或者最佳夹持位置对应,提升使用手感。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产生提示音的医用手柄,包括手柄主体以及与手柄主体转动连接的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手柄主体上的发声组件以及设置在扳机上的拨动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产生提示音的医用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动块和/或推顶部件上设置有用于拨动块与推顶部件接触时配合的导向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产生提示音的医用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为设置在拨动块上的第二拨动部,所述第二拨动部位于第一拨动部的后侧,所述第二拨动部距离扳机转动中心的距离由前至后逐渐减小,且小于第一拨动部至扳机转动中心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产生提示音的医用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拨动部为斜面或者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产生提示音的医用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为设置在推顶部件上的斜面或者弧面,所述斜面或弧面朝向拨动块。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便于产生提示音的医用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组件还包括设在手柄内的安装座,所述推顶部件和发声部件设置在安装座内,所述推顶部件与拨动块配合的一端伸出所述安装座,所述推顶部件能在安装座内沿一直线方向往复运动,以抵压或松开发声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产生提示音的医用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将推顶部件的移动方向限制在所述直线方向的限位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产生提示音的医用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顶部件为推杆,所述发声部件为按键弹片;所述推杆沿其轴线方向往复运动,且推杆的轴线经过所述扳机的转动中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于产生提示音的医用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第一端朝向按键弹片,第二端伸出所述安装座,所述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按键弹片之间设置有垫片。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产生提示音的医用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设置在手柄内的支撑板以及安装在支撑板上的底座,所述推顶部件和发声部件安装在底座内,所述限位结构为安装在底座上的限位壳,所述限位壳外套于所述推顶部件,且所述推顶部件的顶端伸出所述限位壳。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产生提示音的医用手柄,包括手柄主体、扳机、设置在手柄主体上的发声组件以及设置在扳机上的拨动块;发声组件包括发声部件和推顶部件,所述推顶部件位;拨动块上设置有用于抵压推顶部件的第一拨动部,所述第一拨动部为以扳机转动中心为圆心的弧形面;沿扳机行程方向,扳机具有未被按压的第一位置、抵压发声组件产生提示音的第二位置和最大按压行程的第三位置,在按压扳机的过程中,当扳机向后运动至第一拨动部抵压推顶部件时产生提示音,扳机第二位置与第三位置之间的相互移动过程中,第一拨动部对推顶部件的抵压程度相同。该结构在扳机回程时不会与推顶部件产生干涉,且便于把握夹持力和提升手感。

技术研发人员:郭毅军,张寅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西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