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内窥镜、内窥镜适配装置和内窥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94247发布日期:2023-09-09 15:3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内窥镜、内窥镜适配装置和内窥镜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具体地,涉及一种连接器、内窥镜、内窥镜适配装置和内窥镜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内窥镜系统已经成为医疗领域的重要工具之一。内窥镜系统主要包括内窥镜、光源装置和处理装置。内窥镜具有插入到受检体内的插入部,插入部的头端设置有图像采集装置,光源装置产生的照射光可以经由内窥镜传导到插入部的头端并照亮观察对象,处理装置对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其显示在显示器上。

2、在常规的内窥镜系统中,内窥镜主要通过电气连接的方式与光源装置和/或处理装置连接,以传输控制信号、电力和/或图像信号。其中,由于在对内窥镜进行清洗消毒的过程中,消毒液容易腐蚀内窥镜连接器上的电触点,进而导致内窥镜成像异常,所以现有技术中提出了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来实现内窥镜与光源装置和/或处理装置之间的无电气连接,以减少清洗消毒对内窥镜的影响。

3、然而,在现有的无线内窥镜连接器中,通常需要另外设置较大的收容空间以容纳用于实现无电气连接的无线模组,容易导致内窥镜连接器变得庞大且笨重,不利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应用于内窥镜,连接器包括:主体外壳,主体外壳上设置有侧向凸出的耳部;主板,其设置在主体外壳内;以及无线模组,其包括图像信号发射模组、无线受电模组和控制信号传输模组,所述图像信号发射模组用于无线发射图像信号,所述无线受电模组用于无线接收电力,所述控制信号传输模组用于无线传输控制信号;其中,所述图像信号发射模组、所述无线受电模组和所述控制信号传输模组中的任一者或者多者设置在所述耳部内并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2、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包括图像信号发射模组、无线受电模组和控制信号传输模组,通过这三种无线模组可以实现内窥镜与其适配装置(光源装置和/或处理装置)之间的无电气连接,降低了消毒灭菌过程对内窥镜的影响。而且,所述图像信号发射模组、所述无线受电模组和所述控制信号传输模组中的任一者或者多者设置在耳部内并与所述主板电连接,这样,一方面对现有的连接器的结构和外形影响不大,而且还可以保持连接器的结构紧凑;另一方面,由于无线模组设置在耳部的内部,耳部的表面依然是光洁平整的,更有利于清洁工作,尤其在医用环境中,更有利于进行杀菌消毒;再一方面,耳部还可以对无线模组起到保护作用,从而延长无线模组的使用寿命。

3、示例性地,耳部包括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图像信号发射模组设置在第一耳部内;和/或,无线受电模组设置在第二耳部内;和/或,控制信号传输模组设置在第一耳部和/或第二耳部内。

4、示例性地,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在主体外壳的两侧相对设置。

5、示例性地,主体外壳的侧壁上与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线束过孔和第二线束过孔,连接至设置在第一耳部内的无线模组的电缆和连接至设置在第二耳部内的无线模组的电缆分别穿过第一线束过孔和第二线束过孔连接至主板。

6、示例性地,连接器还包括电路板,设置在第一耳部内的控制信号传输模组和图像信号发射模组均设置在电路板上。

7、示例性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连接座,主板通过电缆电连接至连接座。

8、示例性地,控制信号传输模组和图像信号发射模组均设置在电路板的第一面上,第一面朝向主体外壳的前侧,连接座设置在电路板的第二面,第二面与第一面相对。

9、示例性地,控制信号传输模组为红外传输模组。

10、示例性地,图像信号发射模组为毫米波发射模组。

11、示例性地,图像信号发射模组包括彼此连接的无线通信天线和无线通信芯片,无线通信天线的周围存在1mm以上的净空区域,在净空区域内不存在金属件。

12、示例性地,耳部包括:连接至主体外壳的耳部壳体,耳部壳体上设置有凹陷部,无线模组容纳在凹陷部内;以及耳部盖体,其扣合在凹陷部上。

13、示例性地,体外壳包括前端具有开口的后罩体和扣合在开口上的前盖,耳部设置在后罩体的外侧壁上。

14、示例性地,主体外壳上还设置有侧向凸出的多个接头,多个接头相对耳部位于远离主体外壳的前端的一侧,并且至少部分接头在耳部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耳部的覆盖范围内。

15、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内窥镜,包括如上文所述的任一种连接器。

16、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内窥镜适配装置,用于与上文所述的任一种连接器相适配,内窥镜适配装置包括图像信号接收模组,用于接收连接器的图像信号发射模组无线发射的图像信号;和/或,无线供电模组,用于向连接器的无线受电模组无线供电;和/或,适配控制信号传输模组,用于与连接器的控制信号传输模组无线传输控制信号。

17、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内窥镜系统,包括如上文所述的任一种内窥镜和/或如上文所述的任一种内窥镜适配装置。

18、在
技术实现要素:
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19、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器,应用于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部包括第一耳部和第二耳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部和所述第二耳部在所述主体外壳的两侧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的侧壁上与所述第一耳部和所述第二耳部相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第一线束过孔和第二线束过孔,连接至设置在所述第一耳部内的所述无线模组的电缆和连接至设置在所述第二耳部内的所述无线模组的电缆分别穿过所述第一线束过孔和所述第二线束过孔连接至所述主板。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耳部内的所述控制信号传输模组和所述图像信号发射模组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连接座,所述主板通过电缆电连接至所述连接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传输模组和所述图像信号发射模组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第一面上,所述第一面朝向所述主体外壳的前侧,所述连接座设置在所述电路板的第二面上,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传输模组为红外传输模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信号发射模组为毫米波发射模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信号发射模组包括彼此连接的无线通信天线和无线通信芯片,所述无线通信天线的周围存在1mm以上的净空区域,在所述净空区域内不存在金属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耳部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包括前端具有开口的后罩体和扣合在所述开口上的前盖,所述耳部设置在所述后罩体的外侧壁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外壳上还设置有侧向凸出的多个接头,所述多个接头相对所述耳部位于远离所述主体外壳的前端的一侧,并且至少部分所述接头在所述耳部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耳部的覆盖范围内。

14.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

15.一种内窥镜适配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与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相适配,所述内窥镜适配装置包括:

16.一种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窥镜和/或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内窥镜适配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内窥镜、内窥镜适配装置和内窥镜系统。连接器包括:主体外壳,主体外壳上设置有侧向凸出的耳部;主板,其设置在主体外壳内;以及无线模组,其包括图像信号发射模组、无线受电模组和控制信号传输模组;图像信号发射模组、无线受电模组和控制信号传输模组中的任一者或者多者设置在耳部内并与主板电连接。这样的连接器可以实现内窥镜与其适配装置之间的无电气连接,降低了消毒灭菌过程对内窥镜的影响,而且,将无线模组设置在耳部内,对现有的连接器的结构和外形影响不大,可以保持连接器的结构紧凑。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刘雅婷,荆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1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