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背调节的矫形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99286发布日期:2023-06-08 14:08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背调节的矫形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矫形物品,具体为一种后背调节的矫形带。


背景技术:

1、背背佳产品是专门针对后天性因不良生活习惯而造成的驼背和走路弯腰的人群设计研发的;可以矫正弯腰驼背,含胸踏肩,背部酸胀疼痛;矫正久坐导致的不良坐姿,站姿,颈椎痛;但现有的市面上的背背佳矫形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2、1、现有市面上的背背佳矫形带基本上采用魔术贴和内衣背扣进行调节,这样导致内衣背扣设计的矫形带只能调节腹部的围度,无法调节后背的拉力,且背扣式调节结构调节范围有限,难以调节至合适的松紧度;

3、2、用魔术贴设计的矫形带虽然可以调节,由于几层的黏合非常厚重,不透气,穿戴不便,特别是冬天,魔术贴容易把别的衣服勾丝,穿戴起来调节也非常不便;产品设计理念比较陈旧,使用者无法根据自身身体体形状况和舒服度做出调整,穿戴不方便,穿戴体验感极差等问题。

4、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后背调节的矫形带,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背调节的矫形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的矫形带穿戴比较费时间,且对腹部和肩部的松紧度调节不方便,传统的调节方式调节步骤较繁琐,且难以调节至合适的松紧度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后背调节的矫形带,包括无弹性前幅片和有弹性前幅片:

3、所述无弹性前幅片后侧缝合连接有有弹性前幅片,且无弹性前幅片与有弹性前幅片重叠设置;

4、所述无弹性前幅片上端连接有前领,且无弹性前幅片外侧后边缘缝合连接贴肤后幅片,并且贴肤后幅片设置于无弹性前幅片后方;

5、所述贴肤后幅片后侧缝合有表面后幅片,所述无弹性前幅片下端设置有下围,且下围呈环形结构设计,并且无弹性前幅片和贴肤后幅片下端均有下围缝合连接。

6、优选的,所述表面后幅片后侧上端缝合连接有弹性织物肩带,且弹性织物肩带上端与前领缝合连接,并且弹性织物肩带呈“y”字形结构设计。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y”字形结构设计的弹性织物肩带穿戴时能够更加稳定,不易发生滑落的现象,并且弹性织物材质的肩带舒适性更佳。

8、优选的,所述贴肤后幅片后侧面贴合设置有后幅片内置弹性织物,且后幅片内置弹性织物设置于贴肤后幅片与表面后幅片之间,并且后幅片内置弹性织物外侧边缘与贴肤后幅片缝合连接。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贴肤后幅片与表面后幅片之间设置的后幅片内置弹性织物提高该矫形带的整体弹性,提高穿着舒适性。

10、优选的,所述表面后幅片前侧连接有后幅支撑物,且后幅支撑物设置于贴肤后幅片与表面后幅片之间,并且后幅支撑物分别与贴肤后幅片与表面后幅片缝合固定连接。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后幅支撑物的设置能够使该矫形带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定,不易发生形变,提高矫形的效果。

12、优选的,所述无弹性前幅片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无弹性前幅片中部连接有穿戴拉链,所述穿戴拉链后侧设置有拉链内部防护条,且拉链内部防护条缝合连接于左侧无弹性前幅片右边缘处;

13、所述穿戴拉链上端设置有拉链外部遮挡块,且拉链外部遮挡块缝合连接于右侧无弹性前幅片的左上端,并且拉链外部遮挡块中部对折对穿戴拉链上方前后端面进行覆盖。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拉链外部遮挡块拉链内部防护条的设置,能够对穿戴拉链和拉链头进行遮挡,能够防止穿戴拉链内部与皮肤接触造成摩擦,同时对拉链头遮挡更加美观。

15、优选的,所述表面后幅片后端面安装有旋转扣体,所述弹性织物肩带下端固定有第一连接环,且第一连接环内部贯穿有旋转扣绳,所述后幅片内置弹性织物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环;

16、所述后幅支撑物下端开设有通孔,所述,所述旋转扣绳设置于贴肤后幅片与表面后幅片之间,且旋转扣绳下端贯穿通孔和第二连接环,并且旋转扣绳两端均与旋转扣体连接。

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选纽扣体的设计,正向转动旋转扣体时对旋转扣绳进行收缩,并分别拉动弹性织物肩带和后幅片内置弹性织物向旋转扣体位置靠近,同时对肩部和腹部进行收紧,且反向旋转后即可调松,使用方便快捷。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后背调节的矫形带;

19、1、该矫形带通过旋钮式调节结构的设计,能够更加方便地对矫形带的肩部和腹部松紧度进行调节,仅需对旋钮仅需旋转操作,进而达到调节的效果,穿戴方便且操作简单,相比较传统调节结构,该结构调节精度更高,使用者能够更好调节至舒适的松紧度;

20、2、该矫形带通过旋转旋转扣体达到调节肩带和腹部的松紧度,操作简单单手即可操作,且采用前端设置拉链的方式进行穿戴,穿戴更加方便快捷,大大节省了穿戴的时间,且相比较传统卡扣式的调节结构,该结构能够更加精细地对松紧度进行调节,使用者能够更好地调节至理想松紧度,提高穿戴的舒适性,相比较传统的魔术贴结构,该松紧调节结构不会对其他衣物造成勾丝等损伤。



技术特征:

1.一种后背调节的矫形带,包括无弹性前幅片(1)和有弹性前幅片(2),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背调节的矫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后幅片(7)后侧上端缝合连接有弹性织物肩带(5),且弹性织物肩带(5)上端与前领(3)缝合连接,并且弹性织物肩带(5)呈“y”字形结构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背调节的矫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肤后幅片(4)后侧面贴合设置有后幅片内置弹性织物(6),且后幅片内置弹性织物(6)设置于贴肤后幅片(4)与表面后幅片(7)之间,并且后幅片内置弹性织物(6)外侧边缘与贴肤后幅片(4)缝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后背调节的矫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后幅片(7)前侧连接有后幅支撑物(8),且后幅支撑物(8)设置于贴肤后幅片(4)与表面后幅片(7)之间,并且后幅支撑物(8)分别与贴肤后幅片(4)与表面后幅片(7)缝合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后背调节的矫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弹性前幅片(1)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无弹性前幅片(1)中部连接有穿戴拉链(10),所述穿戴拉链(10)后侧设置有拉链内部防护条(11),且拉链内部防护条(11)缝合连接于左侧无弹性前幅片(1)右边缘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后背调节的矫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后幅片(7)后端面安装有旋转扣体(13),所述弹性织物肩带(5)下端固定有第一连接环(14),且第一连接环(14)内部贯穿有旋转扣绳(15),所述后幅片内置弹性织物(6)内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环(1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后背调节的矫形带,包括无弹性前幅片和有弹性前幅片,所述无弹性前幅片后侧缝合连接有有弹性前幅片,且无弹性前幅片与有弹性前幅片重叠设置,所述无弹性前幅片上端连接有前领,且无弹性前幅片外侧后边缘缝合连接贴肤后幅片,并且贴肤后幅片设置于无弹性前幅片后方,所述贴肤后幅片后侧缝合有表面后幅片,所述无弹性前幅片下端设置有下围。该后背调节的矫形带,该矫形带通过旋钮式调节结构的设计,能够更加方便地对矫形带的肩部和腹部松紧度进行调节,仅需对旋钮仅需旋转操作,进而达到调节的效果,穿戴方便且操作简单,相比较传统调节结构,该结构调节精度更高,使用者能够更好调节至舒适的松紧度。

技术研发人员:杨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衣鲜服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