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降温退热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31771发布日期:2024-02-20 20:22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降温退热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用冷敷降温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带有气流导热通道的降温退热贴_。


背景技术:

1、医用降温退热贴是医学上常用的一种退热、降温产品,适用于由于人体因流感、病毒感染等引起的发烧症状辅助物理降温退热,特别是儿童退热降温市场应用更加广泛,由于使用简单便利,是一款市场销量大接受度较高的产品;

2、目前市面上的降温退热贴,基本是由基材无纺布料、离型膜、高分子凝胶三部分组成,凝胶整体铺在基材上是一个整体,使用时剥离离型膜,凝胶面粘贴于额头即可,降温退热贴本身并不含退热降温的药物成分,它是利用高分子凝胶高达80%以上的含水量,将人体的额头热量利用水传导热量蒸发的原理,实现物理辅助降温。一般成人尺寸为50*120mm,儿童型为40*110mm的尺寸,这个尺寸一般是成人或者儿童的额头尺寸设计,刚贴上时是利用水凝胶的低温给予降温措施,贴上一段时间后,利用水份的蒸发来达到降温的效果,但由于接触皮肤的凝胶温度逐渐与额头体温基本一致,再加上凝胶是一个整体,和外面基材层的拒水无纺布反而阻碍了水汽和温度的散发,散热蒸发降温效果变差,就像额头上贴了一层膏状保温层,皮肤得不到呼吸,特别是儿童感受并不舒服;

3、本发明就是改善降温退热贴再粘贴一段时间后,有更高效率的退热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是在原传统的降温退热贴基础上,增加了气流导热沟槽,是由基材层、凝胶层、剥离膜、气流导热沟槽,共四部分组成;

2、其中所述气流导热沟槽,是将凝胶层分成平行的几段,由于凝胶层有一定的厚度,分段后每段天然形成几个2-10mm的气流通道,这个气流通道就是气流导热沟槽,在退热凝胶贴了一段时间与体温同温后,每段凝胶中间形成一个小的热气蒸发通道,第一增加了凝胶散热面积;第二形成分段热量蒸发通道,不会被基材层阻隔,额头热量更容易被凝胶吸收随导热沟槽迅速散发;第三保留了额头部分皮肤与空气直接接触,让部分皮肤有天然呼吸,而不是感觉像是糊了一整块橡皮泥,感受更好;

3、其中所述基材层,是无纺布,特别指拒水型水刺无纺布,凝胶层铺设在基材层上面;

4、其中所述凝胶层,是由高分子吸水树脂、水、甘油组成的半固体果冻状物质,涂抹在基材层;其中所述剥离膜,是指涂有硅油的塑料薄膜,覆盖在凝胶层的另一面,使用时剥离此膜。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降温退热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层、凝胶层、剥离膜和气流导热沟槽,所述基材层为拒水型水刺无纺布,所述凝胶层涂抹在基材层,所述剥离膜覆盖在凝胶层的另一面,所述气流导热沟槽是将凝胶层分成平行的几段,分段后每段中间天然形成宽2-10mm高2-5mm的气流通道。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降温退热贴,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包括基材层、凝胶层、剥离膜和气流导热沟槽。气流导热沟槽是将凝胶层分成平行的几段,由于凝胶层有一定的厚度,分段后每段中间天然形成宽2‑10mm高2‑5mm的气流通道,这个气流通道就是气流导热沟槽,第一增加了凝胶散热面积;第二形成分段热量蒸发通道,不会被凝胶层和基材层阻隔,额头热量更容易被凝胶吸收随导热沟槽迅速散发;第三保留了额头部分皮肤与空气直接接触,让部分皮肤有天然呼吸,使用感受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安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5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