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折复位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49205发布日期:2023-05-14 13:46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骨折复位钳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骨折复位钳。


背景技术:

1、在骨折手术中,需要使用骨折复位钳进行骨折复位。

2、传统的骨折复位钳大都为剪式结构,例如中国专利cn203169279u、cn217611344u等所公开的骨折复位钳,使用这些剪式骨折复位钳进行骨折复位时,比较费力,操作起来不是很方便。

3、中国专利cn211066981u公开了一种医用省力复位固定钳,其虽然能够解决传统的骨折复位钳操作费力、不方便的缺陷,但是其通过卡套配合卡板与推杆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推杆的驱动,可能出现对骨折部位夹持复位的力不够的情况,操作的可靠性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操作省力、方便且可靠的骨折复位钳。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骨折复位钳,包括:

3、主体,所述主体具有杆部以及连接于所述杆部后部下侧的手柄,所述杆部的前端设有向后延伸的第一导向孔;

4、固定臂,所述固定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杆部,固定臂的另一端向前延伸并设有第一夹持部;

5、活动臂,所述活动臂的一端穿入所述第一导向孔,活动臂的另一端向前延伸并设有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后方,活动臂靠后端的底部设有一段齿条,所述杆部和手柄前下方的夹角处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后部下侧连通的安装槽;

6、驱动柄,所述驱动柄设于所述手柄的前侧,驱动柄上端的端部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驱动柄的上端设有以所述第一转轴为圆心的弧形齿部,所述弧形齿部与所述齿条啮合;以及,

7、锁定件,所述锁定件用于对所述驱动柄进行锁定。

8、进一步地,所述锁定件包括棘轮和棘爪,所述棘轮同轴设于在所述第一转轴外并固定在所述驱动柄的一侧,所述棘爪通过第二转轴安装于所述手柄内,其一端能够与所述棘轮啮合或分离。

9、进一步地,所述锁定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提供使棘爪与棘轮保持啮合的弹力,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穿出所述手柄并设有第一旋钮。

10、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向后拉住所述棘爪远离棘轮一端的弹簧。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孔的前部设有环形槽,所述活动臂的外周设有适配于所述环形槽内的挡环,活动臂上还套设有支撑在所述环形槽的前端和挡环之间的复位弹簧。

12、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臂为管件,所述固定臂的后端穿过所述活动臂并固定于所述杆部后端。

13、进一步地,所述杆部的后端设有向所述第一导向孔延伸的第二导向孔,所述固定臂的后端穿入所述第二导向孔并设有螺孔,所述杆部的后端还转动安装有一调节螺杆,所述螺杆的前端穿入所述第二导向孔并螺纹连接于所述螺孔内,调节螺杆的后端外向伸出并设有第二旋钮。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臂后端下侧的第一支臂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支臂下端的第一锥尖,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动臂后端下侧的第二支臂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支臂下端的第一锥尖,所述第一锥尖和第二锥尖相向设置。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6、使用时,分别将固定臂末端的第一夹持部和活动臂末端的第二夹持部对准骨折部位的两侧,然后扣动驱动柄转动,驱动柄上端的弧形齿部驱动齿条向前移动,进而带动活动臂向前移动,从而带动第二夹持部向第一夹持部移动以对骨折部位进行夹持复位,骨折部位复位后,锁定件将驱动柄锁定,使得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保持对骨折部位的夹持固定,相对于传统的剪式复位钳,本申请通过齿轮齿条的方式对骨折部位进行驱动夹持复位,能够保证对骨折部位夹持复位的力度,操作的可靠性更好。



技术特征:

1.一种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折复位钳,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骨折复位钳,包括主体、固定臂、活动臂、驱动柄和锁定件;主体具有杆部以及连接于杆部后部下侧的手柄,杆部的前端设有第一导向孔;固定臂的一端固定于杆部,固定臂的另一端向前延伸并设有第一夹持部;活动臂的一端穿入第一导向孔,活动臂的另一端向前延伸并设有第二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位于第一夹持部的后方,活动臂靠后端的底部设有一段齿条,杆部和手柄前下方的夹角处设有与第一导向孔的后部下侧连通的安装槽;驱动柄设于手柄的前侧,驱动柄上端的端部通过第一转轴转动安装于安装槽内,驱动柄的上端设有以第一转轴为圆心的弧形齿部,弧形齿部与齿条啮合;锁定件用于对驱动柄进行锁定。本技术操作省力、方便且可靠。

技术研发人员:范金柱,从飞,任小宇,杨艳,马强,宋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市红会医院(西安市骨科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2120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