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46398发布日期:2023-06-03 09:0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热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按摩放松设备,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热敷装置。


背景技术:

1、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腧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属于中药外治法。贴敷疗法最主要的就是中药贴的使用,即药膏贴,通俗的说就是我们常用的贴在身体某部位的膏药,但是现有的药贴均是直接贴附在皮肤上的,造成药贴的起效慢且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敷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药贴的起效慢且效果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敷装置,包括:

3、贴片,所述贴片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用于与使用者的皮肤接触贴合;

4、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上;

5、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加热机构上;

6、所述第一侧面上可拆卸地设置有药贴。

7、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片和导热结构,所述导热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加热片设置于所述导热结构上。

8、所述导热结构包括石墨烯散热薄片,所述石墨烯散热薄片贴附于所述第二侧面上。

9、所述加热片上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电源组件上设置有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可拆卸配合。

10、所述加热片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电源组件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可拆卸配合。

11、所述热敷装置还包括壳体和控制装置,所述电源组件和所述控制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电源组件、所述加热机构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12、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主板和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与所述主板电连接,且所述控制按键凸出于所述壳体。

13、所述热敷装置还包括振动机构,所述振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振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贴片进行振动。

14、所述贴片的材料包括硅胶。

15、所述电源组件上设置有充电模块。

16、本实用新型的热敷装置,利用贴片将药贴贴附在皮肤上,并采用加热机构进行加热,从而增加药贴的起效效果,同时加热机构的热量能够速进药贴的药效向皮肤深处渗透,增加中药透皮效应,提高临床治疗的方便、简易性并增加疗效,同时设置石墨烯散热薄片使加热机构能够对贴片进行均匀升温,使得整个贴片的温度基本一致,避免贴片上产生局部热点而烫伤使用者,保证热敷装置的安全可靠,而且振动机构能够产生振动以实现按摩以及促进中药的透皮效应,疲劳缓解。



技术特征:

1.一种热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片(41)和导热结构(42),所述导热结构(42)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加热片(41)设置于所述导热结构(4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结构(42)包括石墨烯散热薄片,所述石墨烯散热薄片贴附于所述第二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41)上设置有第一接线端子(43),所述电源组件(2)上设置有第二接线端子(44),所述第一接线端子(43)和所述第二接线端子(44)可拆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4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51),所述电源组件(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结构(52),所述第一连接结构(51)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52)可拆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敷装置还包括振动机构(7),所述振动机构(7)设置于所述壳体(61)内,且所述振动机构(7)能够带动所述贴片(1)进行振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片(1)的材料包括硅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2)上设置有充电模块。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敷装置,包括贴片,所述贴片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用于与使用者的皮肤接触贴合;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侧面上。本技术的热敷装置,利用贴片将药贴贴附在皮肤上,并采用加热机构进行加热,从而增加药贴的起效效果,同时加热机构的热量能够速进药贴的药效向皮肤深处渗透,增加中药透皮效应,提高临床治疗的方便、简易性并增加疗效,同时设置石墨烯散热薄片使加热机构能够对贴片进行均匀升温,使得整个贴片的温度基本一致,避免贴片上产生局部热点而烫伤使用者,保证热敷装置的安全可靠,而且振动机构能够产生振动以实现按摩以及促进中药的透皮效应,疲劳缓解。

技术研发人员:马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娇
技术研发日:20221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