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刺伤用的输液结构

文档序号:34683943发布日期:2023-07-05 21:53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刺伤用的输液结构

本技术涉及输液针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防刺伤用的输液结构。


背景技术:

1、在目前临床所使用的一次性静脉输液器;输液前或者输液时需将针套与针头完全分离开,如专利201721210023.0公开的一种一次性输液针。

2、继而在实际使用时,造成输液结束后,护士因拔针后缺少针套包裹针尖,使得针尖处于裸露在外的状态,而裸露针尖内的血液容易外露;可能造成污染问题;更严重的是发生针刺伤增加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

3、为改善上述问题,就需要对现有针套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影响操作人员使用,并且方便针套回位的针套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防刺伤用的输液结构,包括针座;所述针座侧面设有针柄;所述针座连接有针套;所述针套包括套体,所述套体上设有套接通孔;所述套接通孔沿套体中轴线贯穿套体设置;所述针套侧面设有避让通槽;所述避让通槽与套接通孔相连通;所述避让通槽与套体端部外侧面相连通;所述针套为可收缩式结构。

4、所述套体包括中套体和下套体;所述套体通过下套体连接在针座上;所述中套体为能够压缩的波纹管结构。

5、所述下套体与针座之间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相连接。

6、所述套接通孔内壁设有卡接环条。

7、在所述针座上设有卡接沉槽;所述下套体通过卡接环条卡接在卡接沉槽内与针座相连接。

8、所述下套体布置针座的下方,并且处于针柄下方。

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0、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刺伤用的输液结构,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对针套进行了优化设计,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针套为可变形结构,在后续使用时可以通过挤压针套,使得针套发生形变而收叠,使得针尖外露,从而实现针尖的后续使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针套与针座不相互脱离,所以在实际使用时不需要插拔针套,从而避免针尖对医务人员手部的扎伤。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刺伤用的输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针座;所述针座侧面设有针柄;所述针座连接有针套;所述针套包括套体,所述套体上设有套接通孔;所述套接通孔沿套体中轴线贯穿套体设置;所述针套侧面设有避让通槽;所述避让通槽与套接通孔相连通;所述避让通槽与套体端部外侧面相连通;所述针套为可收缩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刺伤用的输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包括中套体和下套体;所述套体通过下套体连接在针座上;所述中套体为能够压缩的波纹管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刺伤用的输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套体与针座之间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刺伤用的输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通孔内壁设有卡接环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刺伤用的输液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针座上设有卡接沉槽;所述下套体通过卡接环条卡接在卡接沉槽内与针座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刺伤用的输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套体布置针座的下方,并且处于针柄下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输液针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防刺伤用的输液结构,包括针座;所述针座侧面设有针柄;所述针座连接有针套;所述针套包括套体,所述套体上设有套接通孔;所述套接通孔沿套体中轴线贯穿套体设置;所述针套侧面设有避让通槽;所述避让通槽与套接通孔相连通;所述避让通槽与套体端部外侧面相连通;所述针套为可收缩式结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刺伤用的输液结构,本技术主要是对针套进行了优化设计,本技术公开的针套为可变形结构,在后续使用时可以通过挤压针套,使得针套发生形变而收叠,使得针尖外露,从而实现针尖的后续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侯秀芳,朱白鹭,李远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皖南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12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