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镜体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57094发布日期:2023-08-27 12:47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窥镜镜体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内窥镜辅助器械,具体是指一种内窥镜镜体支架。


背景技术:

1、内窥镜由于具有镜头方向可控、手术视野清晰、术后创伤小等独特的优势,使得其在现代微创手术中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往往需要持续使用内窥镜进行手术,而对于一些时长较多的手术来说,医生的体力消耗过快,存在产生操作失误的情况。

2、目前由于内窥镜手术的特殊性,为保证内窥镜手术的操作精准性以及降低成本,减轻医生操作的体力,内窥镜镜体支架对医生的拿持内窥镜起到辅助作用,通常具备臂托辅助功能、高度以及转动角度调节的功能,但有些支架在使用臂托的过程中稳定性不佳,支架手里不均容易导致倾倒等情况发生。因此,亟待研究一种内窥镜镜体支架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内窥镜镜体支架,能够为臂托进行稳定的支撑,且方便对臂托的高度进行灵活调节,便于对气杆进行拆装维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内窥镜镜体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安装有支脚,所述底座上端面中部开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槽中嵌设有气杆,所述气杆输出端垂直向上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与滑动槽内壁滑动贴合设置,所述底座侧面开设有与所述滑动槽连通的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将气杆安装至滑动槽中,所述气杆可在安装孔中移动,所述立柱顶部贯穿滑动槽后连接有臂托,所述臂托竖截面呈上弧形设置,底座上端面活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垂直设置且其上方连接有管道夹,所述转轴上设有用于固定的调节件。

3、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件包括固定螺栓、滑柱,所述转轴底部活动套接在滑柱上,所述固定螺栓螺纹贯穿转轴后抵在滑柱上。

4、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与滑柱之间滑动贴合设置。

5、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端面套接有套环,且套环的顶端高度大于底座的顶端高度。

6、进一步的,所述气杆、转轴均设置在所述套环内侧。

7、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与套环之间螺纹连接设置。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将臂托设置在底座的中心轴上方,在使用臂托时能够为其进行稳定的支撑,且方便通过气杆灵活调节臂托的高度,通过安装孔便于对气杆进行拆装维修,通过固定螺栓便于调节转轴的旋转角度,以适应管道夹对内窥镜镜体的夹持固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窥镜镜体支架,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底部安装有支脚(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面中部开设有滑动槽(3),且滑动槽(3)中嵌设有气杆(5),所述气杆(5)输出端垂直向上连接有立柱(6),所述立柱(6)与滑动槽(3)内壁滑动贴合设置,所述底座(1)侧面开设有与所述滑动槽(3)连通的安装孔(4),安装孔(4)用于将气杆(5)安装至滑动槽(3)中,所述气杆(5)可在安装孔(4)中移动,所述立柱(6)顶部贯穿滑动槽(3)后连接有臂托(7),所述臂托(7)竖截面呈上弧形设置,底座(1)上端面活动连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垂直设置且其上方连接有管道夹(11),所述转轴(8)上设有用于固定的调节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镜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固定螺栓(10)、滑柱(9),所述转轴(8)底部活动套接在滑柱(9)上,所述固定螺栓(10)螺纹贯穿转轴(8)后抵在滑柱(9)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窥镜镜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8)与滑柱(9)之间滑动贴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镜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面套接有套环(12),且套环(12)的顶端高度大于底座(1)的顶端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窥镜镜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杆(5)、转轴(8)均设置在所述套环(12)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窥镜镜体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套环(12)之间螺纹连接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窥镜镜体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安装有支脚,所述立柱上端面中部开设有滑动槽,且滑动槽中嵌设有气杆,所述气杆输出端垂直向上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与滑动槽内壁滑动贴合设置,所述底座侧面开设有与所述滑动槽连通的安装孔,安装孔用于将气杆安装至滑动槽中,所述气杆可在安装孔中移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能够为臂托进行稳定的支撑,且方便对臂托的高度进行灵活调节,便于对气杆进行拆装维修。

技术研发人员:刘二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易莱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