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痰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64001发布日期:2023-06-28 10:40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痰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护理器材,特别是涉及一种排痰仪。


背景技术:

1、排痰仪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医疗护理器材,用来代替传统的人工胸部叩击、震颤、定向挤推进行的体位引流,可将长期滞留于肺部或较深层积液经多方位震动、挤压并定向引液,使痰液排出体外,除此以外,还可以改善肺部血液循环,预防静脉淤滞,松弛呼吸肌,改善全身肌张力,增强呼吸肌力产生咳嗽反射,有利于机体康复,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2、1、现有的排痰仪在使用时,现有的排痰仪体积较大,在不需要使用时,会导致其占据房间内过多的使用面积,因此不便于进行使用;

3、2、现有的排痰仪在使用时,现有的排痰仪不能对连接叩击头的软轴进行收纳,由于其软轴的长度较长,从而可能会妨碍到医护人员,因此不便于进行使用。

4、因此,现有的排痰仪,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痰仪,通过支撑组件的设置,利用支撑组件中的耳座和u型块的设置实现了对内杆和套杆进行折叠,从而减小了设备的占地面积,解决了现有的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通过收纳组件的设置,利用收纳组件中的卡块和收纳杆分别对叩击头和软轴进行收纳,解决了现有的不便于对软轴进行收纳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排痰仪,包括排痰仪本体,排痰仪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排痰仪本体的两侧均通过收纳组件设置有叩击头;

4、支撑组件包括u型块、通过耳座设置的内杆和通过套杆设置的底板;

5、收纳组件包括安装板以及分别设置在安装板前后端的卡块和收纳杆。

6、进一步地,u型块固定连接在排痰仪本体的底部中心位置,内杆的顶端通过耳座转动连接在u型块的内侧,内杆的底端螺纹联机在套杆的内侧,套杆的底端活动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上,底板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侧板,侧板的下表面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具体的,耳座的设置实现了对u型块和内杆之间进行连接,内杆和套杆的设置实现了对排痰仪本体的高度进行调节,底板和侧板的设置实现了对排痰仪本体进行支撑,万向轮的设置便于对排痰仪本体进行移动。

7、进一步地,u型块两侧外壁的中心位置均开设有滑槽,u型块两侧外壁的上方和下方均开设有第一定位孔,耳座固定连接在内杆的顶端,耳座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两端均贯穿滑槽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盘,第一固定盘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的一端贯穿第二定位孔并螺纹连接在第一定位孔的内侧,具体的,滑槽和第一转轴的设置实现了u型块与耳座之间的转动连接,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定位孔的设置实现了对第一螺栓进行安装,第一定位孔和第一螺栓的设置实现了对u型块和耳座之间进行定位。

8、进一步地,底板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轴承,套杆的底端转动连接在轴承的内侧,具体的,安装槽的设置实现了对轴承进行安装,轴承的设置实现了对套杆进行安装。

9、进一步地,底板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贯穿侧板并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盘,第二固定盘的外壁和侧板背向面中心位置的前后端分别开设有第三定位孔和第四定位孔,第三定位孔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第二螺栓的一端贯穿第三定位孔并螺纹连接在第四定位孔的内侧,具体的,第二转轴的设置实现了底板和侧板之间的转动连接,第二固定盘和第三定位孔的设置实现了对第二螺栓进行安装,第二螺栓和第四定位孔的设置实现了对底板和侧板之间进行定位。

10、进一步地,收纳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一侧外壁的前端,具体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设置实现了对收纳杆进行安装,收纳杆的设置实现了对软轴进行缠绕收纳。

11、进一步地,排痰仪本体的顶部后端和前端分别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排痰仪本体的前端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头,连接头通过软轴与叩击头连接,排痰仪本体底部两侧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支撑脚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具体的,显示屏和控制按钮的设置便于对排痰仪本体进行操作,连接头的设置便于排痰仪本体与叩击头之间进行连接,支撑脚和支撑板的设置实现了在设备折叠状态下对排痰仪本体进行支撑。

12、进一步地,软轴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头的内侧,软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叩击头的底部,软轴的外壁上套设有橡胶套管,具体的,叩击头的设置实现了对患者施加振动力,软轴的设置实现了叩击头与排痰仪本体之间的连接,橡胶套管的设置对软轴起到了保护作用。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组件的设置,拧下第二螺栓,并相对底板转动侧板,当侧板转动到指定角度时重新拧上第二螺栓,再拧下第一螺栓,并向u型块的后端拉动内杆,使得内杆带动耳座运动到u型块的后端,再相对u型块转动内杆,当内杆转动指定角度时,重新拧上第一螺栓,从而完成了对设备的整体的折叠,减小了设备的占地面积,解决了现有的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收纳组件的设置,在不需要使用到设备时,将叩击头上的软轴缠绕在收纳杆的外壁上,从而避免因软轴过长无法进行收纳,避免因软轴的存在从而妨碍到医护人员,解决了现有的不便于对软轴进行收纳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排痰仪,包括排痰仪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痰仪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2),所述排痰仪本体(1)的两侧均通过收纳组件(3)设置有叩击头(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痰仪,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块(21)固定连接在所述排痰仪本体(1)的底部中心位置,所述内杆(23)的顶端通过耳座(22)转动连接在所述u型块(21)的内侧,所述内杆(23)的底端螺纹联机在所述套杆(24)的内侧,所述套杆(24)的底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底板(25)的上表面上,所述底板(25)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侧板(26),所述侧板(26)的下表面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痰仪,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块(21)两侧外壁的中心位置均开设有滑槽(211),所述u型块(21)两侧外壁的上方和下方均开设有第一定位孔(212),所述耳座(22)固定连接在所述内杆(23)的顶端,所述耳座(22)的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221),所述第一转轴(221)的两端均贯穿所述滑槽(211)并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盘(222),所述第一固定盘(222)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第二定位孔(223),所述第二定位孔(223)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224),所述第一螺栓(224)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二定位孔(223)并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一定位孔(212)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痰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5)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安装槽(251),所述安装槽(25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轴承(252),所述套杆(24)的底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轴承(252)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排痰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5)的两侧外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53),所述第二转轴(253)的另一端贯穿所述侧板(26)并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盘(254),所述第二固定盘(254)的外壁和所述侧板(26)背向面中心位置的前后端分别开设有第三定位孔(255)和第四定位孔(261),所述第三定位孔(255)的内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256),所述第二螺栓(256)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三定位孔(255)并螺纹连接在所述第四定位孔(261)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痰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杆(3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31)和第二连接板(332),所述第二连接板(332)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板(31)一侧外壁的前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痰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痰仪本体(1)的顶部后端和前端分别设置有显示屏(11)和控制按钮(12),所述排痰仪本体(1)的前端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头(13),所述连接头(13)通过软轴(41)与所述叩击头(4)连接,所述排痰仪本体(1)底部两侧的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脚(14),所述支撑脚(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排痰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轴(4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头(13)的内侧,所述软轴(4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叩击头(4)的底部,所述软轴(41)的外壁上套设有橡胶套管(4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排痰仪,涉及医疗护理器材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排痰仪本体,排痰仪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组件,排痰仪本体的两侧均通过收纳组件设置有叩击头;支撑组件包括U型块、通过耳座设置的内杆和通过套杆设置的底板;收纳组件包括安装板以及分别设置在安装板前后端的卡块和收纳杆。本技术通过支撑组件的设置,利用支撑组件中的耳座和U型块的设置实现了对内杆和套杆进行折叠,从而减小了设备的占地面积,解决了现有的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通过收纳组件的设置,利用收纳组件中的卡块和收纳杆分别对叩击头和软轴进行收纳,解决了现有的不便于对软轴进行收纳的问题,进而便于进行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潘同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20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