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揿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70856发布日期:2023-06-28 12:03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揿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敷贴,具体涉及一种揿针组件。


背景技术:

1、揿针结构用于在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来治疗疾病,其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过皮肤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效应,因而具有双重治疗作用。

2、揿针是揿针结构不可缺少的结构,用于刺激穴位,揿针又称“颗粒型皮内针”、“揿钉型皮内针”,其由头部(针体)与尾部(环形的金属针圈)垂直连接组成,且针体细微(通常直径<0.25mm、长度<3~4mm),属于皮内针的一种。

3、目前的揿针结构存在不便于对揿针进行保护或保护效果不好以及不方便取用揿针和敷贴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揿针结构,以解决现有的揿针结构存在的不便于对揿针进行保护以及不方便取用揿针和敷贴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揿针结构,包括基部、揿针组件和第一膜层;

3、所述基部上开有用于容纳揿针组件的容纳腔;

4、所述第一膜层用于将揿针组件可拆卸地固定于基部表面。

5、优选地,所述第一膜层通过粘接剂将揿针组件固定于基部表面。

6、优选地,所述基部上设有避让位,所述第一膜层延伸至避让位。

7、优选地,所述基部朝向第一膜层的一面为离型纸面。

8、优选地,所述揿针组件包括揿针本体、第二膜层和第三膜层;

9、所述揿针本体包括头部和尾部;

10、所述揿针本体的头部穿过第三膜层伸入容纳腔内,所述揿针本体的尾部位于第二膜层和第三膜层之间。

11、优选地,所述第二膜层和/或所述第三膜层朝向揿针本体尾部的一面涂布有粘接剂。

12、优选地,所述第三膜层背离所述揿针本体尾部的一面涂布有粘接剂。

13、优选地,所述第一膜层包括第一分区、第二分区和第三分区;

14、所述第一分区位于避让位处;

15、所述第二分区用于将揿针组件可拆卸地固定于基部表面;

16、所述第三分区用于将第一膜层与揿针组件分离。

17、优选地,所述第二分区朝向基部的一面涂布有粘接剂。

18、优选地,所述第一分区和/或第二分区和/或第三分区上设置有区分标记。

1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当第三膜层固定固定于基部表面时,揿针本体的头部穿过第三膜层伸入至容纳腔内,由容纳腔对揿针本体的头部进行收纳及保护,避免揿针本体裸露在外导致污染的问题,且在基部上开设容纳腔的方式,便于揿针本体的伸入和伸出,在需取用揿针时,能够达到快速将揿针本体从容纳腔内拔出的效果;在从避让位处捏住第一膜层,将第一膜层从基部上撕下,使揿针组件脱离基部后,将揿针组件中的揿针刺入穴位,然后捏住第三分区向上掀动,即可使第一膜层与揿针组件脱离,在第一膜层的作用下,能够方便将揿针组件从基部上转移至穴位上进行使用,转移后也能达到方便且快捷的将第一膜层与揿针组件脱离的效果。

20、综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快捷方便的将揿针进行保护以及取用揿针和敷贴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揿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部(1)、揿针组件和第一膜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揿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2)通过粘接剂将揿针组件固定于基部(1)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揿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1)上设有避让位(11),所述第一膜层(2)延伸至避让位(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揿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1)朝向第一膜层(2)的一面为离型纸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揿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揿针组件包括揿针本体(3)、第二膜层(4)和第三膜层(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揿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膜层(4)和/或所述第三膜层(5)朝向揿针本体(3)尾部(31)的一面涂布有粘接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揿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膜层(5)背离所述揿针本体(3)尾部(31)的一面涂布有粘接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揿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膜层(2)包括第一分区(20)、第二分区(21)和第三分区(2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揿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区(21)朝向基部(1)的一面涂布有粘接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揿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区(20)和/或第二分区(21)和/或第三分区(22)上设置有区分标记。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敷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揿针结构,包括基部、揿针组件和第一膜层;所述基部上开有用于容纳揿针组件的容纳腔;所述第一膜层用于将揿针组件可拆卸地固定于基部表面,所述第一膜层通过粘接剂将揿针组件固定于基部表面。本技术当第三膜层固定固定于基部表面时,揿针本体的头部穿过第三膜层伸入至容纳腔内,由容纳腔对揿针本体的头部进行收纳及保护,避免揿针本体裸露在外导致污染的问题;在第一膜层的作用下,能够方便将揿针组件从基部上转移至穴位上进行使用,转移后也能达到方便且快捷的将第一膜层与揿针组件脱离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方建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市赤诚联合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