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肘内翻的弹性肘关节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30894发布日期:2023-09-13 19:37阅读:39来源:国知局
防止肘内翻的弹性肘关节支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骨科护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肘内翻的弹性肘关节支具。


背景技术:

1、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骨科最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肘内翻畸形是其最常见的后遗症,发生率占肘部骨折的50%~60%。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在复位后10天左右有部分骨痂连接,至50-60天左右基本愈合。在此期间容易发生骨折端内侧塌陷、尺倾、旋转移位以及中后期的功能锻炼方法不当产生的向内侧的应力而致肘内翻。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肘关节外固定支具是针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而设计的。其存在的问题是,在骨折断端上进行力学矫正容易使骨折不愈合,急易出现压迫尺桡神经的情况。而且其对骨折断端前后移位未进行矫正,也没有对前臂的屈曲,旋转活动进行限制,骨折仍不稳定,应用普遍性较低。更重要的是,且目前肘关节内翻矫形器均为静态固定,无法根据患者后期恢复情况进行调整。

2、因此,需要一种动力型防内翻支具,既可以用作复位后固定和功能锻炼,又可以有效地针对骨折中后期造成远期肘内翻出现的机械因素予以干预,可有效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止肘内翻的弹性肘关节支具,既可以用作复位后固定和功能锻炼,又可以有效地针对骨折中后期造成远期肘内翻出现的机械因素予以干预,可有效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

2、本实用新型的防止肘内翻的弹性肘关节支具,包括上臂固定板和下臂固定板,所述上臂固定板和下臂固定板以可随肘关节曲展的方式固定连接并具有适应肘关节曲展活动的间隙空间,在手臂内侧的上臂固定板和下臂固定板上设置有可向肘关节外侧产生压应力的肘部弹性侧压件;

3、进一步,所述肘部弹性侧压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对应肘关节内侧设置且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上臂固定板和下臂固定板,弹簧在屈肘时为压缩状态,伸肘时为拉伸状态并产生向手臂外侧的压应力;

4、进一步,所述弹簧为波形弹簧;

5、进一步,所述上臂固定板和下臂固定板通过位于间隙空间的铰接连接件铰接,所述上臂固定板和下臂固定板可沿铰接轴转动以适应手臂的曲伸;

6、进一步,所述上臂固定板和下臂固定板设置有用于限制上臂固定板和下臂固定板沿铰接轴转动的锁止件;

7、进一步,所述锁止件包括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上臂固定板/下臂固定板上的连接套环和设置于下臂固定板/上臂固定板上与连接套环配合的环柱,所述连接套环具有环形中空内腔,所述环柱可在连接套环的环形中空内腔中往复滑动;

8、进一步,所述上臂固定板和下臂固定板为高分子热塑板;

9、进一步,所述上臂固定板和下臂固定板内表面设置有复合蜂窝结构垫层,所述复合蜂窝结构垫层上设置一层高回弹硅胶,所述复合蜂窝结构垫层与所述复合蜂窝结构垫层包括菱形孔和平面分布于菱形孔的四个节点上的圆形孔构成,菱形孔相邻两条边分别连接于圆形孔不同位置;

10、进一步,所述上臂固定板和下臂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带。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防止肘内翻的弹性肘关节支具,可在屈伸0~100度活动,并可根据情况使支具固定或活动,肘部弹性侧压件在屈肘为压缩状态、伸肘时为拉伸状态,产生向外侧的压应力以抵消肘内翻不利因素产生的影响,达到防止肘内翻的目的,该支具既可以用作复位后固定和功能锻炼,又可以有效地针对骨折中后期造成远期肘内翻出现的机械因素予以干预,可有效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肘内翻的弹性肘关节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臂固定板和下臂固定板,所述上臂固定板和下臂固定板以可随肘关节曲展的方式固定连接并具有适应肘关节曲展活动的间隙空间,在手臂内侧的上臂固定板和下臂固定板上设置有可向肘关节外侧产生压应力的肘部弹性侧压件;所述肘部弹性侧压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对应肘关节内侧设置且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上臂固定板和下臂固定板,弹簧在屈肘时为压缩状态,伸肘时为拉伸状态并产生向手臂外侧的压应力;所述上臂固定板和下臂固定板通过位于间隙空间的铰接连接件铰接,所述上臂固定板和下臂固定板可沿铰接轴转动以适应手臂的曲伸;所述上臂固定板和下臂固定板设置有用于限制上臂固定板和下臂固定板沿铰接轴转动的锁止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肘内翻的弹性肘关节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为波形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肘内翻的弹性肘关节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包括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上臂固定板/下臂固定板上的连接套环和设置于下臂固定板/上臂固定板上与连接套环配合的环柱,所述连接套环具有环形中空内腔,所述环柱可在连接套环的环形中空内腔中往复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肘内翻的弹性肘关节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固定板和下臂固定板为高分子热塑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肘内翻的弹性肘关节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固定板和下臂固定板内表面设置有复合蜂窝结构垫层,所述复合蜂窝结构垫层上设置一层高回弹硅胶,所述复合蜂窝结构垫层与所述复合蜂窝结构垫层包括菱形孔和平面分布于菱形孔的四个节点上的圆形孔构成,菱形孔相邻两条边分别连接于圆形孔不同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肘内翻的弹性肘关节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固定板和下臂固定板上设置有固定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肘内翻的弹性肘关节支具,包括上臂固定板和下臂固定板,所述上臂固定板和下臂固定板以可随肘关节曲展的方式固定连接并具有适应肘关节曲展活动的间隙空间,在手臂内侧的上臂固定板和下臂固定板上设置有可向肘关节外侧产生压应力的肘部弹性侧压件;可在屈伸0~100度活动,并可根据情况使支具固定或活动,肘部弹性侧压件在屈肘为压缩状态、伸肘时为拉伸状态,产生向外侧的压应力以抵消肘内翻不利因素产生的影响,达到防止肘内翻的目的,该支具既可以用作复位后固定和功能锻炼,又可以有效地针对骨折中后期造成远期肘内翻出现的机械因素予以干预,可有效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

技术研发人员:廖春梅,杜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城口县中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21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