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易识别标记的鼻胃管

文档序号:35348367发布日期:2023-09-07 21:22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带易识别标记的鼻胃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带易识别标记的鼻胃管。


背景技术:

1、留置鼻胃管在临床上是一项常见的救治措施,在患者疾病治疗与身体康复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6600万余例患者留置鼻胃管。中国医院协会发布的《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中明确指出需要进一步提高管道的安全性、舒适性,舒适是护理工作所追求的一项重要目标。

2、鼻胃管也是患者留置管道的一种,多用于连接胃肠减压器,可以解除或缓解肠梗阻所致的腹胀腹痛、胃肠穿孔者可以通过鼻胃管接负压引流,减少胃肠内容物流入腹腔、降低胃肠道压力、减少吻合口张力、促进愈合、利于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和量的作用。同时鼻胃管也是作为肠内营养支持最常见的通路。

3、留置鼻胃管和/或鼻肠管常用于胃肠营养支持和胃肠减压,因此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对于昏迷、不能经口进食患者可提供营养,热量及胃内给药,可以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还可通过胃管抽吸胃液,了解胃液的性质和量,观察有无消化道合并症或胃潴留。对于胃肠道、胆道手术来说,术前留置鼻胃管能有效地减少术中麻醉误吸及术后并发症。而食道、贲门、胃肠道手术后放置鼻胃管通过有效地负压引流可以促进吻合口愈合,消除腹胀,预防术后多种并发症。

4、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一次性鼻胃管,大多为pvc材质的透明导管,上面有黑色的刻度标记,大多为5-10厘米一格,便于大家识别和记录鼻胃管置入深度。但实际应用过程中,鼻胃管作为术后胃肠引流的重要通路,引流液常常是吻合口血液或是或深色消化液,也会遇到术后并发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还有食管癌根治手术术后均需留置鼻胃管以引流吻合口附近的积血积液,来减轻吻合口水肿,促进吻合口生长,但因为有引流角度或是导管贴壁的可能,为了保证有效引流,术后一天进行鼻胃管深度调整的可能性极大。

5、所以针对留置鼻胃管的病人,临床护士和医生至少需要每班一次,甚至多次确认鼻胃管深度进行操作和交接。但现有材质的鼻胃管一旦引流液色泽呈深色,如血性液体,因为和标记黑色过于接近,就无法通过简单有效的方式来识别胃管深度,临床上也有遇到用手电筒局部照射也无法辨别标记的场景,这些均会造成医务人员在短时间内无法确认深度,只能通过测量外露的导管长度来进行交接,出现无法同原先置入深度进行比较的情况。尤其是夜班交接,病房光线比较昏暗,更是为确认深度带来了难度,影响了病人休息睡眠,也增加了护士工作量。如果原有鼻胃管标记是白色或浅色,当患者通过鼻胃管实施营养支持,使用的是白色液体如安素类的营养液进行喂养,因为颜色近似也会造成无法辨别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中的至少一个而提供一种在任何光线背景下可以迅速识别深度、不改变原有鼻胃管材质、更为方便的获得鼻胃管深度数据的自带易识别标记的鼻胃管。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设计人知晓,留置鼻胃管在临床上是一项常见的救治措施,用于连接胃肠减压器或保留状态。常用于患者营养支持和胃肠减压。针对留置鼻胃管的病人,临床护士和医生至少需要每班一次,甚至多次确认鼻胃管深度进行操作和交接。原有鼻胃管多为pvc透明管身,黑色刻度和数字标记。一旦引流液呈深色将造成无法辨别鼻胃管深度的结果,替代方法无法准确比较。

4、本实用新型对传统的鼻胃管刻度进行优化设计,达到临床上医务人员可以容易识别鼻胃管的深度,缩短这部分的交接时间,减少了护士工作量,也减少了因反复确认鼻胃管深度导致的患者不适,减少夜间交接确认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具体方案如下:

5、一种自带易识别标记的鼻胃管,该鼻胃管包括鼻胃管本体以及设置在鼻胃管本体上的多个荧光刻度标记。

6、进一步地,所述的鼻胃管本体包括透明管身以及与透明管身相连的连接组件,所述的荧光刻度标记设置在透明管身外壁。

7、进一步地,所述的荧光刻度标记包括荧光数字标记和荧光刻度线;所述荧光数字标记的间隔为荧光刻度线间隔的2倍。

8、进一步地,所述的荧光刻度线包括不同图形的荧光图案,所述的荧光数字标记与其中一种荧光图案位置对应。比如,荧光数字刻度标记图案是正方形,间隔两个荧光数字刻度标记间,荧光间隔刻度标记为三角形,且每处的荧光数字标记和刻度标记与其中每处的荧光图案位置对应。

9、进一步地,同一种荧光图案的间隔与荧光刻度线间隔一致。进一步地,所述的透明管身外壁对侧还设有位置与荧光刻度标记位置对应的鼻胃管刻度。

10、进一步地,所述的鼻胃管刻度包括数字标记和刻度线标记。数字标记与荧光数字标记位置对应,刻度线标记与荧光刻度线位置对应。

11、进一步地,所述数字标记的间隔为刻度线标记间隔的2倍。刻度线标记包括两种不同图形的标记图案,比如数字刻度标记图案是正方形,间隔两个数字刻度标记间为菱形,所述的数字标记与其中一种标记图案位置对应;同一种标记图案的间隔与刻度线标记间隔一致。

12、进一步地,所述的透明管身包括鼻胃管头端和鼻胃管末端,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口,该连接口与鼻胃管末端相连;所述的透明管身内穿设有导丝。

13、在临床使用中,当通过该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时,当营养液为白色或浅色时可以通过原有黑色刻度,轻易识别置管深度。如果当肠内营养或管喂液体为深色液体时,或者接胃肠减压器后胃肠引流消化液呈墨绿色、深褐色、咖啡色、或是深红色时,在白天可以通过鼻胃管上的荧光刻度标记轻松获取患者鼻胃管深度数据,在夜间交班或病情变化需要调整鼻胃管深度时也可以通过荧光刻度标记来准确获得患者鼻胃管深度数据,操作简单易懂,方便了医务人员的操作与交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5、(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原有黑色刻度,可以在肠内营养给予白色营养液时可以快速准确识别鼻胃管深度,如果当胃肠引流消化液引流呈墨绿色、深褐色、咖啡色、或是深红色时,在白天可以通过鼻胃管上的荧光刻度标记轻松获取患者鼻胃管深度数据,在夜间交班或病情变化需要调整鼻胃管深度时也可以通过荧光刻度标记来准确获得患者鼻胃管深度数据,为患者的管路安全提供了保障;

16、(2)本实用新型中,方便了患者的交接,减少了医务人员工作量,有利于提高了患者和医务人员满意度;保留了胃管的原有所有功能,在今后临床使用中不会影响使用效果;

17、(3)本实用新型中,自带易识别标记的鼻胃管是一种在任何光线背景下可以迅速识别患者所留置鼻胃管深度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可以使临床医务人员更为方便的获得鼻胃管深度数据。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带易识别标记的鼻胃管,其特征在于,该鼻胃管包括鼻胃管本体以及设置在鼻胃管本体上的多个荧光刻度标记(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易识别标记的鼻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鼻胃管刻度(2)包括数字标记(22)和刻度线标记(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带易识别标记的鼻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标记(22)的间隔为刻度线标记(23)间隔的2倍;刻度线标记(23)包括不同图形的标记图案,所述的数字标记(22)与其中一种标记图案位置对应;同一种标记图案的间隔与刻度线标记(23)间隔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易识别标记的鼻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管身包括鼻胃管头端(1)和鼻胃管末端(4),所述的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口(5),该连接口(5)与鼻胃管末端(4)相连;所述的透明管身内穿设有导丝(6)。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带易识别标记的鼻胃管,该鼻胃管包括鼻胃管本体以及设置在鼻胃管本体上的多个荧光刻度标记(3)。所述的鼻胃管本体包括透明管身以及与透明管身相连的连接组件,所述的荧光刻度标记(3)设置在透明管身外壁。所述的荧光刻度标记(3)包括荧光数字标记(32)和荧光刻度线(33);所述荧光数字标记(32)的间隔为荧光刻度线(33)间隔的2倍。所述的荧光刻度线(33)包括两种不同图形的荧光图案,所述的荧光数字标记(32)与其中一种荧光图案位置对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在任何光线背景下可以迅速识别深度、不改变原有鼻胃管材质、更为方便的获得鼻胃管深度数据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徐璟,叶佳婧,徐雅颖,李向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