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针灸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08157发布日期:2023-08-04 04:0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针灸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具体为一种温针灸具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髋关节骨折病人越来越多,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最为常见,目前以微创治疗为主,但患者术后局部软组织的水肿以及大量炎性因子的渗出,常伴有患肢疼痛、肿胀、血栓形成。大量研究表明,温针可以辅助术后镇痛,减轻水肿,且不良反应小,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在常规镇痛及预防血栓的低分子肝素药物基础上,加温针治疗术侧肢体穴位,施前给予穴位按摩,针灸期间给予询问观察疗效。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温针治疗对老年髋关节骨折术后镇痛具有消肿的效果。

2、温针灸的这种治疗方法,是在针灸的同时,再加上一定的热效应。它是将针灸和温度对穴位的刺激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一些寒性的疾病,相比不增加热度的针灸,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3、现有的温针灸具经常由于温度过高引人不适,甚至出现将皮肤烫出水泡和熏黑皮肤的情况,需要频繁人工干预,使用不方便;同时灸具拆装不方便,不便于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针灸具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清洗且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厚度底座实现温度的调节,避免温度过高引人不适、舒适性高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针灸具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插接有底座,且底座的底部与底板的底部平齐,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安装环,所述底座的顶端通过安装环贯穿安装板,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针座,所述针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插针,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针座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内芯,所述外壳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3、为了便于容纳气流和热量,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温针灸具装置优选的,所述内芯和外壳的外壁均贯穿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气孔。

4、为了便于拆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温针灸具装置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周缘处固定连接有螺纹环,所述针座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座,所述螺纹座螺纹连接于螺纹环的内部。

5、为了便于引导艾灸气流,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温针灸具装置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气孔,所述针座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烟孔,所述导气孔和导烟孔数量直径均相等。

6、为了便于底板和安装板的拆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温针灸具装置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插柱,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面开设有两个与插柱相匹配的插孔。

7、为了排放多余烟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温针灸具装置优选的,所述盖体的上端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分部的顶部通孔。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在进行安装时,将带有底座的底板贯穿安装板内壁的安装环,使底座与安装板抵接,随后将针座通过底部螺纹座拧入底座上端的螺纹环内部,完成底座和针座的固定安装,进一步将内芯套接于针座的外侧,最后再将盖体盖合即可,安装方便,便于拆卸,从而便于长期使用后进行清洗;

10、使用时,将艾灸插接至插针的外壁并且点燃,随后将盖体盖合,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烟气以及热流通过通气孔在内芯和外壳之间缓冲流通,内芯和外壳之间形成缓冲空间,容纳艾灸气流和热量,针座固定在底座上端时,多个导气孔和导烟孔重合,用于引导艾灸气流向下,温度适中的艾灸气流接触人体皮肤穴位,进行温针治疗。其中底板设置有不同规格,不同规格的底板结构只有厚度的变化,同时也加长了整个底座的高度,从而使引导艾灸气流的孔道加长,实现降温的作用,从而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厚度底座实现温度的调节,避免温度过高引人不适,提高舒适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温针灸具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插接有底座(2),且底座(2)的底部与底板(1)的底部平齐,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设置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安装环(4),所述底座(2)的顶端通过安装环(4)贯穿安装板(3),所述底座(2)的上端面设置有针座(5),所述针座(5)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插针(6),所述安装板(3)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外壳(8),所述针座(5)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内芯(7),所述外壳(8)的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盖体(9),所述盖体(9)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针灸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7)和外壳(8)的外壁均贯穿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气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针灸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上端面周缘处固定连接有螺纹环(12),所述针座(5)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螺纹座(13),所述螺纹座(13)螺纹连接于螺纹环(12)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针灸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气孔(14),所述针座(5)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导烟孔(15),所述导气孔(14)和导烟孔(15)数量直径均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针灸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插柱(16),所述安装板(3)的下端面开设有两个与插柱(16)相匹配的插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针灸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9)的上端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分部的顶部通孔(17)。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温针灸具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插接有底座,且底座的底部与底板的底部平齐,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面贯穿开设有安装环,所述底座的顶端通过安装环贯穿安装板,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有针座,所述针座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插针,针座固定在底座上端时,多个导气孔和导烟孔重合,用于引导艾灸气流向下,温度适中的艾灸气流接触人体皮肤穴位,进行温针治疗,其中底板设置有不同规格,不同规格的底板结构只有厚度的变化,同时也加长了整个底座的高度,从而使引导艾灸气流的的孔道加长,实现降温的作用,从而可以通过更换不同厚度底座实现温度的调节,提高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凌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阮凌云
技术研发日:20221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