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针治疗头和微针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28525发布日期:2023-04-22 09:21阅读:45来源:国知局
微针治疗头和微针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微针治疗头和微针治疗仪。


背景技术:

1、微针治疗头是通过微针在皮下脂肪层产生电流,从而破坏脂肪细胞,达到减脂作用的一种医疗器械。由于需要产生电流,所以会导致皮肤温度提高。为避免治疗过程中导致表层皮肤被烫伤,或减轻皮肤痛觉,通常需要对表层皮肤降温。现有技术中,通常在治疗头与皮肤接触处设置导冷件,通过半导体制冷,将导冷件的温度降低,从而降低表层皮肤的温度。但是一方面受限于半导体制冷的速度,另一方面受限于导冷件的导冷速度,这样的制冷效率通常不高,难以满足治疗过程中,对皮肤降温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微针治疗头,旨在提高微针治疗头的冷却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微针治疗头,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微针腔,所述微针腔内设置有微针;

4、出针柱,所述出针柱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出针柱上沿所述出针柱长度方向设置有微针过口,所述微针过口贯穿所述出针柱和所述壳体,所述出针柱与所述微针一一对应设置;

5、出针槽,所述出针槽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出针槽用于容纳所述出针柱;

6、冷媒管,所述冷媒管的输出口与所述出针槽连通。

7、可选地,所述出针柱的直径向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8、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和上盖,所述微针腔设置在所述本体中,所述上盖与所述出针柱一体设置,所述出针槽的侧壁由所述上盖的侧壁形成,所述微针过口贯穿所述上盖和所述本体;所述上盖上设置有冷媒孔。

9、可选地,所述上盖与所述本体可拆卸连接。

10、可选地,所述微针过口和所述冷媒孔均设置为多个且呈阵列形式交叉分布。

11、可选地,所述出针槽配置为凹设于所述壳体的设有出针柱的一面的敞口凹槽。

12、可选地,所述冷媒管的输入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或

13、所述冷媒管的输入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且朝向背离所述微针过口的方向设置。

14、进一步地,所述微针治疗头还包括负压槽和负压管,所述负压槽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负压槽围绕所述微针过口设置,所述负压管与所述负压槽连通。

15、可选地,所述负压管远离所述负压槽的端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或

16、所述负压管远离所述负压槽的端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侧,且朝向背离所述微针过口的方向设置。

17、可选地,所述上盖的材质配置为导热陶瓷;或

18、所述上盖的材质配置为金属,且所述上盖表面覆盖有绝缘层。

19、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微针治疗仪,包括上述微针治疗头。

2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将冷媒管的输出口与微针腔或出针槽连通,从而提高微针治疗头的冷却效果。冷媒管的输出口与微针腔连通,则可以通过微针过口扩散到皮肤上;冷媒与出针槽连通,则可以直接扩散到皮肤上。由于冷媒本身温度低,可以起到冷却皮肤的作用,同时冷媒可以直接作用于皮肤,所以不受制冷器件制冷速度的限制,也不受固体导热速度的限制,当需要快速制冷使,只需要提高冷媒的流向皮肤的流量,即可快速制冷;当只需要维持皮肤低温时,将冷媒的流量降低到适当大小即可。因此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微针治疗头的冷却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微针治疗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针柱的直径向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和上盖,所述微针腔设置在所述本体中,所述上盖与所述出针柱一体设置,所述出针槽的侧壁由所述上盖的侧壁形成,所述微针过口贯穿所述上盖和所述本体;所述上盖上设置有冷媒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针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材质配置为导热陶瓷;或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针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过口和所述冷媒孔均设置为多个且呈阵列形式交叉分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针槽配置为凹设于所述壳体的设有出针柱的一面的敞口凹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管的输入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或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针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针治疗头还包括负压槽和负压管,所述负压槽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负压槽围绕所述微针过口设置,所述负压管与所述负压槽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针治疗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管远离所述负压槽的端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侧;或

10.一种微针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微针治疗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微针治疗头和微针治疗仪,其中,微针治疗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微针腔,所述微针腔内设置有微针;出针柱,所述出针柱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出针柱上沿所述出针柱长度方向设置有微针过口,所述微针过口贯穿所述出针柱和所述壳体,所述出针柱与所述微针一一对应设置;出针槽,所述出针槽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出针槽用于容纳所述出针柱;冷媒管,所述冷媒管的输出口与所述出针槽连通。本技术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微针治疗头的冷却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梁永生,丁毅,雷晓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半岛医疗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