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台底座及医生控制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91616发布日期:2023-06-17 22:41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台底座及医生控制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控制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控制台底座及医生控制台。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技术在手术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根据手术复杂程度的不同,手术需要的时长也不同,越复杂的手术需要越长的时间。目前,常见腹腔镜手术机器人系统中的医生控制台多采用固定3d眼镜的技术方式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这种技术方式要求操作者在操作使用设备时,头部姿势单一、姿势受限,医生无法看到脚下的动作,而且医生控制台的左右电切、电凝脚踏开关在踩踏使用时脚掌部接触较小,脚根部无可靠支撑,医生在术中无法确定脚部当前踩踏位置,增加了医生踩错左右电切、电凝脚踏开关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踩压脚踏开关更方便。

2、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控制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脚踏开关座、脚踏板托及脚踏光电板,所述底座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脚踏开关座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连接,所述脚踏开关座上设脚踏开关,所述脚踏板托连接在所述脚踏开关座两侧,且所述脚踏板托部分设置在所述脚踏开关座远离所述底座本体一侧的外部,所述脚踏光电板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转动连接,所述脚踏光电板用于与所述脚踏板托抵接,所述脚踏光电板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脚踏开关用于透出所述第二凹槽。

3、可选地,所述脚踏光电板与所述脚踏板托抵接时,所述脚踏光电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在5°至7°之间。

4、可选地,所述脚踏光电板上设有对射光开关,当所述脚踏开关被遮挡时,所述对射光开关用于生成报警信号。

5、可选地,所述脚踏开关为多个,所述对射光开关的数量与所述脚踏开关的数量相对应,多个所述对射光开关的位置与多个所述脚踏开关的位置相对应。

6、可选地,控制台底座还包括信号线与回转压线板,所述信号线用于与所述脚踏开关及控制台电连接,所述回转压线板连接在所述脚踏开关座两侧,所述信号线分别设置在所述回转压线板与所述脚踏开关座的两侧之间。

7、可选地,所述脚踏光电板上开设有把手槽。

8、可选地,控制台底座还包括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所述脚踏光电板的左侧开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凹槽的左侧槽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轴孔相对应的第二轴孔,所述脚踏光电板的右侧开设有第三轴孔,所述第一凹槽的右侧槽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轴孔相对应的第四轴孔,所述第一销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第二轴孔,所述第二销轴穿设于所述第三轴孔与所述第四轴孔,以使所述脚踏光电板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转动连接。

9、可选地,控制台底座还包括压紧螺母、弹簧及轴套,所述压紧螺母、所述弹簧及所述轴套均套设在所述第一销轴上,所述轴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轴孔的孔底抵接,所述轴套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的一端抵接,所述弹簧另的一端与所述压紧螺母抵接,所述压紧螺母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轴孔的孔底抵接。

10、可选地,控制台底座还包括阻尼环,所述阻尼环套设在所述第二销轴上。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台底座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座本体与脚踏开关座,并将脚踏开关座设置在底座本体一侧开设的第一凹槽内,将脚踏开关设置在脚踏开关座上,使人可通过脚踩脚踏开关的方式操作控制台,又因脚踏开关座设置在第一凹槽内,节省空间,更符合人体工学,在脚踏开关座两侧设置脚踏板托,脚踏板托为托板状结构,脚踏板托的一部分与脚踏开关座连接,脚踏板托的另一部分向远离底座本体的方向延伸,设置在脚踏开关座远离底座本体一侧的外部,设置脚踏光电板,脚踏光电板与底座本体上第一凹槽的槽底连接,可以槽底的两端为轴相对底座本体转动,在不使用控制台时,可将脚踏光电板转动至与第一凹槽的槽底抵接,并靠在第一凹槽的槽底上,这样便于控制台移动,在使用控制台时,可将脚踏光电板转动至脚踏板托抵接,在脚踏光电板上开设第二凹槽,此时,脚踏开关可透出第二凹槽,避免脚踏光电板影响操作者踩压脚踏开关,操作者的脚跟部可踩在脚踏光电板上,以脚跟部为支点用力,便于脚掌部踩压脚踏开关,使控制台工作,相比于直接用脚掌部踩压脚踏开关,设置脚踏板托与脚踏光电板,可使脚部更接近脚踏开关,以脚跟部为支点,方便脚部发力,更便于踩压脚踏开关。

13、此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医生控制台,包括上述的控制台底座。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医生控制台的有益效果和上述控制台底座的有益效果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控制台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本体(1)、脚踏开关座(2)、脚踏板托(3)及脚踏光电板(41),所述底座本体(1)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脚踏开关座(2)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连接,所述脚踏开关座(2)上设脚踏开关(5),所述脚踏板托(3)连接在所述脚踏开关座(2)两侧,且所述脚踏板托(3)部分设置在所述脚踏开关座(2)远离所述底座本体(1)一侧的外部,所述脚踏光电板(41)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转动连接,所述脚踏光电板(41)用于与所述脚踏板托(3)抵接,所述脚踏光电板(41)上设有第二凹槽,所述脚踏开关(5)用于透出所述第二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台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光电板(41)与所述脚踏板托(3)抵接时,所述脚踏光电板(41)与水平面的夹角在5°至7°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台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光电板(41)上设有对射光开关(42),当所述脚踏开关(5)被遮挡时,所述对射光开关(42)用于生成报警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台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开关(5)为多个,所述对射光开关(42)的数量与所述脚踏开关(5)的数量相对应,多个所述对射光开关(42)的位置与多个所述脚踏开关(5)的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台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号线与回转压线板(6),所述信号线用于与所述脚踏开关(5)及控制台电连接,所述回转压线板(6)连接在所述脚踏开关座(2)两侧,所述信号线分别设置在所述回转压线板(6)与所述脚踏开关座(2)的两侧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台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光电板(41)上开设有把手槽(4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台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销轴(71)和第二销轴(81),所述脚踏光电板(41)的左侧开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一凹槽的左侧槽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轴孔相对应的第二轴孔,所述脚踏光电板(41)的右侧开设有第三轴孔,所述第一凹槽的右侧槽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三轴孔相对应的第四轴孔,所述第一销轴(71)穿设于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第二轴孔,所述第二销轴(81)穿设于所述第三轴孔与所述第四轴孔,以使所述脚踏光电板(41)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台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紧螺母(72)、弹簧(73)及轴套(74),所述压紧螺母(72)、所述弹簧(73)及所述轴套(74)均套设在所述第一销轴(71)上,所述轴套(7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轴孔的孔底抵接,所述轴套(74)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73)的一端抵接,所述弹簧(73)另的一端与所述压紧螺母(72)抵接,所述压紧螺母(7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轴孔的孔底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台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尼环(82),所述阻尼环(82)套设在所述第二销轴(81)上。

10.一种医生控制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控制台底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台底座及医生控制台,涉及控制台技术领域,控制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脚踏开关座、脚踏板托及脚踏光电板,底座本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凹槽,脚踏开关座与第一凹槽的槽底连接,脚踏开关座上设脚踏开关,脚踏板托连接在脚踏开关座两侧,且脚踏板托部分设置在脚踏开关座远离底座本体一侧的外部,脚踏光电板与第一凹槽的槽底转动连接,脚踏光电板用于与脚踏板托抵接,脚踏光电板上设有第二凹槽,脚踏开关用于透出第二凹槽。本技术通过设置脚踏板托与脚踏光电板,可使脚部更接近脚踏开关,以脚跟部为支点,方便脚部发力,更便于踩压脚踏开关。

技术研发人员:董刚,张家兴,冯海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