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是指一种肛肠科肛门推药器。
背景技术:
1、肛肠科是专业研究治疗便秘、肛裂、肛瘘、肛门脓肿、肛门狭窄、肛乳头肥大、肛周湿疹、混合痔、内痔、外痔得为主的科室,其研究疾病范围主要在消化末端的器官所发生的疾病,在肛门口至直肠8-12cm之间。
2、中国专利公布的一种中医肛肠科肛门推药器(公开号:cn216022636u),包括推药管与定位管,推药管与定位管的一端相互连接,定位管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装药管头,装药管头远离定位管的一端设置有若干个给药孔,给药孔均匀分布于弹头状结构上。该实用新型在推进肛门过程中会使肛门内的排泄物进入到药腔内,在注射完成后不能方便的处理,且依靠手持柄推进会使推进过程较为费力,在推进时不能有效判断推进距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困难,提供一种肛肠科肛门推药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肛肠科肛门推药器,包括推入管,所述的推入管上端设有第一注射孔,所述的推入管下方设有护罩,所述的推入管在护罩下方固定设有推把,所述的推入管内部设有注射管,所述的注射管上端外侧设有第二注射孔,所述的注射管内部设有推柱,所述的推柱底部固定设有挡台,所述的挡台下方固定设有握把。
3、作为改进:所述的推入管与注射管通过插接方式连接,所述的推入管与注射管转动配合,所述的注射管底部外侧设有拨台,所述的拨台穿过推入管底部凹槽。
4、作为改进:所述的推入管外侧设有第一刻度线,所述的推柱上设有第二刻度线,第一刻度线指示推入管进入肛门的距离,第二刻度线指示给药量。
5、作为改进:所述的推柱顶部设有活塞,所述的活塞与注射管内壁滑动配合。
6、作为改进:所述的推入管和注射管顶部均为半球形,所述第一注射孔和第二注射孔均做圆角处理,可以更好的推进,而且防止对直肠的损伤。
7、作为改进:所述的护罩为透明柔性材质,所述的护罩套接在推入管外壁上,防止排泄物蹭到无菌手套上,便于医生操作。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设置两个刻度线标记,可以更精确的显示推把推进量和给药量,使药物能够精准的注射在发病处,推把便于医务人员更好的控制推药器,通过拨台实现第一注射孔与第二注射孔的对齐和分开,可以在推进时防止排泄物进入药腔,给药时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拆卸清理,能够实现精准给药,推入省力的效果。
1.一种肛肠科肛门推药器,包括推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入管(1)上端设有第一注射孔(2),所述的推入管(1)下方设有护罩(8),所述的推入管(1)在护罩(8)下方固定设有推把(7),所述的推入管(1)内部设有注射管(3),所述的注射管(3)上端外侧设有第二注射孔(13),所述的注射管(3)内部设有推柱(4),所述的推柱(4)底部固定设有挡台(5),所述的挡台(5)下方固定设有握把(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肛肠科肛门推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入管(1)与注射管(3)通过插接方式连接,所述的推入管(1)与注射管(3)转动配合,所述的注射管(3)底部外侧设有拨台(12),所述的拨台(12)穿过推入管(1)底部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肛肠科肛门推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入管(1)外侧设有第一刻度线(9),所述的推柱(4)上设有第二刻度线(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肛肠科肛门推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柱(4)顶部设有活塞(11),所述的活塞(11)与注射管(3)内壁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肛肠科肛门推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入管(1)和注射管(3)顶部均为半球形,所述第一注射孔(2)和第二注射孔(13)均做圆角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肛肠科肛门推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罩(8)为透明柔性材质,所述的护罩(8)套接在推入管(1)外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