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固定负压吸球和引流管的腹带

文档序号:35821429发布日期:2023-10-22 09:3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固定负压吸球和引流管的腹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固定负压吸球和引流管的腹带。


背景技术:

1、外科腹腔手术后需要通过负压吸球来引流出腹腔积血渗液。负压吸球和引流管的传统固定方法是采用别针与橡皮筋,将负压吸球及上端的引流管固定于病衣上。但病衣常因尺寸大小不一,衣服上无统一固定位置,不方便观察且别针有安全隐患。

2、亟需一种不需要别针与橡皮筋就能将引流管及负压吸球的固定的装置,该装置直接设计在腹带上,不影响腹带发挥作用的同时,也使引流管及负压吸球有一合理固定位置,方便病衣的穿脱的同时方便腹中积血的引流。

3、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cn105727421a,公开日期:2016年7月6日)公开了一种引流管专用腹带,该腹带通过腹带本体两侧的引流装置固定引流管,引流装置包括固定座和压盖。

4、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cn209285929u,公开日期:2019年8月23日)公开了一种引流腹带,该腹带在弹性段上设有用于固定引流袋的固定区,固定区中设有连接孔组,固定绳穿设引流袋的两个吊耳后再穿设连接孔组后打上活结以将引流袋固定在腹带上。

5、但以上现有技术还有一些缺点:

6、1.cn105727421a所公布的引流管专用腹带包含的引流装置,从实施例中可得知他的固定座和压盖需要压紧配合,所以都是坚硬的材料制成,腹带上存在硬物导致佩戴舒适度较低。

7、2.cn105727421a所公布的引流管专用腹带其引流口固定,仅适用于腹部中央的引流管,对于腹部其他位置的引流管无法使用,适用范围较窄。

8、3.cn209285929u所公布的引流腹带,只对引流袋设置了固定装置,对引流管却没有固定,引流管容易被意外拉出产生意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于固定负压吸球和引流管的腹带,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2、一种便于固定负压吸球和引流管的腹带,包括腹带本体,所述腹带本体两端设置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腹带本体包裹住使用者腰部后,所述腹带本体两端的连接件可在使用者腹部互相连接。

3、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魔术贴,腹带本体一端的连接带和腹带本体另一端的连接带上设置有一对魔术贴。

4、优选地,所述腹带本体中段为弹力带,通过紧束力使腹带贴合患者腹部。

5、优选地,所述连接带上还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穿管套;所述穿管套与所述连接带固定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缝纫连接;所述穿管套内可穿套引流管,起到固定限位作用。

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束带和固定片;所述束带有两根,所述两根束带一端设置所述固定片和所述连接带之间,与所述固定片和所述连接带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片与所述连接带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可以是缝纫连接,两根束带打结后可以起到固定引流管的效果。

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固定组件为全棉材质制成,采用全棉材质可以避免长时间使用腹带后导致的皮肤瘙痒、伤口污染等问题。

8、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1.避免了使用别针等锐器硬物固定的安全隐患,佩戴更为舒适。

10、2.腹带上有多个可固定位置,兼顾了引流管腹部不同位置来源。

11、3.保证腹带正常使用的同时,利用腹带自带加压固定作用,将引流管及负压吸球通过活结固定,减少了引流管扭曲受压打折的机率,利于液体引流、观察与排放。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固定负压吸球和引流管的腹带,包括腹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带本体两端设置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带上还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穿管套;所述穿管套与所述连接带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束带和固定片;所述束带有两根,所述两根束带一端设置所述固定片和所述连接带之间,与所述固定片和所述连接带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片与所述连接带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和所述固定组件为全棉材质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负压吸球和引流管的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魔术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固定负压吸球和引流管的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腹带本体中段为弹力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固定负压吸球和引流管的腹带,属于医疗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腹带本体,所述腹带本体两端设置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魔术贴,所述腹带本体中段为弹力带;所述连接带上还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穿管套。提供一种不需要别针与橡皮筋就能将引流管及负压吸球的固定的装置,该装置直接设计在腹带上,不影响腹带发挥作用的同时,也使引流管及负压吸球有一合理固定位置,方便病衣的穿脱的同时方便腹中积血的引流。

技术研发人员:曹霞,许大晴,周天涵,陈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