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吊减重训练跟随传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68841发布日期:2023-07-05 15:4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吊减重训练跟随传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康复训练中的悬吊减重训练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悬吊减重训练设备中的跟随传感器,属于机电。


背景技术:

1、在康复治疗中,对于下肢支撑力度不足的患者,减重训练是前期采用的一种主要方式,实践证明通过减重下的行走训练对患者的行走能力恢复具有很好的效果,减重训练目前一般采用悬吊式的设备进行,这种设备一般有一个位于上部的轨道上小车,小车通过电机驱动行进,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217482033(一种康复训练用动态减重装置)即是这样一种设备,这种设备在减重训练中,控制器需要根据患者的行进速度再通过控制电机的转速从而控制小车的行进速度,训练中要求小车能够跟随患者,不能过快、过慢,过快或过慢的情况下患者会被束缚带勒的很紧,感觉极不舒服,所以这类设备中需要配置患者偏移传感器(机即跟随传感器装置),在上述专利申请中采用了的偏移传感器是对射开关,而且在绳体的前后均需要安装一个偏移传感器,这种跟随训练传感的技术方案本身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的减重训练中跟随传感器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悬吊减重训练跟随传感装置。

2、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一种悬吊减重训练跟随传感装置,所述的悬吊减重训练通过吊带悬吊患者,包括支架,在支架上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一端连接有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器,在所述的转轴的中间一段上开设有扁形通孔,扁形通孔沿径向贯穿转轴,在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一个上大下小的空腔联动块,空腔联动块的空腔位于扁形通孔的正下方,悬吊减重训练的吊带从自上而下从扁形通孔、空腔联动块中穿过,角度传感器位于零位时,扁形通孔为竖直方向。

3、进一步的;所述的扁形通孔为长方形孔。

4、进一步的;所述的空腔联动块的水平截面为长方形,前后方向的竖直截面为梯形,空腔联动块上部的前后两个边固定连接在转轴的两侧。

5、进一步的;所述的转轴上扁形通孔两侧紧配合安装有两个支撑轴承,支撑轴承的外圈紧配合安装在支架上。

6、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跟随传感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且能连续检测,由于目前的角度传感器的灵敏度较高,本装置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悬吊减重训练跟随传感装置,所述的悬吊减重训练通过吊带悬吊患者,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支架上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一端连接有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器,在所述的转轴的中间一段上开设有扁形通孔,扁形通过沿径向贯穿转轴,在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一个上大下小的空腔联动块,空腔联动块的空腔位于扁形通孔的正下方,悬吊减重训练的吊带从自上而下从扁形通孔、空腔联动块中穿过,角度传感器位于零位时,扁形通孔为竖直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吊减重训练跟随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扁形通孔为长方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吊减重训练跟随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腔联动块的水平截面为长方向,前后方向的竖直截面为梯形,空腔联动块上部的前后两个边固定连接在转轴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吊减重训练跟随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上扁形通孔两侧紧配合安装有两个支撑轴承,支撑轴承的外圈紧配合安装在支架上。


技术总结
一种悬吊减重训练跟随传感装置,所述的悬吊减重训练通过吊带悬吊患者,包括支架,在支架上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一端连接有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器,在所述的转轴的中间一段上开设有扁形通孔,扁形通孔沿径向贯穿转轴,在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一个上大下小的空腔联动块,空腔联动块的空腔位于扁形通孔的正下方,悬吊减重训练的吊带从自上而下从扁形通孔、空腔联动块中穿过,角度传感器位于零位时,扁形通孔为竖直方向。本跟随传感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且能连续检测。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军,何国新,魏少飞,赵银焕,康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