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接式的免粘结的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3885发布日期:2023-06-10 01:45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接式的免粘结的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输液器,尤其涉及一种插接式的免粘结的输液器。


背景技术:

1、输液器是医疗过程中常用的器械,通常用于为患者进行输液使用。而目前使用的输液器多由软管与插瓶针、滴斗、过滤器、流量调节器和输液针等配件通过粘结剂(常用环己酮)粘结组合而成。

2、但是,由于粘结剂里一般含有有机溶剂。有机溶剂会残留在输液器里面,从而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并且使用粘结剂,工人在生产输液器时,由于粘结剂溶剂挥发有害物质也会对他们健康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法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插接式的免粘结的输液器,在输液器软管与配件连接时,不用粘结剂,充分利用软管自身弹性及接头配合,避免粘结剂带来的危害,同时保证密封和稳固连接。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是:一种插接式的免粘结的输液器,包括:插瓶针、滴斗、流量调节器、输液针和导流软管;所述插瓶针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插接头;在所述滴斗两端一体化设置有引出输入软管和输出软管,在输入软管端部设置有第二插接头,在输出软管端部设置有第三插接头;在所述输液针的输入软管端部设置有第四插接头;所述第一插接头和第二插接头之间、第三插接头和第四插接头均通过导流软管连接,且在第三插接头和第四插接头之间的软管上夹设有流量调节器;

3、所述第一插接头包括公接头和单向母接头,在所述插瓶针的出口处设置单向母接头,在连接的导流软管上设置公接头,所述公接头和单向母接头相互插接;

4、所述第二插接头、第三插接头和第四插接头结构相同,包括第一公接头、第二公接头和双向母接头,在相邻软管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公接头和第二公接头,相邻软管的第一公接头、第二公接头分别插入共有的双向母接头两端。

5、进一步的是,所述单向母接头的顶部固定在插瓶针出口上;所述单向母接头的底部设置有母插接部;在所述单向母接头中心设置有导通管,所述导通管顶部穿过单向母接头顶部通向插瓶针的内部,所述导通管底部穿过母插接部通向下方连接导流软管,导流软管端头套接在导通管底部,所述母插接部与公接头连接将固定导流软管端头固定在导通管上。

6、进一步的是,所述公接头包括公固定部和公插接部,所述公插接部置于公固定部上;所述公固定部和公插接部中心设置有贯通的腔体,供导流软管穿过;所述母插接部与公插接部相互连接。

7、进一步的是,所述母插接部采用内螺纹结构,所述公插接部采用外螺纹结构。

8、进一步的是,所述母插接部内部端导通管呈锥形结构,公接头内部的贯通腔体内壁呈锥形腔。

9、所述公插接部的端头呈锥形体,母插接部内部顶端呈锥形腔。

10、进一步的是,所述双向母接头包括第一母插接部和第二母插接部,第一母插接部和第二母插接部背靠背设置;在所述第一母插接部和第二母插接部的中心穿插有双向导通管;所述第一母插接部与第一公接头连接,所述第二母插接部与第二公接头连接,使双向导通管两端分别通向相邻软管。

11、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公接头和第二公接头结构与公接头相同,公接头包括公固定部和公插接部,所述公固定部固定套接在软管端头外围,所述公插接部置于公固定部上;所述公固定部和公插接部中心设置有贯通的腔体,供导流软管穿过;所述第一母插接部或第二母插接部与公插接部相互连接。

12、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母插接部和第二母插接部采用内螺纹结构,所述公插接部采用外螺结构。

13、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母插接部和第二母插接部内部两端的双向导通管呈锥形结构,第一公接头和第二公接头内部的贯通腔体内壁呈锥形腔;

14、所述公插接部的端头呈锥形体,第一母插接部和第二母插接部内部顶端呈锥形腔。

15、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在输液器软管与配件连接时,根据软管具有较好的弹性特点配合插接头,采用机械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公母接头,既能提高密封性能,保证不漏液,又能抗强拉拽而不脱。本实用新型由于不采用粘结剂进行连接,还能够有效避免使用粘结剂带来的危害。



技术特征:

1.一种插接式的免粘结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瓶针(1)、滴斗(2)、流量调节器(3)、输液针(4)和导流软管;所述插瓶针(1)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一插接头(5);在所述滴斗(2)两端一体化设置有引出输入软管和输出软管,在输入软管端部设置有第二插接头(6),在输出软管端部设置有第三插接头(7);在所述输液针(4)的输入软管端部设置有第四插接头(8);所述第一插接头(5)和第二插接头(6)之间、第三插接头(7)和第四插接头(8)均通过导流软管连接,且在第三插接头(7)和第四插接头(8)之间的软管上夹设有流量调节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接式的免粘结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母接头(52)的顶部固定在插瓶针(1)出口上;所述单向母接头(52)的底部设置有母插接部(521);在所述单向母接头(52)中心设置有导通管(522),所述导通管(522)顶部穿过单向母接头(52)顶部通向插瓶针(1)的内部,所述导通管(522)底部穿过母插接部(521)通向下方连接导流软管,导流软管端头套接在导通管(522)底部,所述母插接部(521)与公接头(51)连接将固定导流软管端头固定在导通管(5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插接式的免粘结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接头(51)包括公固定部(511)和公插接部(512),所述公插接部(512)置于公固定部(511)上;所述公固定部(511)和公插接部(512)中心设置有贯通的腔体,供导流软管穿过;所述母插接部(521)与公插接部(512)相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插接式的免粘结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插接部(521)采用内螺纹(523)结构,所述公插接部(512)采用外螺纹(513)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插接式的免粘结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插接部(521)内部端导通管(522)呈锥形结构,公接头(51)内部的贯通腔体内壁呈锥形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接式的免粘结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母接头(63)包括第一母插接部(631)和第二母插接部(632),第一母插接部(631)和第二母插接部(632)背靠背设置;在所述第一母插接部(631)和第二母插接部(632)的中心穿插有双向导通管(633);所述第一母插接部(631)与第一公接头(61)连接,所述第二母插接部(632)与第二公接头(62)连接,使双向导通管(633)两端分别通向相邻软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插接式的免粘结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接头(61)和第二公接头(62)结构与公接头(51)相同,公接头(51)包括公固定部(511)和公插接部(512),所述公固定部(511)固定套接在软管端头外围,所述公插接部(512)置于公固定部(511)上;所述公固定部(511)和公插接部(512)中心设置有贯通的腔体,供导流软管穿过;所述第一母插接部(631)或第二母插接部(632)与公插接部(512)相互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插接式的免粘结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母插接部(631)和第二母插接部(632)采用内螺纹结构,所述公插接部(512)采用外螺纹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插接式的免粘结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母插接部(631)和第二母插接部(632)内部两端的双向导通管(633)呈锥形结构,第一公接头(61)和第二公接头(62)内部的贯通腔体内壁呈锥形腔;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插接式的免粘结的输液器,包括:插瓶针、滴斗、流量调节器、输液针及导流软管;插瓶针出口设置第一插接头;滴斗两端软管处设置第二插接头和第三插接头;在输液针的输入软管端部设置有第四插接头;插头直接通过导流软管连接,且在软管上夹设有流量调节器;第一插接头包括公接头和单向母接头,在插瓶针的出口处设置单向母接头,公接头和单向母接头相互插接;第二插接头、第三插接头和第四插接头结构相同,包括第一公接头、第二公接头和双向母接头,在相邻软管的第一公接头、第二公接头分别插入双向母接头。本技术在输液器软管与配件连接时,充分利用软管自身弹性,机械连接,避免粘结剂带来的危害,保证密封和稳固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钟韬,李欣芮,袁朝坤,赵倩,白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洁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