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检查多功能套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59145发布日期:2023-06-04 16:07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检查多功能套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神经检查,特别是涉及一种神经检查多功能套装。


背景技术:

1、临床实践中,神经内外科医生、骨科医生,还有医学生及其他临床医医生,经常需要进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需要用到很多工具,比如叩诊锤、痛觉检查器、皮尺、病理反射检查器等,既往的医生们会专门用一个袋子装这些检查工具,携带很不方便。

2、另外,针刺滚轮痛觉检查器是痛觉平面检查最适合的工具,但目前市面上的针刺滚轮,存在如下缺点:总体长度太长,不方便放进工作服的口袋;前端的针刺轮很锐利,导致放置到口袋后很容易刺破口袋、且易伤到医生的手,就算做一个保护套,用一段时间保护套也会坏;如果不小心掉地上,就出现断针现象,断几根针,这个检查器就无法再使用了。

3、因此,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神经检查多功能套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检查多功能套装,旨在解决检查工具收纳困难不方便携带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神经检查多功能套装,包括收纳器、叩诊锤、痛觉检查器、病理反射检查器和连接件,所述收纳器、叩诊锤、痛觉检查器和病理反射检查器通过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

4、痛觉检查器,包括棘轮把手和棘轮,所述棘轮与所述棘轮把手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

5、收纳器,包括收纳本体和容纳腔,所述收纳本体设有收纳把手,所述收纳把手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端面设置有测量尺,所述棘轮收纳在所述容纳腔内。

6、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叩诊锤包括用于测试神经反射的锤击部和两相对设置连接板,所述收纳本体、棘轮把手和病理反射检查器均平行设置在两所述连接板之间。

7、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锤击部为硬质橡胶。

8、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板设有供所述连接件穿过的通孔。

9、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收纳把手还设有用于抵接所述病理反射检查器的限位块。

10、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棘轮把手设有铆钉和两相对设置的连接杆,所述棘轮设置在两所述连接杆之间,所述铆钉贯穿连接所述连接杆和棘轮。

11、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铆钉为空心铆钉。

12、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容纳腔处还设置有用于抵接所述连接杆的抵接板。

13、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测量尺为毫米级测量尺。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神经检查多功能套装,囊括多种神经检查功能,通过叩诊锤测试神经反射、痛觉检查器测试痛觉发射、病理反射检查器测试病理反射、通过测量尺进行体表长度测量等,在使用完成后还可以将痛觉检查器、病理反射检查器收纳在收纳器内,多种功能结合在一起,不仅方便操作,还方便收纳和携带。本神经检查多功能套装,具有收纳容易方便携带的特点。



技术特征:

1.一种神经检查多功能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器、叩诊锤、痛觉检查器、病理反射检查器和连接件,所述收纳器、叩诊锤、痛觉检查器和病理反射检查器通过所述连接件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检查多功能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叩诊锤包括用于测试神经反射的锤击部和两相对设置连接板,所述收纳本体、棘轮把手和病理反射检查器均平行设置在两所述连接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检查多功能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锤击部为硬质橡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神经检查多功能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设有供所述连接件穿过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检查多功能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把手还设有用于抵接所述病理反射检查器的限位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检查多功能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把手设有铆钉和两相对设置的连接杆,所述棘轮设置在两所述连接杆之间,所述铆钉贯穿连接所述连接杆和棘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神经检查多功能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铆钉为空心铆钉。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神经检查多功能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处还设置有用于抵接所述连接杆的抵接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检查多功能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尺为毫米级测量尺。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检查多功能套装,包括收纳器、叩诊锤、痛觉检查器、病理反射检查器和连接件,收纳器、叩诊锤、痛觉检查器和病理反射检查器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痛觉检查器,包括棘轮把手和棘轮,棘轮与棘轮把手远离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收纳器,包括收纳本体和容纳腔,收纳本体设有收纳把手,收纳把手背离容纳腔的一端面设置有测量尺,棘轮收纳在容纳腔内。本神经检查多功能套装,具有收纳容易方便携带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李又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又佳
技术研发日:20221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