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端磁化无需塑形的血管介入导丝

文档序号:35083590发布日期:2023-08-09 23:02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头端磁化无需塑形的血管介入导丝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是指一种头端磁化无需塑形的血管介入导丝。


背景技术:

1、血管介入治疗技术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精准微创治疗的主流技术之一,而血管介入导丝是最常使用的医疗耗材。血管介入导丝头端的设计决定了导丝的适用范围以及后续治疗过程中,其他介入材料是否能到达病灶的关键。导丝头端材料从刚开始的不锈钢材料发展到镍钛合金材料,外加聚合物结构、亲水/疏水涂层、弹簧圈结构等,可适用于不同的治疗场景。因为血管走行曲折的原因,导丝头端需要进行常规塑形,根据不同治疗场景的需要,用塑形针将导丝头端打折一定的角度,利用弹簧圈或者其他结构支撑导丝头端的弧度,从而为导丝顺利进入相应的血管病灶打下结构基础。不锈钢材料容易塑形,但是随着塑形次数的增加,容易疲劳;镍钛合金材料形状记忆较好,但是不容易塑形为满意形状。

2、以上关于导丝头端是否塑形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关键是如何定位导丝并让导丝按照术者的想法,进入相应的血管腔,从而达到治疗效果。为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定位导丝并让导丝按照术者的想法,进入相应的血管腔,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的血管介入导丝来解决现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用塑形,通过外接磁场的方式,让导丝可以在血管内顺利走行,并可利用电磁追踪技术进行导丝头端的空间定位的头端磁化无需塑形的血管介入导丝。

2、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头端磁化无需塑形的血管介入导丝,包括导丝头端,所述导丝头端包括芯线和磁化结构,所述芯线为镍钛合金芯线,所述芯线为直线型结构设计。

3、作为优选地,所述磁化结构为包裹在芯线外侧的磁化粉。

4、作为优选地,所述磁化结构为加入芯线内的磁性材料。

5、作为优选地,所述磁化结构为弹簧圈结构,所述弹簧圈结构绕设于芯线周围,所述弹簧圈结构包裹磁化颗粒。

6、作为优选地,所述磁化结构为弹簧圈结构,所述弹簧圈结构绕设于芯线周围,所述弹簧圈结构通电,实现可控化的磁性。

7、作为优选地,所述芯线为筑型结构,所述磁化结构为弹簧圈结构,所述弹簧圈结构绕设于芯线周围,所述弹簧圈结构外侧涂有涂层,所述涂层上包裹有磁化颗粒。

8、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头端磁化无需塑形的血管介入导丝,操作简单,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无需手动塑形,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在镍钛合金芯线的结构上,可采用四种方式将导丝磁化,包括(1)直接在芯线上包裹磁化颗粒;(2)在弹簧圈结构上包裹磁化颗粒;(3)在弹簧圈保护套上包含磁化颗粒;(4)芯线结构内包含有磁化颗粒。



技术特征:

1.一种头端磁化无需塑形的血管介入导丝,包括导丝头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头端包括芯线和磁化结构,所述芯线为镍钛合金芯线,所述芯线为直线型结构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头端磁化无需塑形的血管介入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化结构为包裹在芯线外侧的磁化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头端磁化无需塑形的血管介入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化结构为加入芯线内的磁性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头端磁化无需塑形的血管介入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化结构为弹簧圈保护套,所述弹簧圈保护套绕设于芯线周围,所述弹簧圈保护套包裹磁化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头端磁化无需塑形的血管介入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线为筑型结构,所述弹簧圈保护套外侧涂有涂层,所述涂层上包裹有磁化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头端磁化无需塑形的血管介入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圈保护套通电。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头端磁化无需塑形的血管介入导丝,包括导丝头端,所述导丝头端包括芯线和磁化结构,所述芯线为镍钛合金芯线,所述芯线为直线型结构设计。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不用塑形,通过外接磁场的方式,让导丝可以在血管内顺利走行,并可利用电磁追踪技术进行导丝头端的空间定位的头端磁化无需塑形的血管介入导丝。

技术研发人员:崔君拴,曾茜,王翔,向欣,徐卡娅,卓英权,魏入廷,杨华,出良钊,黎薄文,刘显麒,杨涵,孔德训,熊明松,徐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21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