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污染清理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92415发布日期:2023-06-17 22:51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核污染清理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核污染清理用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1、核污染主要指核物质泄露后的遗留物对环境的破坏,包括核辐射、原子尘埃等本身引起的污染,还有这些物质对环境污染后带来的次生污染,比如被核物质污染的水源对人畜的伤害。核污染主要来源有核武器实验、使用,核电站泄露,工业或医疗上使用的核物质丢失等。当发生核污染时,放射性物质会附着在人体表面,达到一定剂量时就会产生有害作用,人会出现头晕、头疼、食欲不振等症状,发展下去会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现有核污染处理,采用喷涂核污染去污剂,人工擦拭来进行。

2、现有技术对于清洗放射性物质来说,被污染人员需要进行清洗,如果造成被污染人员昏迷,就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协助清洗,增加了医护人员的二次污染,且清洗过程中背部较难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核污染清理用清洗装置,以解决发明人认识到现有技术对于清洗放射性物质来说,被污染人员需要进行清洗,如果造成被污染人员昏迷,就需要医护人员进行协助清洗,增加了医护人员的二次污染,且清洗过程中背部较难清理的技术问题。

2、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核污染清理用清洗装置,包括清洁床,所述清洁床两侧设置有滑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底部设有升降支撑结构,所述滑动结构两侧连接有喷洒装置;所述清洁床包括第一基板、连接轴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通过所述连接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基板内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基板被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还包括密封箱,所述密封箱底部设置有左侧液压杆和右侧液压杆,所述左侧液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右侧液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部活动连接。

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结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开设有位移槽,所述安装架内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上连接位移板,所述位移板与所述位移槽相适配,且所述位移板内设有磁块,所述位移板与所述连接轴两端相连接。

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支撑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支撑液压杆,所述支撑液压杆的顶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延伸至底座的外部与所述安装架的底部相连接,且所述升降支撑结构的数量至少为四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架的四角。

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喷洒装置包括储液箱和清洗结构,所处储液箱内开设有清洗腔,所述清洗结构包括清洗液抽泵,所述清洗液抽泵设置于所述清洗腔内,所述清洗液抽泵上连接有清洗液导管,所述清洗液导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清洗腔内,所述清洗液导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储液箱的外部连接有清洗喷头,且所述清洗喷头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高度。

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消毒结构,所处储液箱内开设有消毒腔,所述消毒结构包括消毒液抽泵,所述消毒液抽泵设置于所述储液箱内,所述消毒液抽泵上连接有消毒液导管,所述消毒液导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消毒腔内,所述消毒液导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储液箱的外部连接有消毒喷头,且所述消毒喷头高度与所述清洗喷头高度一致。

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清洗结构和所述消毒结构数量均为多个,且所述清洗结构和所述消毒结构交叉设置于所述储液箱上。

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消毒液导管和所述清洗液导管且位于储液箱的外部具有弧度。

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位移槽的顶部设有滚珠,所述位移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滚珠相适配的滚槽。

1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上均设置有弹性垫。

1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弹性垫上均开设有流出孔,还包括流出螺纹管,所述流出螺纹管与所述流出孔相连通。

12、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13、1、左侧液压杆和右侧液压杆分别控制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使得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出现弯折角度,令患者背部漏出,此时方便喷洒装置对患者背部进行清理,且直接通过喷洒装置对患者进行清洗,无需通过医护人员进行协助,降低医护人员二次污染概率。

14、2、电磁铁通电情况下可产生较强磁性,通过磁性对磁块的吸引,令清洁床较为稳定的固定安装架上,其中滚珠的设置,有效降低位移过程中的摩擦力,且由于滚珠会在滚槽内进行位移,对清洁床具有限位效果。

15、3、通过支撑液压杆令支撑柱进行高度变化,进而通过安装架带动清洁床进行高度变化,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需要,从而提高整体实用性。

16、4、清洗过程中可通过清洗液抽泵通过清洗液导管将清洗腔内存储的清洗液抽出,并通过清洗喷头喷出,对患者进行清洗,而清洗完成后,需要对清洁床进行消毒,此时通过消毒液抽泵通过消毒液导管将消毒腔内存储的消毒液抽出,并通过消毒喷头喷出,对清洁床进行消毒操作。

17、5、流出孔的设置便于将清洁床上废液进行导向,并通过流出螺纹管将废液输入至相对应位置,以降低废液残留。

18、应当理解,前述的一般描述和接下来的具体实施方式两者均是为了举例和说明的目的并且未必限制本公开。并入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公开的主题。同时,说明书和附图用来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技术特征:

1.一种核污染清理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洁床,所述清洁床两侧设置有滑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底部设有升降支撑结构,所述滑动结构两侧连接有喷洒装置;所述清洁床包括第一基板、连接轴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通过所述连接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基板内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基板被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还包括密封箱,所述密封箱底部设置有左侧液压杆和右侧液压杆,所述左侧液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块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右侧液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部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污染清理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结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开设有位移槽,所述安装架内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上连接位移板,所述位移板与所述位移槽相适配,且所述位移板内设有磁块,所述位移板与所述连接轴两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污染清理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设置有支撑液压杆,所述支撑液压杆的顶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延伸至底座的外部与所述安装架的底部相连接,且所述升降支撑结构的数量至少为四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安装架的四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污染清理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装置包括储液箱和清洗结构,所处储液箱内开设有清洗腔,所述清洗结构包括清洗液抽泵,所述清洗液抽泵设置于所述清洗腔内,所述清洗液抽泵上连接有清洗液导管,所述清洗液导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清洗腔内,所述清洗液导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储液箱的外部连接有清洗喷头,且所述清洗喷头高度高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污染清理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消毒结构,所处储液箱内开设有消毒腔,所述消毒结构包括消毒液抽泵,所述消毒液抽泵设置于所述储液箱内,所述消毒液抽泵上连接有消毒液导管,所述消毒液导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消毒腔内,所述消毒液导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储液箱的外部连接有消毒喷头,且所述消毒喷头高度与所述清洗喷头高度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污染清理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结构和所述消毒结构数量均为多个,且所述清洗结构和所述消毒结构交叉设置于所述储液箱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污染清理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液导管和所述清洗液导管且位于储液箱的外部具有弧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核污染清理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槽的顶部设有滚珠,所述位移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滚珠相适配的滚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核污染清理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上均设置有弹性垫。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核污染清理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弹性垫上均开设有流出孔,还包括流出螺纹管,所述流出螺纹管与所述流出孔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了一种核污染清理用清洗装置,清洁床包括第一基板、连接轴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通过连接轴活动连接,第一基板内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二基板被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还包括密封箱,密封箱底部设置有左侧液压杆和右侧液压杆,左侧液压杆的另一端与第一滑块的底部活动连接,右侧液压杆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块的底部活动连接,左侧液压杆和右侧液压杆分别控制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使得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出现弯折角度,令患者背部漏出,此时方便喷洒装置对患者背部进行清理,降低医护人员二次污染概率。

技术研发人员:郭姗姗,梁应凤,刘冰,高燕,刘柳,朱丽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2121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