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28277发布日期:2023-06-10 00:35阅读:59来源:国知局
角膜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角膜固定器。


背景技术:

1、目前激光已经被广泛用于眼睛外科治疗,例如可以被调制成由切除角膜外前表面实现的屈光治疗,也可以被调制成由创制角膜瓣来裸露角膜中下层部分,通过消融来重塑并且利用所述瓣来恢复,还可以用于在角膜或者角膜缘中制造一个或多个切口来重塑角膜,或可以对于晶状体前囊实施切割来实现白内障手术治疗等。

2、在上述激光应用过程中,需要固定角膜,现有的固定方式通常是通过吸附的方式实现,其存在吸附不均匀的缺点,导致使用者的不适感较为强烈,且容易引起结膜水肿、充血、和结膜下出血等问题。

3、因此,需要一种角膜固定器,该装置通过真空吸附在角膜上,需改善吸附过程中的不适现象,并消除由于吸附不均匀导致的潜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角膜固定器,该装置通过真空吸附在角膜上,该装置可以在角膜表面的所受吸附力均匀一致,改善吸附过程中的不适现象,并降低了由于吸附不均匀导致的潜在风险,例如降低了角膜和结膜病变的风险。

2、所述角膜固定器包括:吸附环和透镜;

3、所述透镜密封安装于所述吸附环内,且将所述吸附环的内腔的近端侧密封;在所述吸附环的内腔中,位于所述透镜与所述吸附环的远端之间的区域作为吸附腔室;所述吸附腔室的内壁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包括第一槽以及多个第二槽,所述第一槽沿所述吸附腔室的周向延伸,各所述第二槽沿所述吸附腔室的周向分布且与所述第一槽相交连通;所述吸附环的外周壁上开设有贯穿的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导流槽连通。通道与导流槽连通,通道则可以作为气体通道用于形成负压环境,通道与第一槽连通也可防止通道在吸气过程中将角膜表面的人工眼泪吸出,在保持角膜湿润的前提下,利于真空负压环境的形成。同时通道也可以作为液体通道,以向吸附腔室内注入适量人工泪液以保持角膜表面湿润,一方面使得眼部位置保持较好的舒适度,另一方面也利于吸附环的远端与角膜密封接触以达到真空吸附的目的。

4、可选地,所述第二槽和所述第一槽十字相交,导流槽整体为经纬分布结构,在第一槽的轴向两侧均形成了分支结构,利于增大导流覆盖区域,提高导流效果,便于吸附力均匀且一致化分布。

5、可选地,所述第二槽靠近所述吸附腔室的远端的一端,与所述吸附腔室的远端之间具有第一设定距离。第一设定距离的设置,使得第二槽不会贯通至吸附腔室的远端,即不会贯通至吸附的远端面,因此,使得吸附腔室靠近远端的位置处形成了连续的环形的吸附面。

6、可选地,各所述第二槽沿所述吸附腔室的周向等距分布。各个第二槽沿周向等距分布,利于角膜表面的所受吸附力均匀一致。

7、可选地,所述第一槽距离所述吸附腔室的近端的轴向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槽距离所述吸附腔室的远端的轴向距离。则使得第一槽的位置尽量的远离吸附面的位置,同时也使得第一槽尽量的远离角膜的表面。当通道作为气体通道向外抽气时,则使得通道的进气口处远离角膜表面的人工眼泪,在保持角膜较为湿润的前提下,抽出吸附腔室内的空气而形成负压环境,利于改善眼部不适现象。

8、可选地,所述吸附腔室由近端向远端其内径逐渐变大。

9、可选地,所述吸附腔室的内壁涂有抗菌涂层。抗菌涂层涂于凸环表面,用于直接与角膜接触,具有良好的抗菌性,疏水性,以及具有生物惰性,避免在实施手术中对角膜造成伤害,有效降低手术风险。

10、可选地,所述吸附腔室的远端的内壁上具有沿径向凸起并周向延伸的凸环。

11、可选地,所述透镜为平面透镜。

12、可选地,所述角膜固定器还包括上部壳体,所述上部壳体和所述吸附环可拆卸连接。

13、可选地,所述上部壳体的远端和所述吸附环的近端磁性可拆卸连接。

14、可选地,所述上部壳体的远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吸附环的近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磁性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至少一个为电磁铁。通过电磁铁的设置,则只需要通电和断电即可实现上部壳体与吸附环的连接和拆卸,简化了整个连接过程,同时也使得整个连接和拆卸过程更为轻柔,不会对眼球造成冲击或者牵扯。

15、可选地,所述上部壳体的远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吸附环的近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其中一个连接件为沿所述吸附环周向延伸的环形件,另一个连接件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上部壳体的远端与所述吸附环的近端连接时,所述环形件适形嵌入所述环形凹槽内。

16、可选地,所述吸附环内具有定位面,所述透镜的远端侧抵在所述定位面上,所述上部壳体和所述吸附环连接时,所述上部壳体的远端压于所述透镜的近端侧。

17、可选地,所述上部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操作器械的器械安装位。

18、可选地,所述上部壳体为环形结构,所述上部壳体与所述吸附环连接时,所述上部壳体与所述吸附环同轴设置。

19、综上所述,所述角膜固定器包括:吸附环和透镜;所述透镜密封安装于所述吸附环内,且将所述吸附环的内腔的近端侧密封;在所述吸附环的内腔中,位于所述透镜与所述吸附环的远端之间的区域作为吸附腔室;所述吸附腔室的内壁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包括第一槽以及多个第二槽,所述第一槽沿所述吸附腔室的周向延伸,各所述第二槽沿所述吸附腔室的周向分布且与所述第一槽相交连通;所述吸附环的外周壁上开设有贯穿的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导流槽连通。

20、如此配置,通道与导流槽连通,通道则可以作为气体通道用于形成负压环境,此时通道与真空泵连通,用于向外吸气,以使得吸附腔室形成负压环境用于吸附角膜,通道与第一槽连通也可防止通道在吸气过程中将角膜表面的人工眼泪吸出,在保持角膜湿润的前提下,利于真空负压环境的形成。同时通道也可以作为液体通道,此时通道与外部的送液泵或者送液装置连通,以向吸附腔室内注入适量人工泪液以保持角膜表面湿润,一方面使得眼部位置保持较好的舒适度,另一方面也利于吸附环的远端与角膜密封接触以达到真空吸附的目的。

21、吸附腔室内的第二槽与第一槽相交,且第二槽沿周向分设有多个,则使得第一槽沿周向形成多个分支,当通道作为气体通道向外抽气时,第一槽以及由第二槽形成的多个分支作为气体导流结构用于对气体进行导流,以使得负压环境快速沿着第一槽和第二槽扩散,使角膜表面的所受吸附力均匀一致,改善吸附过程中的不适现象,并消除了由于吸附不均匀导致的潜在风险。同时,当通道作为液体通道时,第一槽以及由第二槽形成的多个分支作为液体导流结构用于对注入的人工泪液进行导流,以使得在角膜表面均匀分布人工泪液,改善吸附过程中的不适现象,同时人工眼泪也利于使得吸附环与角膜表面之间密封,利于负压环境的形成,以达到良好的固定角膜的目的。该装置可以在角膜表面的所受吸附力均匀一致,改善吸附过程中的不适现象,并消除了由于吸附不均匀导致的潜在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角膜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附环和透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和所述第一槽十字相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槽靠近所述吸附腔室的远端的一端,与所述吸附腔室的远端之间具有第一设定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槽沿所述吸附腔室的周向等距分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距离所述吸附腔室的近端的轴向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槽距离所述吸附腔室的远端的轴向距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腔室由近端向远端其内径逐渐变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腔室的内壁涂有抗菌涂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腔室的远端的内壁上具有沿径向凸起并周向延伸的凸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为平面透镜。

10.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角膜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膜固定器还包括上部壳体,所述上部壳体和所述吸附环可拆卸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角膜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壳体的远端和所述吸附环的近端磁性可拆卸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角膜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壳体的远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吸附环的近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磁性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中的至少一个为电磁铁。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角膜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壳体的远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所述吸附环的近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其中一个连接件为沿所述吸附环周向延伸的环形件,另一个连接件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上部壳体的远端与所述吸附环的近端连接时,所述环形件适形嵌入所述环形凹槽内。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角膜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环内具有定位面,所述透镜的远端侧抵在所述定位面上,所述上部壳体和所述吸附环连接时,所述上部壳体的远端压于所述透镜的近端侧。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角膜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操作器械的器械安装位。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角膜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壳体为环形结构,所述上部壳体与所述吸附环连接时,所述上部壳体与所述吸附环同轴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角膜固定器,所述角膜固定器包括:吸附环和透镜;所述透镜密封安装于所述吸附环内,且将所述吸附环的内腔的近端侧密封;在所述吸附环的内腔中,位于所述透镜与所述吸附环的远端之间的区域作为吸附腔室;所述吸附腔室的内壁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包括第一槽以及多个第二槽,所述第一槽沿所述吸附腔室的周向延伸,各所述第二槽沿所述吸附腔室的周向分布且与所述第一槽相交连通;所述吸附环的外周壁上开设有贯穿的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导流槽连通。该装置可以在角膜表面的所受吸附力均匀一致,改善吸附过程中的不适现象,并消除了由于吸附不均匀导致的潜在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李恺,常兆华,张劼,迟天玺,许微微,孙平平,周聪,曹贵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微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