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创呼吸机面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28059发布日期:2023-06-29 14:09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创呼吸机面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呼吸机,尤其涉及一种无创呼吸机面罩。


背景技术:

1、呼吸机是一种人工的机械通气装置,用以辅助或控制患者的自主呼吸运动,以达到肺内气体交换的功能,降低人体的消耗,以利于呼吸功能的恢复;以外科手术为主,有利于病人麻醉恢复,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减少呼吸肌运动,降低氧耗量。

2、呼吸机的面罩一般是直接压扣在患者面部,由呼吸机自主进行配合呼吸,因此患者有些时候会感到不适,无法同步贴合呼吸的节奏,有较为明显的弊端。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无创呼吸机面罩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无创呼吸机面罩。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无创呼吸机面罩,包括面罩、输气管、换气阀,所述换气阀与面罩固定连接,换气阀与输气管固定连接,所述输气管通过换气阀与面罩连通设置,所述换气阀的内部设有换气腔和内腔,所述内腔中设有电动杆和活塞板,所述电动杆与活塞板固定连接,且活塞板延伸至一对换气腔内,所述换气腔与面罩、输气管均连通设置。

4、优选地,所述换气腔包括a腔、b腔,所述a腔和b腔之间并行设置,活塞板同步设置于a腔和b腔内。

5、优选地,所述a腔、b腔均与面罩之间均设有第一开口,所述a腔与输气管之间设有第二开口,所述b腔上设有与换气阀贯通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内均设有单向阀。

6、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分别靠近a腔、b腔的顶部边缘处设置。

7、优选地,所述活塞板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多根弹簧和压板,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在凹槽的底部,压板通过多根弹簧与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

8、优选地,所述压板的直径小于凹槽,且压板设置于b腔内。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0、通过设置的a腔、b腔和单向阀、压力传感器、弹簧的配合,以达到利用a腔、b腔来组合配合面罩的呼吸作用,利用a腔输氧,b腔排气,同时配合压力传感器来同步监测患者的呼吸节奏,从而更为贴合,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无创呼吸机面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罩(1)、输气管(2)、换气阀(3),所述换气阀(3)与面罩(1)固定连接,换气阀(3)与输气管(2)固定连接,所述输气管(2)通过换气阀(3)与面罩(1)连通设置,所述换气阀(3)的内部设有换气腔(4)和内腔(5),所述内腔(5)中设有电动杆(6)和活塞板(7),所述电动杆(6)与活塞板(7)固定连接,且活塞板(7)延伸至一对换气腔(4)内,所述换气腔(4)与面罩(1)、输气管(2)均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创呼吸机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腔(4)包括a腔(8)、b腔(9),所述a腔(8)和b腔(9)之间并行设置,活塞板(7)同步设置于a腔(8)和b腔(9)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创呼吸机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a腔(8)、b腔(9)均与面罩(1)之间均设有第一开口,所述a腔(8)与输气管(2)之间设有第二开口,所述b腔(9)上设有与换气阀(3)贯通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内均设有单向阀(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创呼吸机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口、第三开口分别靠近a腔(8)、b腔(9)的顶部边缘处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创呼吸机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板(7)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压力传感器(11)、多根弹簧(12)和压板(13),所述压力传感器(11)固定在凹槽的底部,压板(13)通过多根弹簧(12)与压力传感器(1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创呼吸机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3)的直径小于凹槽,且压板(13)设置于b腔(9)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创呼吸机面罩,包括面罩、输气管、换气阀,换气阀与面罩固定连接,换气阀与输气管固定连接,输气管通过换气阀与面罩连通设置,换气阀的内部设有换气腔和内腔,内腔中设有电动杆和活塞板,电动杆与活塞板固定连接,且活塞板延伸至一对换气腔内,换气腔与面罩、输气管均连通设置。本技术能够利用压力传感器来作为监测,使得无创呼吸机面罩在使用时能够更好的适配患者的呼吸节奏,提高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高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21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