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大鼠电针实验固定装置

文档序号:35154602发布日期:2023-08-18 08:14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大鼠电针实验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学实验室实验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大鼠电针实验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在脊髓损伤、脑卒中、抑郁症及糖尿病等疾病中,传统电针疗法在康复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幸的是,在基础机制研究中因大鼠电针操作时间较长,研究人员需对动物进行低剂量水合氯醛麻醉处理,这对大鼠中枢神经性疾病治疗效果存在不可控的影响。为了让疾病模型大鼠在清醒状态下接受治疗且不伤害科研人员,大鼠的固定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不同疾病模型对大鼠体型选择及电针穴位要求不尽相同,故目前大鼠电针模型固定装置均存在不能同时解决各种体型大鼠的固定及多角度电针穴位充分暴露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大鼠电针实验固定装置。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大鼠电针实验固定装置,包括动力传动装置、旋转架和固定架,动力传动装置设置于固定架上,所述的动力传动装置包括控制摇杆11、主动齿轮12、从动齿轮13和制动销14,控制摇杆11穿过固定架与旋转架同轴传动,控制摇杆11连接主动齿轮12,均位于固定架外侧,主动齿轮12与从动齿轮13相互啮合;所述的旋转架包括旋转架主体21和旋转架伸缩杆22,旋转架整体为中空矩形结构,旋转架主体21包括四条l型角钢,l型角钢之间通过旋转架伸缩杆22连接,靠近主动齿轮12的l型角钢上设有尾部固定筒27,与尾部固定筒27相对的l型角钢上设有头部固定钉23,其余两侧l型角钢上分别设有两个四肢固定钉24;所述的固定架包括固定架主体31、固定架伸缩杆32和固定架支架33,固定架主体31之间通过固定架伸缩杆32连接,固定架主体31下部连接固定架支架33,固定架固定连接在旋转架外围,固定架主体31与旋转架通过轴承连接,连接处位于旋转架和固定架的中心线,所述的轴承设于固定架主体31下方。

4、优选的,所述的旋转架主体21内侧均匀设置背面连接钉26。

5、优选的,所述的旋转架主体21均匀设置电线孔25。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7、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摇杆旋转该装置的操作面,以调整操作面角度,尽可能暴露大鼠背腹两侧常用穴位;利用制动销实现对操作面角度的锁定,以保证操作者的最佳操作视野;大鼠固定方式采用软性缓冲固定,减少其不适感。本发明用于实验室大鼠电针治疗的相关实验,主要解决当下大鼠电针治疗实验中大鼠难以固定以及固定后穴位暴露不足的问题,操作简便,利于提高实验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大鼠电针实验固定装置,包括动力传动装置、旋转架和固定架,动力传动装置设置于固定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传动装置包括控制摇杆(11)、主动齿轮(12)、从动齿轮(13)和制动销(14),控制摇杆(11)穿过固定架与旋转架同轴传动,控制摇杆(11)连接主动齿轮(12),均位于固定架外侧,主动齿轮(12)与从动齿轮(13)相互啮合;所述的旋转架包括旋转架主体(21)和旋转架伸缩杆(22),旋转架整体为中空矩形结构,旋转架主体(21)包括四条l型角钢,l型角钢之间通过旋转架伸缩杆(22)连接,靠近主动齿轮(12)的l型角钢上设有尾部固定筒(27),与尾部固定筒(27)相对的l型角钢上设有头部固定钉(23),其余两侧l型角钢上分别设有两个四肢固定钉(24);所述的固定架包括固定架主体(31)、固定架伸缩杆(32)和固定架支架(33),固定架主体(31)之间通过固定架伸缩杆(32)连接,固定架主体(31)下部连接固定架支架(33),固定架固定连接在旋转架外围,固定架主体(31)与旋转架通过轴承连接,连接处位于旋转架和固定架的中心线,所述的轴承设于固定架主体(31)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大鼠电针实验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架主体(21)内侧均匀设置背面连接钉(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大鼠电针实验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架主体(21)均匀设置电线孔(25)。


技术总结
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大鼠电针实验固定装置,包括动力传动装置、旋转架和固定架,动力传动装置设置于固定架上,动力传动装置包括控制摇杆、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制动销,旋转架包括旋转架主体和旋转架伸缩杆,固定架包括固定架主体、固定架伸缩杆和固定架支架,固定架主体之间通过固定架伸缩杆连接,固定架主体下部连接固定架支架。本发明调整操作面角度,尽可能暴露大鼠背腹两侧常用穴位,以保证操作者的最佳操作视野,操作简便,利于提高实验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赵晓明,张永康,李宴君,耿萌遥,杨润尧,胡家明,扎西多杰,徐鹏清,洪润梅,邓仪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1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