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轮椅与床互相转换的护理用轮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90928发布日期:2023-08-20 18:42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实现轮椅与床互相转换的护理用轮椅床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卫生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轮椅与床互相转换的护理用轮椅床。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老年人增多,生活不能自理的人也随之增多,照顾老年人及普通病人的生活起居是件很辛苦的工作,如何减轻工作者的劳动强度是目前医疗领域正在研究进行的热门项目。日常的生活起居照顾中的劳动强度之一即是需要搬运、搀扶老年人或病人起床、移动,而机械化是解脱繁重体力劳动的有效途径,社会和市场都需要一种实用的护理机械针对此问题进行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可实现轮椅与床互相转换的护理用轮椅床。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实现轮椅与床互相转换的护理用轮椅床,包括上板、中板、传动机构、滑板机构、中侧板机构及上侧板机构;

3、上板沿长度方向靠近中板的一端沿宽度方向固定设置有主转轴;中板沿长度方向靠近上板的一端与主转轴可转动的连接,且通过主转轴与上板可转动的连接;中板沿长度方向靠近上板的一端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底面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柱,另一端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底面均固定设置有轮柱;支撑柱的底端及轮柱的底端均可转动的安装设置有动轮;

4、两个支撑柱的顶端之间安装设置有传动机构,用于控制整体轮椅床的转换工作;

5、中板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中侧板机构;

6、上板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上侧板机构。

7、优选的,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圆杆、第二圆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扇形齿轮、手柄套及第三齿轮;两个支撑柱的顶端之间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圆杆及第二圆杆;

8、第一圆杆沿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柱可转动的连接,且一端贯穿相近的支撑柱并伸出,且伸出端沿轴线方向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第一齿轮的半径小于第二齿轮的半径;第一齿轮沿轴线方向远离支撑柱的一端设置为第二齿轮;第一齿轮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于主转轴的轴线的下方;主转轴沿轴线方向靠近第一齿轮的一端对应第一齿轮沿轴线方向固定设置有扇形齿轮;扇形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9、第二圆杆沿轴线方向远离第一齿轮的一端与相近的支撑柱可转动的连接,另一端的外壁沿轴线方向可活动的套设有手柄套;手柄套与相近的支撑柱可活动的连接;手柄套沿轴线方向靠近第二齿轮的一端对应第二齿轮沿轴线方向固定设置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可调节的啮合。

10、优选的,滑板机构包括滑板、滑道架、绕线轮、导向轮、凸轮及挡片;中板沿长度方向靠近上板的一端中部沿中板的厚度方向贯穿开槽,且槽内可活动的设置有滑板;滑板的下方沿中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滑道架;滑道架对称设置有两个,共同用于支撑滑板的移动;

11、第二圆杆沿轴线方向靠近手柄套的外壁沿轴线方向可转动的设置有绕线轮;手柄套沿轴线方向靠近绕线轮的一端外壁沿轴线方向固定设置有外齿轮环;绕线轮沿轴线方向靠近手柄套的一端端面对应外齿轮环沿轴线方向固定设置有内齿轮环;外齿轮环与内齿轮环可调节的啮合;中板的底面安装设置有导向轮;绕线轮上卷绕设置有拉线,且拉线的两端通过导向轮的导向作用分别与滑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固定连接;

12、第二圆杆位于两个滑道架之间的外壁可转动的设置有凸轮;滑板的底面对应凸轮固定设置有挡片。

13、优选的,中侧板机构包括中侧板、侧转轴及伞齿轮;中板沿宽度方向的一端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中侧板;中侧板沿宽度方向靠近中板的一端沿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侧转轴;中板与侧转轴可转动的连接,且通过侧转轴与中侧板可转动的连接;主转轴与侧转轴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伞齿轮,用于主转轴与侧转轴的传动连接。

14、优选的,上侧板机构包括上侧板、导轨、球头连杆、拉簧及拉绳;上板沿宽度方向的一端沿长度方向可转动的设置有上侧板;上板沿宽度方向靠近上侧板的一端底面沿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导轨;导轨上沿上板的长度方向可滑动的设置有滑块;滑块上安装设置有球头连杆;球头连杆沿长度方向远离上板的一端与上侧板可转动的连接;滑块沿导轨的长度方向远离中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拉簧;拉簧套设于导轨的外围,且沿轴线方向远离滑块的一端与导轨固定连接;滑块上固定设置有拉绳;拉绳沿长度方向远离滑块的一端与相近的支撑柱固定连接。

15、优选的,上板沿长度方向远离中板的一端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底面均安装设置有支柱。

16、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7、上板与中板组成整体轮椅床的主要结构,并通过传动机构可调节、可控制的转换为轮椅或床,病床状态时,上板、中板、上侧板及中侧板均呈水平位置,可以满足病人在病床上的休息需求,轮椅状态时,上板向上翻转与中板垂直,中侧板向上翻转,上侧板向下翻转使整体装置展现为轮椅状态,可以满足病人的移动需求,两个状态互相转换,减少了工作者搬运老年人或病人的次数,减轻了劳动强度,增加了老年人或病人的舒适性。

18、应当理解,
技术实现要素:
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实现轮椅与床互相转换的护理用轮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板、中板、传动机构、滑板机构、中侧板机构及上侧板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轮椅与床互相转换的护理用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圆杆、第二圆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扇形齿轮、手柄套及第三齿轮;两个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之间可转动的设置有所述第一圆杆及所述第二圆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实现轮椅与床互相转换的护理用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机构包括滑板、滑道架、绕线轮、导向轮、凸轮及挡片;所述中板沿长度方向靠近所述上板的一端中部沿所述中板的厚度方向贯穿开槽,且槽内可活动的设置有所述滑板;所述滑板的下方沿所述中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有所述滑道架;所述滑道架对称设置有两个,共同用于支撑所述滑板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实现轮椅与床互相转换的护理用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中侧板机构包括中侧板、侧转轴及伞齿轮;所述中板沿宽度方向的一端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所述中侧板;所述中侧板沿宽度方向靠近所述中板的一端沿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所述侧转轴;所述中板与所述侧转轴可转动的连接,且通过所述侧转轴与所述中侧板可转动的连接;所述主转轴与所述侧转轴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所述伞齿轮,用于所述主转轴与所述侧转轴的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实现轮椅与床互相转换的护理用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板机构包括上侧板、导轨、球头连杆、拉簧及拉绳;所述上板沿宽度方向的一端沿长度方向可转动的设置有所述上侧板;所述上板沿宽度方向靠近所述上侧板的一端底面沿长度方向固定设置有所述导轨;所述导轨上沿所述上板的长度方向可滑动的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安装设置有所述球头连杆;所述球头连杆沿长度方向远离所述上板的一端与所述上侧板可转动的连接;所述滑块沿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远离所述中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拉簧;所述拉簧套设于所述导轨的外围,且沿轴线方向远离所述滑块的一端与所述导轨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上固定设置有所述拉绳;所述拉绳沿长度方向远离所述滑块的一端与相近的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实现轮椅与床互相转换的护理用轮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沿长度方向远离所述中板的一端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底面均安装设置有支柱。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实现轮椅与床互相转换的护理用轮椅床,包括上板、中板、传动机构、滑板机构、中侧板机构及上侧板机构;上板沿长度方向靠近中板的一端沿宽度方向固定设置有主转轴;中板沿长度方向靠近上板的一端与主转轴可转动的连接;中板沿长度方向靠近上板的一端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底面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柱,另一端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底面均固定设置有轮柱;支撑柱的底端及轮柱的底端均可转动的安装设置有动轮;两个支撑柱的顶端之间安装设置有传动机构;中板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中侧板机构;上板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对称设置有上侧板机构。本申请的可实现轮椅与床互相转换的护理用轮椅床简单实用,能够有效的减轻工作者的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胡玉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胡玉成
技术研发日:20221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