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入式医疗器械的外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8460发布日期:2023-09-04 07:17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介入式医疗器械的外套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介入式医疗器械的外套管。


背景技术:

1、微创化是自然腔道内镜诞生和发展的最重要特征和优势。随着技术的飞速进步,该优势也在不断的延伸和拓展。目前对于自然腔道早癌的切除基本也都在内镜下完成。

2、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机器人技术逐渐成熟,在实际应用场合中,自然腔道内镜可与机械臂配合使用,即医护人员通过自然腔道内镜的影像系统获取病变的位置,然后利用柔性臂带动手术器械对病变位置进行操作,例如双关节式手术器械在内镜器械通道内前进,可在内镜反馈的腔道视野下代替医生双手进行组织提拉、切割等操作。

3、目前的治疗方案中手术器械一般会通过外套管的通道进入患者体内进行操作,外套管在手术完成后一般会进行消毒回收使用,也有一次性的外套管在手术完成后即丢弃。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治疗用胃镜外套管,其中外套管本体分为前端与尾端,本体靠近尾端的一侧设有相连通的外接口,尾端上套设有固定环,固定环的上设有卡合口,外套管与胃镜之间卡合方便需要多次取异物,可以将外套管留置在胃腔或者食管腔内,胃镜每次只需要进入外套管内就可以完成操作,避免反复多次插管造成患者咽喉部损伤。此结构可以达到术中不同器械在不拔出整套设备情况下,灵活更换前端治疗耗材的目的,但这种方案的外套管产品为一体式,单次使用成本较高,不利于产品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入式医疗器械的外套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外套管产品为一体式,单次使用成本较高,不利于产品广泛推广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介入式医疗器械的外套管,包括近端组件和远端组件,所述近端组件包括近端套管、固定管和加热组件,所述远端组件包括热缩管和远端套管;所述近端套管的远端与所述固定管的近端连接,所述固定管的远端从所述热缩管的近端插入所述热缩管中,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对所述固定管加热,所述热缩管的内壁与所述固定管的外壁热缩密封,所述热缩管的远端与所述远端套管的近端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近端组件还包括近端绝缘套管,所述近端绝缘套管贯穿所述近端套管的内腔,所述近端绝缘套管的远端与所述固定管的近端连接,所述近端套管的远端的内壁与所述近端绝缘套管的外壁连接,所述近端套管的远端与所述热缩管的近端之间具有间隙。

4、进一步的,所述近端组件包括近端绝缘套管和近端隔热套管,所述近端绝缘套管贯穿所述近端套管的内腔,所述近端绝缘套管的远端与所述固定管的近端连接;所述近端隔热套管套环绕覆盖所述近端绝缘套管与所述固定管的连接处;所述近端套管的远端的内壁与所述近端隔热套管的外壁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导丝,所述加热导丝缠绕在所述近端绝缘套管的外壁上,所述加热导丝的远端与所述固定管连接,近端用于与电源电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远端组件还包括远端绝缘件,所述远端绝缘件设置在所述热缩管内,所述远端绝缘件与所述固定管的远端接触,所述远端绝缘件用于限制所述固定管的远端朝靠近所述远端套管的方向运动。

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管的外壁沿第一矢量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热缩管与所述固定管的外壁热缩密封时,所述凹槽至少有部分不被所述热缩管覆盖,所述第一矢量方向为所述固定管朝向所述热缩管的方向。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管的近端部分沿第一矢量方向,依次包括锥面段和连接段,所述凹槽从所述锥面段延伸至所述连接段,所述锥面段沿所述第一矢量方向的外径逐渐减小,所述热缩管与所述固定管的外壁热缩密封时,所述锥面段上的凹槽的一部分不被所述热缩管所覆盖。

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切割装置,用于切割所述的介入式医疗器械的外套管的热缩管,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基座、切刀和连接组件,所述基座具有一贯通的容置腔;所述切刀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可运动用于带动所述切刀沿所述容置腔的径向朝靠近或远离所述容置腔的方向运动。

10、进一步的,所述基座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容置腔位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所述第一端面向内凹陷形成一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通孔,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端面活动连接,所述切刀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靠近所述容置腔。

11、进一步的,所述基座包括切割上环和切割下环,所述切割上环的第三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弧形槽;所述切割下环的第四端面向内凹陷形成与所述第一弧形槽相匹配的第二弧形槽;所述切割上环的第三端面与所述切割下环的第四端面可拆卸连接,并且所述切割上环与所述切割下环连接后,所述第一弧形槽与所述第二弧形槽围合形成所述容置腔。

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和弹性组件,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所述切刀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和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座和所述基座的第一端面连接,所述切刀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和弹性组件,所述基座的第一端面上开设有盲孔,所述弹性组件的一端抵触设置于所述盲孔中,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座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座和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限位销和压缩弹簧,所述基座的第一端面上开设有盲孔,所述限位销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压缩弹簧设置于所述盲孔中,所述压缩弹簧的直径大于所述盲孔的直径;所述压缩弹簧未受外力产生压缩形变时,所述盲孔的底部与所述限位销的另一端之间具有间隙。

16、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介入式医疗器械的外套管及切割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7、外套管的远端组件通过热缩管热缩密封在近端组件的固定管上,实现了远端组件与近端组件的快速密封插接,而且远端组件在术后可以很方便的将热缩管从固定管上撕裂,实现远端组件的快速拆卸,近端组件可以集成在器械系统上重复使用,并提供连接支撑功能,远端组件可随医疗器械一起进入患者体内,而且远端组件可以作为一次性使用部件即用即抛,免去消毒步骤,降低了感控风险,而且近端组件可回收重复使用,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单台手术中的成本,可以满足临床需求,提高产品的普及率。

18、外套管的固定管设计了凹槽结构,可以方便刀具沿凹槽方向进行切割,具有固定的切割路径,在提高对热缩管的切割效率的同时,不会损伤其他组件。

19、本实用新型配套提供了专用的切割装置,对外套管的热缩管进行快速切割,切割装置体积小,组装便捷,对热缩管的切割过程简单,不会损伤外套管其他组件,为术后移除远端部分提供快速可靠的撕裂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介入式医疗器械的外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近端组件和远端组件,所述近端组件包括近端套管、固定管和加热组件,所述远端组件包括热缩管和远端套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式医疗器械的外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组件还包括近端绝缘套管,所述近端绝缘套管贯穿所述近端套管的内腔,所述近端绝缘套管的远端与所述固定管的近端连接,所述近端套管的远端的内壁与所述近端绝缘套管的外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式医疗器械的外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组件包括近端绝缘套管和近端隔热套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介入式医疗器械的外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导丝,所述加热导丝缠绕在所述近端绝缘套管的外壁上,所述加热导丝的远端与所述固定管连接,近端用于与电源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式医疗器械的外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端组件还包括远端绝缘件,所述远端绝缘件设置在所述热缩管内,所述远端绝缘件与所述固定管的远端接触,所述远端绝缘件用于限制所述固定管的远端朝靠近所述远端套管的方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介入式医疗器械的外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的外壁沿第一矢量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热缩管与所述固定管的外壁热缩密封时,所述凹槽至少有部分不被所述热缩管覆盖,所述第一矢量方向为所述固定管朝向所述热缩管的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介入式医疗器械的外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的近端部分沿第一矢量方向,依次包括锥面段和连接段,所述凹槽从所述锥面段延伸至所述连接段,所述锥面段沿所述第一矢量方向的外径逐渐减小,所述热缩管与所述固定管的外壁热缩密封时,所述锥面段上的凹槽的一部分不被所述热缩管所覆盖。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介入式医疗器械的外套管及切割装置,外套管包括近端组件和远端组件,所述近端组件包括近端套管、固定管和加热组件,所述远端组件包括热缩管和远端套管;所述近端套管的远端与所述固定管的近端连接,所述固定管的远端从所述热缩管的近端插入所述热缩管中,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对所述固定管加热,所述热缩管的内壁与所述固定管的外壁热缩密封,所述热缩管的远端与所述远端套管的近端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介入式医疗器械的外套管及切割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外套管产品为一体式,单次使用成本较高,不利于产品广泛推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罗红艳,王光辉,丁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微创优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