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泌尿结石手术的简易负压吸引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20897发布日期:2023-07-28 02:13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泌尿结石手术的简易负压吸引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泌尿结石手术的简易负压吸引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1、对于肾脏内直径超过2cm的较大结石,可采用输尿管软镜碎石或经皮肾镜碎石手术。但由于传统的输尿管软镜或经皮肾镜激光碎石效能较低,存在术后结石残留率较高,排石时间较长,甚至二次手术等问题,迫切需求一种能增加手术效能的工具。

2、目前输尿管软镜及经皮肾镜所用商用负压吸引鞘价格贵,制作一种简易负压吸引转换装置,能加装在普通的输尿管鞘或经皮肾镜鞘上,通过与手术室负压系统相连接,形成简易负压吸引装置,应用于输尿管软镜及经皮肾镜取石手术中,而且通过术中负压吸引将结石排出,可增加术中结石清除效率,降低术后结石残留率,缩短排石时间,降低二次手术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泌尿结石手术的简易负压吸引转换装置,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应用于泌尿结石手术的简易负压吸引转换装置,包括横管、纵管和储石管,所述储石管的左端和纵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纵管的内侧设有拦石网,所述纵管的外侧设有负压调节阀,所述储石管的下端开口处设有开关阀,所述储石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横管,所述横管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帽,所述螺纹帽的内侧设有防返流单向阀,所述横管的下端和纵管的左端均设有安装头,所述横管下端的安装头处套接连接有第二橡胶软管,所述纵管左端的安装头处套接连接有第一橡胶软管。

4、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拦石网设在纵管和储石管的连接处。

5、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管与纵管靠近安装头的一端均设有限位环,所述安装头的端头外围呈圆弧状。

6、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石管和横管的连接处管道内壁设有扩弧部。

7、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横管的上端设有螺纹槽,所述横管通过螺纹槽和螺纹帽螺纹安装。

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纵管的第一橡胶软管和手术室的负压系统连接,然后横管的第二橡胶软管和输尿管鞘或经皮肾镜鞘连接,碎石和灌注液通过负压吸引装置作用,通过横管进入到储石管中配合纵管上的拦石网,可以方便将结石储存在储石管处,横管连接带有防返流单向阀的螺纹帽,只能进入输尿管软镜或经皮肾镜器械,冲洗液不能返流出去,从而方便进行负压取石,进而也大大降低手术的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应用于泌尿结石手术的简易负压吸引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管(1)、纵管(3)和储石管(2),所述储石管(2)的左端和纵管(3)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纵管(3)的内侧设有拦石网(5),所述纵管(3)的外侧设有负压调节阀(4),所述储石管(2)的下端开口处设有开关阀(14),所述储石管(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横管(1),所述横管(1)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帽(12),所述螺纹帽(12)的内侧设有防返流单向阀(11),所述横管(1)的下端和纵管(3)的左端均设有安装头(6),所述横管(1)下端的安装头(6)处套接连接有第二橡胶软管(8),所述纵管(3)左端的安装头(6)处套接连接有第一橡胶软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泌尿结石手术的简易负压吸引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石网(5)设在纵管(3)和储石管(2)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泌尿结石手术的简易负压吸引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1)与纵管(3)靠近安装头(6)的一端均设有限位环(9),所述安装头(6)的端头外围呈圆弧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泌尿结石手术的简易负压吸引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石管(2)和横管(1)的连接处管道内壁设有扩弧部(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泌尿结石手术的简易负压吸引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1)的上端设有螺纹槽(13),所述横管(1)通过螺纹槽(13)和螺纹帽(12)螺纹安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泌尿结石手术的简易负压吸引转换装置,包括横管、纵管和储石管,所述储石管的左端和纵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纵管的内侧设有拦石网,所述纵管的外侧设有负压调节阀。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纵管的第一橡胶软管和手术室的负压系统连接,然后横管的第二橡胶软管和输尿管鞘或经皮肾镜鞘连接,碎石和灌注液通过负压吸引装置作用,通过横管进入到储石管中配合纵管上的拦石网,可以方便将结石储存在储石管处,横管连接带有防返流单向阀的螺纹帽,只能进入输尿管软镜或经皮肾镜器械,冲洗液不能返流出去,从而方便进行负压取石,进而也大大降低手术的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坤,张延,陈秀军,董兵,刘晓隗,王苏,田慈,刘志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22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