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盆底肌修复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58504发布日期:2023-06-28 09:25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盆底肌修复仪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盆底肌修复,具体为一种盆底肌修复仪。


背景技术:

1、盆底肌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以便行使其功能。一旦这张“网”弹性变差,“吊力”不足,便会导致“网”内的器官无法维持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相应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等,可是女性在妊娠、肥胖、咳嗽、便秘、泌尿生殖感染、分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破坏盆底肌,造成盆底肌功能障碍,影响到女性的正常生活。

2、目前针对盆底肌功能障碍这一问题,有完整的盆底肌修复锻炼方法来进行盆底肌训练,具体是身体平躺在地面上,曲膝并以脚掌支撑地面,然后将臀部进行上抬和放下,不断循环,来拉动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进行运动,从而起到盆底肌修复锻炼的效果,但这种方法需要不断通过腿部和腰部用力,将臀部连续抬起放下,在长时间的训练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腿部和腰部酸痛而难以进行训练的情况,从而影响到盆底肌修复锻炼工作。

3、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盆底肌修复仪,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的盆底肌修复锻炼方法需要不断通过腿部和腰部用力,将臀部连续抬起放下,在长时间的训练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腿部和腰部酸痛而难以进行训练的情况,从而影响到盆底肌修复锻炼工作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盆底肌修复仪,包括固定躺板,所述固定躺板尾端铰接有活动躺板,所述活动躺板尾端设置有盆底肌u形托板,所述盆底肌u形托板的内弧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硅胶罩,且所述盆底肌u形托板内弧面上对称开设有隐藏腔,所述隐藏腔内壁与硅胶罩内表面之间设置有按摩辊,所述按摩辊的顶端连接有第一驱动轴,所述盆底肌u形托板外表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电机箱,所述第一电机箱内固定有与第一驱动轴相连接的第一电机,所述盆底肌u形托板内弧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电暖灯;

3、所述固定躺板和活动躺板的下方设置有下底板,且所述固定躺板与下底板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一支撑柱,所述下底板上表面与活动躺板相对应的位置连接有多个第二支撑柱,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柱顶端连接有弧形支撑板,所述活动躺板下表面靠近固定躺板的位置对称连接有两个转动环,两个所述转动环的内弧面上均设置有卡齿,所述下底板上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二电机箱,所述第二电机箱内固定有第二电机,且所述第二电机箱外侧设置有与第二电机相连接的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表面靠近一端的位置固定有与卡齿相啮合的齿轮。

4、进一步地,所述下底板上表面设置有设备箱,所述设备箱内设置有控制主机设备,且所述设备箱外侧设置有电连接线,所述电连接箱的一端连接有电插头,所述固定躺板侧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下底板靠近盆底肌u形托板的一端设置有两个l形支撑杆,所述l形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脚踏板。

5、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躺板上表面设置有橡胶背垫和橡胶枕垫。

6、进一步地,所述活动躺板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橡胶腰垫。

7、进一步地,所述下底板两侧面对称连接有两个把手杆。

8、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把手杆表面靠近顶端的位置均设置有护手套。

9、进一步地,所述按摩辊包括辊体,所述辊体表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按摩球,且所述辊体整体设置为椭圆结构。

10、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支撑板上表面设置有橡胶缓冲垫。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使用者可以平躺在固定躺板和活动躺板上,通过第二电机、第二驱动轴、齿轮、转动环和卡齿之间的配合,驱动活动躺板进行转动,从而配合盆底肌u形托板来将使用者臀部进行抬起放下,来拉动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进行运动,且可以通过第一电机、第一驱动轴和按摩辊的配合,通过按摩辊来对使用者的盆底肌进行按摩锻炼,同时可以通过电暖灯来使盆底肌感到温暖,加快盆底肌部位的血液循环,进一步提高了修复锻炼效果,无需通过腿部和腰部用力,很好的避免了出现腿部和腰部酸痛而难以进行训练的情况,便于盆底肌修复锻炼工作的进行。



技术特征:

1.一种盆底肌修复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躺板(1),所述固定躺板(1)尾端铰接有活动躺板(2),所述活动躺板(2)尾端设置有盆底肌u形托板(3),所述固定躺板(1)和活动躺板(2)的下方设置有下底板(9),且所述活动躺板(2)下表面靠近固定躺板(1)的位置对称连接有两个转动环(13),两个所述转动环(13)的内弧面上均设置有卡齿(14),所述下底板(9)上表面设置有两个第二电机箱(15),所述第二电机箱(15)内固定有第二电机,且所述第二电机箱(15)外侧设置有与第二电机相连接的第二驱动轴(16),所述第二驱动轴(16)表面靠近一端的位置固定有与卡齿(14)相啮合的齿轮(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底肌修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盆底肌u形托板(3)的内弧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硅胶罩(4),且所述盆底肌u形托板(3)内弧面上对称开设有隐藏腔(301),所述隐藏腔(301)内壁与硅胶罩(4)内表面之间设置有按摩辊(5),所述按摩辊(5)的顶端连接有第一驱动轴(6),所述盆底肌u形托板(3)外表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电机箱(7),所述第一电机箱(7)内固定有与第一驱动轴(6)相连接的第一电机,所述盆底肌u形托板(3)内弧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电暖灯(8),所述固定躺板(1)与下底板(9)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一支撑柱(10),所述下底板(9)上表面与活动躺板(2)相对应的位置连接有多个第二支撑柱(11),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柱(11)顶端连接有弧形支撑板(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底肌修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9)上表面设置有设备箱(18),所述设备箱(18)内设置有控制主机设备,且所述设备箱(18)外侧设置有电连接线(19),所述电连接线(19)的一端连接有电插头(20),所述固定躺板(1)侧面设置有控制面板(21),所述下底板(9)靠近盆底肌u形托板(3)的一端设置有两个l形支撑杆(22),所述l形支撑杆(22)的顶端设置有脚踏板(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底肌修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躺板(1)上表面设置有橡胶背垫(24)和橡胶枕垫(25),所述活动躺板(2)上表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橡胶腰垫(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盆底肌修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板(9)两侧面对称连接有两个把手杆(2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盆底肌修复仪,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把手杆(27)表面靠近顶端的位置均设置有护手套(28)。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盆底肌修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辊(5)包括辊体(501),所述辊体(501)表面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按摩球(502),且所述辊体(501)整体设置为椭圆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盆底肌修复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支撑板(12)上表面设置有橡胶缓冲垫(29)。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盆底肌修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盆底肌修复仪,包括固定躺板,所述固定躺板尾端铰接有活动躺板,所述活动躺板尾端设置有盆底肌U形托板,该盆底肌修复仪,使用者可以平躺在固定躺板和活动躺板上,通过第二电机、第二驱动轴、齿轮、转动环和卡齿之间的配合,驱动活动躺板进行转动,从而配合盆底肌U形托板来将使用者臀部进行抬起放下,来拉动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进行运动,且可以通过第一电机、第一驱动轴和按摩辊的配合,通过按摩辊来对使用者的盆底肌进行按摩锻炼,同时可以通过电暖灯来使盆底肌感到温暖,加快盆底肌部位的血液循环,进一步提高了修复锻炼效果,无需通过腿部和腰部用力,便于盆底肌修复锻炼工作的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黄敏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翰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