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防咬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59152发布日期:2023-05-25 04:14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防咬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神经内科辅助器械,特别是一种医用防咬舌装置。


背景技术:

1、癫痫即俗称的“羊角风”或“羊癫风”,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神经内科类的慢性疾病,由于异常放电的起始部位和传递方式的不同,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可表现为发作性运动、感觉、自主神经、意识及精神障碍,在患者发病时为了防止患者无意识咬舌,通常需要使用防咬舌装置对患者进行防咬舌的措施,但是现有防咬舌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2、现有的避免患者咬伤自己舌头的做法是在患者的嘴巴里塞入棉布等供患者咬入的东西,使得患者嘴巴处于张开状态,避免舌头被咬到,但是这种做法较为粗暴,有的利用压舌板直接放入患者口内,压住患者的舌头,以此来防止患者咬住自己的舌头,但是该结构在使用时常常容易导致舌头受到挤压,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导致肌肉疲劳,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舌头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医用防咬舌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防咬舌效果不佳的问题。

2、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c形且开口朝后的主体,主体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其形状一致的弧形槽,主体后端设有前后方向的固定板,固定板内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移动框,主体内滑动连接两个滑杆,两个滑杆组成前窄后宽的八字形,两个滑杆末端分别设有支撑块,两个滑杆前端分别设有插入移动框内的插柱,主体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带。

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4、设有的主体、弧形槽、弹簧、保护垫、固定板、支撑块、滑杆、插柱、移动框、滑动杆和固定带,能够对患者的口腔进行支撑的同时,通过弧形槽的覆盖和支撑块对患者牙齿的遮挡,能够有效防止患者咬舌,还能够使患者的舌头在口腔内保持活动,占用患者的口腔空间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舌部肌肉的疲劳,设有的限位块、转轴、移动杆、档杆、扭簧和拉簧,能够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对滑动杆的移动进行限制,防止支撑过程中本装置失效,导致防咬舌失败,增加了本装置的实用性和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医用防咬舌装置,包括c形且开口朝后的主体(1),其特征在于,主体(1)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其形状一致的弧形槽(2),主体(1)后端设有前后方向的固定板(3),固定板(3)内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移动框(4),主体(1)内滑动连接两个滑杆(5),两个滑杆(5)组成前窄后宽的八字形,两个滑杆(5)末端分别设有支撑块(6),两个滑杆(5)前端分别设有插入移动框(4)内的插柱(7),主体(1)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带(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防咬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上滑动连接有前后方向且倒l形的滑动杆(9),滑动杆(9)后端贯穿主体(1)和固定板(3)且与移动框(4)固定连接,滑动杆(9)与固定板(3)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防咬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杆(9)和主体(1)前端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用防咬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杆(9)下端设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均布的限位块(10),主体(1)内转动连接有前后轴向的转轴(11),转轴(11)上设有可与限位块(10)接触的档杆(12),转轴(11)和主体(1)之间设有扭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防咬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上滑动连接有左右轴向的移动杆(13),移动杆(13)可与档杆(12)的前端接触,移动杆(13)左端和主体(1)之间设有拉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防咬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槽(2)内和支撑块(6)外表面均设有保护垫(14)。


技术总结
一种医用防咬舌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防咬舌效果不佳的问题;包括C形且开口朝后的主体,主体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与其形状一致的弧形槽,主体后端设有前后方向的固定板,固定板内滑动连接有左右方向的移动框,主体内滑动连接两个滑杆,两个滑杆组成前窄后宽的八字形,两个滑杆末端分别设有支撑块,两个滑杆前端分别设有插入移动框内的插柱,主体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带;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张杭,郭云霞,刘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228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