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瘫患者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

文档序号:34320815发布日期:2023-06-01 01:28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偏瘫患者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偏瘫患者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1、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同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如果出现偏瘫的症状,在急性期就要加强肢体的康复锻炼,避免出现肌肉的萎缩,出现关节的变形,偏瘫严重的情况,可以采取被动锻炼的方法,对关节进行一些屈伸的活动。

2、为了帮助偏瘫患者的康复,目前通常要使用协助偏瘫患者肢体运动的辅助运动康复装置,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3、1.现有的辅助运动康复装置结构简单,在使用的时候不能很好的对偏瘫患者的腿部进行较好的康复锻炼,从而难以起到较好的康复效果,延长了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时间;

4、2.现有的辅助运动康复装置只能够对患者的肢体关节进行单一的活动锻炼,使得锻炼效果有限。

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6、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偏瘫患者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瘫患者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偏瘫患者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躺板,所述躺板的顶端开设有顶槽,所述顶槽的一侧顶端开设有第一侧槽,所述第一侧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顶槽的另一侧顶端开设有第二侧槽,所述第二侧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所述顶槽的内部底端开设有底槽,所述底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五滑块,所述第五滑块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的顶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双向丝杆,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螺纹处安装有第六滑块,所述双向丝杆的另一端螺纹处安装有第七滑块,所述第六滑块上活动连接有第一摆杆的一端,所述第七滑块上活动连接有第二摆杆的一端,所述第一摆杆和所述第二摆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活动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弧形板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板。

3、进一步的,所述底槽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内转轴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底槽的内部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座,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五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底槽的内部。

4、进一步的,所述导轨滑动连接于所述顶槽的内部。

5、进一步的,所述滑槽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三固定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内转轴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滑槽的内部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四固定座,所述双向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第六滑块和所述第七滑块均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的内部。

6、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座,所述弧形板的底端还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摆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摆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活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动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三滑块的一侧活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活动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四滑块的一侧活动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躺板上设有外接电源与控制开关,所述外接电源与所述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所述电动伸缩杆电性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双向丝杆进行转动,双向丝杆的转动使得第六滑块和第七滑块可以相互运动,进而带动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进行运动,随即带动弧形板进行运动,当第六滑块和第七滑块相互靠近的时候,弧形板上升,当第六滑块和第七滑块相互远离的时候,弧形板下降,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螺纹杆转动,进而使得第五滑块在底槽内滑动,从而使得导轨可以沿着底槽的方向进行移动,使得弧形板的水平位置可以随之进行调整,进而可以实现对于患者肢体的屈伸锻炼。

12、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电动伸缩杆的伸缩作用可以使得升降板的高度进行调整,随着升降板高度的调整,可以对放置在升降板上腿的高度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于患者肢体的锻炼。



技术特征:

1.一种偏瘫患者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所述装置主体(1)包括躺板(2),所述躺板(2)的顶端开设有顶槽(3),所述顶槽(3)的一侧顶端开设有第一侧槽(301),所述第一侧槽(30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302)和第二滑块(303),所述顶槽(3)的另一侧顶端开设有第二侧槽(304),所述第二侧槽(30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305)和第四滑块(306),所述顶槽(3)的内部底端开设有底槽(307),所述底槽(307)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309),所述第一电机(309)的一侧安装有第一转轴(310),所述第一转轴(3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311),所述螺纹杆(311)上螺纹连接有第五滑块(312),所述第五滑块(31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导轨(4),所述导轨(4)的顶端开设有滑槽(401),所述滑槽(401)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403),所述第二电机(403)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转轴(404),所述第二转轴(40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双向丝杆(405),所述双向丝杆(405)的一端螺纹处安装有第六滑块(406),所述双向丝杆(405)的另一端螺纹处安装有第七滑块(408),所述第六滑块(406)上活动连接有第一摆杆(407)的一端,所述第七滑块(408)上活动连接有第二摆杆(409)的一端,所述第一摆杆(407)和所述第二摆杆(409)的另一端连接有弧形板(5),所述弧形板(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板(6),所述第一活动板(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601),所述电动伸缩杆(60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升降板(602),所述弧形板(5)的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活动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患者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槽(307)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座(308),所述第一固定座(30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所述第一电机(309),所述第一电机(309)内转轴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一转轴(310)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底槽(307)的内部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座(313),所述螺纹杆(3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座(313)转动连接,所述第五滑块(312)滑动连接于所述底槽(307)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患者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4)滑动连接于所述顶槽(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患者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401)的内部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座(402),所述第三固定座(40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所述第二电机(403),所述第二电机(403)内转轴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二转轴(404)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滑槽(401)的内部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四固定座(410),所述双向丝杆(405)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固定座(410)转动连接,所述第六滑块(406)和所述第七滑块(408)均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401)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患者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5)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座(501),所述弧形板(5)的底端还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接座(502),所述第一摆杆(40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座(501)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摆杆(409)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502)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患者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板(6)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滑块(302)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6)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三滑块(305)的一侧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患者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板(7)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滑块(303)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板(7)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四滑块(306)的一侧活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瘫患者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板(2)上设有外接电源与控制开关,所述外接电源与所述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与所述第一电机(309)、第二电机(403)和所述电动伸缩杆(601)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偏瘫患者肢体辅助运动康复装置,包括装置主体;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带动双向丝杆转动,双向丝杆的转动使得第六滑块和第七滑块可相互运动,进而带动第一摆杆和第二摆杆运动,随即带动弧形板运动,当第六滑块和第七滑块相互靠近的时候,弧形板上升,当第六滑块和第七滑块相互远离的时候,弧形板下降,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带动螺纹杆转动,使得第五滑块在底槽内滑动,使得导轨可以沿着底槽的方向移动,使弧形板的水平位置可以随之进行调整;通过电动伸缩杆的伸缩作用可以使得升降板的高度进行调整,随着升降板高度的调整,可以对放置在升降板上腿的高度进行调整。

技术研发人员:马蕊,王鹏,李玲,王盼盼,司旭艳,徐晖,张春慧,刘腊梅,刘东玲,林蓓蕾,张艳,张瑞星,张伟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122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