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阻抗、向量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74195发布日期:2023-08-20 09:09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阻抗、向量电极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涉及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用于评估和监测心血管、呼吸和体液参数,具体说是一种一次性阻抗、向量电极。


背景技术:

1、生物电阻抗检测是一种利用生物组织与器官的电特性及其变化规律提取与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相关的生物医学信息的检测技术。通常是借助置于体表的电极系统向检测对象送入微小的交流测量电流或电压,检测相应的电阻抗及其变化情况,并根据不同目的,获取相关的生理和病理信息。它能客观反映心、肺、肝、脑、肢体及肾等器官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2、现有的一次性使用阻抗电极可对人的心脏等器官和体液变化的高反应性进行监测,并能提供关于患者心血管功能和身体水分的各种参数的实时数据,用于评估和监测心血管、呼吸和体液参数。其监测结果在临床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3、现有的一次性使用阻抗电极包括底衬、绝缘层及扣式电极,通常一个一次性使用阻抗电极上一般设置多个扣式电极,连接时需要配置数量较多的连接器,临床操作使用也不方便;扣式电极与连接器连接时,由于连接器与电极扣之间的连接转动造成的信号干扰,影响了生物电极信号采集的准确性。

4、如何设计一种一次性阻抗、向量电极,其结构设计合理,能减少连接器的配置数量,且操作使用方便;导出电路的导出结构与连接器配合方式合理,解决其与连接器连接不稳固而造成的信号干涉问题,提高生物电极信号采集的准确性。这是目前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一次性阻抗、向量电极,其结构设计合理,能减少连接器的配置数量,且临床操作使用方便;导出电路的导出结构与连接器配合方式合理,解决其与连接器连接不稳固而造成的信号干涉问题,提高生物电极信号采集的准确性。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次性阻抗、向量电极,包括背衬、电极片本体、信号采集电路及导出电路,所述信号采集电路与所述导出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本体为印刷电路基材,所述的信号采集电路及导出电路均为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基材上的印刷电路层,所述印刷电路基材包括采集部和导出电路插接部,所述采集部上设置n个电极信号采集点,所述n≧2,各所述电极信号采集点均与所述信号采集电路连接,且各所述电极信号采集点共用一个所述导出电路插接部,所述导出电路插接部为长条状,所述导出电路插接部上设置与所述导出电路连接的电极通道,每个所述电极信号采集点底面上均覆盖有导电凝胶,所述印刷电路基材设置在所述背衬的一侧面上,所述背衬上设置透孔,所述电极信号采集点及导电凝胶从所述透孔露出。

4、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印刷电路层中包括全程屏蔽结构和非屏蔽结构,所述电极通道数量为n+1个,其中一个所述电路通道与所述全程屏蔽结构连接。

5、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出电路插接部设置防插错的缺口。

6、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出电路插接部的端部上设置补强板,所述补强板的形状与所述导出电路插接部的端部形状一致。

7、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印刷电路基材为t形,所述采集部包括两个圆形,两个圆形的所述采集部位于所述印刷电路基材的t形上部两端,每个圆形的所述采集部上设置一个圆形的所述电极信号采集点,所述的背衬为哑铃形,哑铃形的所述背衬两端均为圆形,所述背衬两端覆盖在两个圆形的所述采集部上。

8、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采集部上的电极信号采集点数量为3个,且呈一字形或三角形排列,所述印刷电路基材上的导出电路插接部一端靠近其中一个所述的电极信号采集点。

9、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衬的面积大于所述印刷电路基材的面积,所述电极信号采集点的面积至少是所述采集部面积的30%,所述透孔面积大于所述电极信号采集点的面积,所述导电凝胶与所述电极信号采集点的面积相同。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1、1、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阻抗、向量电极的电极信号采集点与导出电路插接部的配置合理,能减少连接器的配置数量,便于临床使用操作;

12、2、本实用新型一种一次性阻抗、向量电极的导出电路插接部的端部上设置补强板,所述补强板的形状与所述导出电路插接部的端部形状一致,使导出电路插接部的结构合理,解决导出电路插接部因连接不稳固而造成的信号干涉问题,提高生物电极信号采集的准确性;

13、3、本实用新型导出电路插接部的端部增加了防错插结构设计,避免一次性阻抗电极与连接器配插时,连接错误的问题,有利于与连接器配插连接。



技术特征:

1.一次性阻抗、向量电极,包括背衬、电极片本体、信号采集电路及导出电路,所述信号采集电路与所述导出电路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本体为印刷电路基材,所述的信号采集电路及导出电路均为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基材上的印刷电路层,所述印刷电路基材包括采集部和导出电路插接部,所述采集部上设置n个电极信号采集点,所述n≧2,各所述电极信号采集点均与所述信号采集电路连接,且各所述电极信号采集点共用一个所述导出电路插接部,所述导出电路插接部为长条状,所述导出电路插接部上设置与所述导出电路连接的电极通道,每个所述电极信号采集点底面上均覆盖有导电凝胶,所述印刷电路基材设置在所述背衬的一侧面上,所述背衬上设置透孔,所述电极信号采集点及导电凝胶从所述透孔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阻抗、向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层中包括全程屏蔽结构和非屏蔽结构,所述电极通道数量为n+1个,其中一个所述电极通道与所述全程屏蔽结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阻抗、向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电路插接部设置防插错的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阻抗、向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电路插接部的端部上设置补强板,所述补强板的形状与所述导出电路插接部的端部形状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阻抗、向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出电路插接部的端部上设置补强板,所述补强板的形状与所述导出电路插接部的端部形状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阻抗、向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基材为t形,所述采集部包括两个圆形,两个圆形的所述采集部位于所述印刷电路基材的t形上部两端,每个圆形的所述采集部上设置一个圆形的所述电极信号采集点,所述的背衬为哑铃形,哑铃形的所述背衬两端均为圆形,所述背衬两端覆盖在两个圆形的所述采集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性阻抗、向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电路基材为t形,所述采集部包括两个圆形,两个圆形的所述采集部位于所述印刷电路基材的t形上部两端,每个圆形的所述采集部上设置一个圆形的所述电极信号采集点,所述的背衬为哑铃形,哑铃形的所述背衬两端均为圆形,所述背衬两端覆盖在两个圆形的所述采集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阻抗、向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部上的电极信号采集点数量为3个,且呈一字形或三角形排列,所述印刷电路基材上的导出电路插接部一端靠近其中一个所述的电极信号采集点。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性阻抗、向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部上的电极信号采集点数量为3个,且呈一字形或三角形排列,所述印刷电路基材上的导出电路插接部一端靠近其中一个所述的电极信号采集点。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性阻抗、向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衬的面积大于所述印刷电路基材的面积,所述电极信号采集点的面积至少是所述采集部面积的30%,所述透孔面积大于所述电极信号采集点的面积,所述导电凝胶与所述电极信号采集点的面积相同。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阻抗、向量电极,包括背衬、电极片本体、信号采集电路及导出电路,其特点是:电极片本体为印刷电路基材,信号采集电路及导出电路均为设置在印刷电路基材上的印刷电路层。印刷电路基材的采集部上至少设置的2个电极信号采集点均与信号采集电路连接,且共用印刷电路基材上的一个导出电路插接部,长条状的导出电路插接部上设置电极通道。电极信号采集点底面上均覆盖有导电凝胶,印刷电路基材设置在背衬上,电极信号采集点及导电凝胶从背衬的透孔露出。其结构设计合理,能减少连接器的配置数量,且使用方便;导出电路及采集部的结构设计合理,解决其与连接器连接不稳固而造成的信号干涉问题,提高生物电极信号采集的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德政,易梦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光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