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气道单腔吸氧湿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37773发布日期:2023-05-05 13:31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工气道单腔吸氧湿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吸氧湿化,具体为一种人工气道单腔吸氧湿化装置。


背景技术:

1、呼吸性碱中毒是指由于肺通气过度使血浆h2co3浓度或paco2原发性减少,而导致ph值升高,一般是由于呼吸频率过快、呼气时间过长、吸气时间过大等,导致过度通气,从而呼出的二氧化碳过多,引起体内二氧化碳降低,一般多见于高热、剧烈运动,以及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等,其次,还有可能是由于体内酸性物质丢失过多引起的,比如腹泻、呕吐的患者,引起代谢性的碱中毒,从而导致体内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治疗时需要连续吸氧,在连续长时间的供氧过程中,会造成患者的呼吸道干燥,所以需要对患者呼吸的氧气进行湿化。

2、现有的吸氧湿化装置,如公开号为cn21096346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人工气道单腔吸氧湿化装置,使用加热湿化器对氧气进行加热湿化,需要配合呼吸机使用,用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但是一般家庭没有呼吸机和呼吸机用湿化器,不适合家庭急救使用,本实用新型因此而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气道单腔吸氧湿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呼吸机和吸氧湿化装置不适合家庭急救使用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人工气道单腔吸氧湿化装置,包括氧气袋、加湿盒和加热盒,所述氧气袋固定安装有出气管,且出气管外壁固定有阻挡板,并且阻挡板一侧粘贴固定有外密封圈,所述出气管末端与密封连接机构一端连接,且密封连接机构另一端与加湿进气管顶端连接,并且加湿进气管顶端安装有控制阀,同时加湿进气管贯穿安装在加湿盒一侧,所述加湿盒另一侧与加热管一端连接,且加热管贯穿安装在水浴盒内,并且加热管另一端安装有面罩连接管,所述水浴盒底面两侧分别贯穿安装有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且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底端均贯穿安装在加热盒上,所述加热盒内侧底部安装有电热棒。

4、优选的,所述密封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套筒和内密封圈,且连接套筒安装在出气管末端与加湿进气管顶部末端贴合处,并且连接套筒内壁一端固定安装有内密封圈,同时内密封圈与加湿进气管外壁贴合,所述连接套筒另一端外侧与外密封圈内侧和阻挡板侧面贴合。

5、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筒与出气管末端和加湿进气管顶部末端均为螺纹连接,所述内密封圈与控制阀的距离大于出气管末端螺纹部分的长度。

6、优选的,所述加湿进气管的正视形状为倒置的“l”字型,且加湿进气管顶部末端螺纹的螺旋方向与出气管末端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同。

7、优选的,所述加热管中部设置为连续螺旋状,且加热管的材质为铜。

8、优选的,所述连续螺旋管均匀分布在水浴盒中,所述水浴盒中设置有循环热水,所述连续螺旋管的宽度与水浴盒宽度相当。

9、优选的,所述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关于加热盒对称分布,且第二循环管的底端低于第一循环管的底端。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该人工气道单腔吸氧湿化装置能与家用氧气袋配合使用,为患者进行稳定的供氧,并能对氧气进行稳定的湿化加热,保证患者呼吸道湿润,不会出现排痰困难和其他炎症,同时还能便捷的更换氧气袋,适合家庭急救使用。

12、2.通过阻挡板、外密封圈和密封连接机构,能便捷的控制出气管和加湿进气管的连接和分离,使得装置可以配合家用氧气袋使用,且氧气袋能方便更换,且不会出现泄漏,适合家庭急救使用。

13、3.通过加湿进气管、加湿盒、加热管、水浴盒、面罩连接管、第一循环管、第二循环管、加热盒和电热棒的结构设计,能对氧气进行加湿和加热,能大大减小氧气气流对患者呼吸道的刺激。



技术特征:

1.一种人工气道单腔吸氧湿化装置,包括氧气袋(1)、加湿盒(8)和加热盒(14),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袋(1)固定安装有出气管(2),且出气管(2)外壁固定有阻挡板(3),并且阻挡板(3)一侧粘贴固定有外密封圈(4),所述出气管(2)末端与密封连接机构(5)一端连接,且密封连接机构(5)另一端与加湿进气管(6)顶端连接,并且加湿进气管(6)顶端安装有控制阀(7),同时加湿进气管(6)贯穿安装在加湿盒(8)一侧,所述加湿盒(8)另一侧与加热管(9)一端连接,且加热管(9)贯穿安装在水浴盒(10)内,并且加热管(9)另一端安装有面罩连接管(11),所述水浴盒(10)底面两侧分别贯穿安装有第一循环管(12)和第二循环管(13),且第一循环管(12)和第二循环管(13)底端均贯穿安装在加热盒(14)上,所述加热盒(14)内侧底部安装有电热棒(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气道单腔吸氧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连接机构(5)包括连接套筒(501)和内密封圈(502),且连接套筒(501)安装在出气管(2)末端与加湿进气管(6)顶部末端贴合处,所述连接套筒(501)内壁一端固定安装有内密封圈(502),同时内密封圈(502)与加湿进气管(6)外壁贴合,所述连接套筒(501)另一端外侧与外密封圈(4)内侧和阻挡板(3)侧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气道单腔吸氧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501)与出气管(2)末端和加湿进气管(6)顶部末端均为螺纹连接,所述内密封圈(502)与控制阀(7)的距离大于出气管(2)末端螺纹部分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气道单腔吸氧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进气管(6)的正视形状为倒置的“l”字型,且加湿进气管(6)顶部末端螺纹的螺旋方向与出气管(2)末端螺纹的螺旋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气道单腔吸氧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9)中部设置有连续螺旋管,且加热管(9)的材质为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人工气道单腔吸氧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螺旋管均匀分布在水浴盒(10)中,所述水浴盒(10)中设置有循环热水,所述连续螺旋管的宽度与水浴盒(10)宽度相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气道单腔吸氧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管(12)和第二循环管(13)对称分布于加热盒(14)的两侧,且第二循环管(13)的底端低于第一循环管(12)的底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气道单腔吸氧湿化装置,包括氧气袋和电热棒,所述氧气袋上固定安装有出气管,且出气管外壁固定有阻挡板,所述加湿盒另一侧与加热管一端连接,且加热管贯穿安装在水浴盒内,并且加热管另一端安装有面罩连接管,所述水浴盒底面两侧分别贯穿安装有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且第一循环管和第二循环管底端均贯穿安装在加热盒上,并且加热盒内侧底部安装有电热棒。该人工气道单腔吸氧湿化装置能与家用氧气袋配合使用,为患者进行稳定的供氧,并能对氧气进行稳定的湿化加热,保证患者呼吸道湿润,不会出现排痰困难和其他炎症,同时还能便捷的更换氧气袋,适合家庭急救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朱灵,刘丽青,邓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