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生儿胃扭转复位的体位调节支撑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94044发布日期:2023-08-03 22:24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新生儿胃扭转复位的体位调节支撑垫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医疗护理设备,具体说涉及一种可调节高度和倾斜角度的用于新生儿胃扭转复位的体位调节支撑垫。


背景技术:

1、胃扭转为胃正常位置的固定机制障碍或其邻近器官病变导致胃移位,使胃本身沿不同轴向发生全胃或部分胃异常扭转致形态发生变换。新生儿胃扭转如果小于180度,可以采取体位疗法,即喂奶时将宝宝上半身抬高45度,保持右侧卧位,并稍前倾喂奶,可尽量减少吐奶情况。喂奶后半小时至一小时仍保持这种体位,观察宝宝不吐奶后,方可平卧位,一般三至四个月呕吐症状可消失而自愈。

2、申请号为cn201610150859.x的发明专利公开了新生儿胃扭转复位用右前倾体位固定支撑垫,包括支撑垫、抱枕和约束保护带ⅰ约束保护带ⅱ,支撑垫由横向支撑垫、纵向支撑垫、臀部支撑垫和防止新生儿向左侧侧翻的防侧翻支撑垫构成,与纵向支撑垫连接的横向支撑垫侧边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5~10°,抱枕位于防侧翻支撑垫的上方;约束保护带ⅰ和约束保护带ⅱ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抱枕的两侧,约束保护带ⅰ的另一端与纵向支撑垫上设有相互粘合的子母贴,约束保护带ⅱ的另一端与防侧翻支撑垫上设有相互粘合的子母贴;横向支撑垫支撑面与纵向支撑垫支撑面之间的夹角γ为95~105°,横向支撑垫支撑面与防侧翻支撑垫支撑面之间的夹角β为95~105°,纵向支撑垫支撑面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δ为7~13°。

3、只要将患儿放入该体位固定支撑垫,就可以摆出左侧侧卧,右肩向前倾斜的体位,再通过约束保护带的固定,过程中无论患儿如何吵闹,体位都不会改变,固定效果好,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但是该体位固定支撑垫是一个固定的结构,其高度不能根据看护者的身高进行调整,支撑垫的倾斜角度也无法根据不同新生儿的体型,以及胃扭转程度的轻重来进行调节,功能单一,适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体位固定支撑垫的高度无法调整,支撑垫的倾斜角度也无法根据不同新生儿的体型,以及胃扭转程度的轻重进行调节,功能单一,适用性差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新生儿胃扭转复位的体位调节支撑垫,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整体高度和倾斜角度,以供不同体型、不同程度胃扭转情况的新生儿的使用。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新生儿胃扭转复位的体位调节支撑垫,包括支撑垫本体和约束保护带,所述支撑垫本体的下方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支撑杆,以及与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部转动配合的底座,所述支撑杆内沿自身轴向方向开设有供调节杆插接的通孔,且所述通孔与所述调节杆之间设置有锁紧件一,所述调节杆与所述支撑垫本体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垫本体下表面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开设有长条孔,且所述长条孔呈弧形设置,所述调节杆的上端部与所述长条孔之间设置有锁紧件二。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支撑杆的侧边沿其自身径向方向开设有5~10个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限位孔一,且所述限位孔一沿所述支撑杆的轴向方向依次均等分布,所述锁紧件一插接于所述限位孔一内,与所述调节杆相连接。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调节杆的侧边沿其自身径向方向开设有5~10个与所述限位孔一相对应的限位孔二,且所述限位孔二沿所述调节杆的轴向方向依次均等分布,所述锁紧件一依次插接于相对应的限位孔一、限位孔二内。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支撑杆的下端部设置有万向球,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万向球相对应的万向球座。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锁紧件二上的锁紧部一的直径小于所述长条孔的直径,所述锁紧件二上的锁紧部二设置于所述锁紧部一远离所述调节杆一侧,且所述锁紧部二的直径等于所述长条孔的宽度,所述锁紧件二上的锁紧部三设置于所述锁紧部二远离所述锁紧部一的一侧,且所述锁紧部三的直径大于所述长条孔的宽度。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调节杆的上端部沿其自身径向方向开设有与所述锁紧部一相对应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表面开设有螺纹一,所述锁紧部一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所述螺纹一相对应的螺纹二。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锁紧部一与所述锁紧部二之间设置为弧形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锁紧部三朝向所述锁紧部二的一侧设置有接触面,所述锁紧部三远离所述锁紧部二的一侧设置有把手。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措施,上述的支撑垫本体呈弧形设置,所述约束保护带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垫本体的两侧,且所述约束保护带之间设置有卡扣。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高度调节机构,既可根据不同新生儿的体型和胃扭转程度的轻重,单独调整其中一组、两组或三组支撑杆与调节杆的伸缩长度,使支撑垫本体产生相对应的左右倾斜,以符合新生儿呈右侧半卧位或右侧半卧位并稍微向前倾呈俯卧位的体位需要,又可根据不同看护者的身高调整支撑垫本体的高度,提高看护者使用舒适感;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角度调节机构,可打开锁紧件二,通过人工驱动,使支撑垫本体相对于调节杆进行上下摆动,根据不同新生儿的体型和胃扭转程度的轻重调节支撑垫本体的角度,以符合新生儿上半身抬高45°的体位需要;3、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垫本体设置为弧形,可保证新生儿的舒适度,再通过设置于支撑垫本体两侧的约束保护带之间的卡紧连接,可对新生儿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新生儿随意翻动,影响体位。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新生儿胃扭转复位的体位调节支撑垫,包括支撑垫本体(1)和约束保护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3),所述高度调节机构(3)包括支撑杆(4),以及与所述支撑杆(4)的下端部转动配合的底座(5),所述支撑杆(4)内沿自身轴向方向开设有供调节杆(6)插接的通孔,且所述通孔与所述调节杆(6)之间设置有锁紧件一(7),所述调节杆(6)与所述支撑垫本体(1)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8),所述角度调节机构(8)包括固定于所述支撑垫本体(1)下表面的固定块(9),所述固定块(9)内开设有长条孔(10),且所述长条孔(10)呈弧形设置,所述调节杆(6)的上端部与所述长条孔(10)之间设置有锁紧件二(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胃扭转复位的体位调节支撑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的侧边沿其自身径向方向开设有5~10个与所述通孔相连通的限位孔一(12),且所述限位孔一(12)沿所述支撑杆(4)的轴向方向依次均等分布,所述锁紧件一(7)插接于所述限位孔一(12)内,与所述调节杆(6)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胃扭转复位的体位调节支撑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6)的侧边沿其自身径向方向开设有5~10个与所述限位孔一(12)相对应的限位孔二(13),且所述限位孔二(13)沿所述调节杆(6)的轴向方向依次均等分布,所述锁紧件一(7)依次插接于相对应的限位孔一(12)、限位孔二(13)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胃扭转复位的体位调节支撑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的下端部设置有万向球(14),所述底座(5)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万向球(14)相对应的万向球座(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胃扭转复位的体位调节支撑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二(11)上的锁紧部一(16)的直径小于所述长条孔(10)的直径,所述锁紧件二(11)上的锁紧部二(17)设置于所述锁紧部一(16)远离所述调节杆(6)一侧,且所述锁紧部二(17)的直径等于所述长条孔(10)的宽度,所述锁紧件二(11)上的锁紧部三(18)设置于所述锁紧部二(17)远离所述锁紧部一(16)的一侧,且所述锁紧部三(18)的直径大于所述长条孔(10)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胃扭转复位的体位调节支撑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6)的上端部沿其自身径向方向开设有与所述锁紧部一(16)相对应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表面开设有螺纹一,所述锁紧部一(16)的外表面开设有与所述螺纹一相对应的螺纹二(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胃扭转复位的体位调节支撑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一(16)与所述锁紧部二(17)之间设置为弧形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胃扭转复位的体位调节支撑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三(18)朝向所述锁紧部二(17)的一侧设置有接触面(21),所述锁紧部三(18)远离所述锁紧部二(17)的一侧设置有把手(22)。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新生儿胃扭转复位的体位调节支撑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本体(1)呈弧形设置,所述约束保护带(2)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垫本体(1)的两侧,且所述约束保护带(2)之间设置有卡扣(2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新生儿胃扭转复位的体位调节支撑垫,属于医疗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垫本体(1)和约束保护带(2),支撑垫本体(1)的下方设有高度调节机构(3),高度调节机构(3)包括支撑杆(4)和底座(5),支撑杆(4)内设有供调节杆(6)插接的通孔,通孔与调节杆(6)之间设有锁紧件一(7),调节杆(6)与支撑垫本体(1)之间设有角度调节机构(8),角度调节机构(8)包括固定块(9),固定块(9)内设有长条孔(10),调节杆(6)的上端部与长条孔(10)之间设有锁紧件二(11),本技术可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支撑垫本体(1)的高度和倾斜角度,以供不同体型、不同程度胃扭转情况的新生儿的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悦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悦绮
技术研发日:2022122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