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00239发布日期:2024-01-16 11:35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座椅。


背景技术:

1、轮椅、移位机等可移动座椅是医院、家庭和许多公共场所常用的重要工具,它主要是用于给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提供代步。乘坐者可自行操作可移动座椅,然而多数情况下,乘坐者出行仍需要陪同者陪伴。

2、目前多数老年人都是由配偶照顾,对高龄、体质较弱的照护老年人的来说,长时间持续行走、搬运照顾乘坐者,对其体能提出较高要求,其共同出行会受到限制。特别是电动轮椅有较高的续航能力,照护老年人很难通过步行方式长时间跟随、搬运电动轮椅,限制了乘坐者的外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移动座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陪同者需步行陪护乘坐可移动座椅的乘坐者,对陪同者体能要求过高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移动座椅,包括:

3、主椅体;

4、承载板,与所述主椅体活动连接,使得所述承载板能够收纳于所述主椅体上或所述主椅体的内部。

5、本实用新型可移动座椅包括主椅体和承载板,承载板与主椅体活动连接,使得承载板能够收纳于主椅体上或主椅体的内部,通过设置承载板,使得乘坐者乘坐于主椅体上时,陪同者能够乘坐于承载板上,使得陪同者在陪护乘坐者时能够节省大量体力,避免因陪同者体力不支限制出行的问题,通过使得承载板能够收纳于主椅体上或主椅体的内部,能够在陪同者无需乘坐时将承载板收起,避免对陪同者手扶主椅体时形成干涉,可移动座椅的使用能够适应更多不同的情况,灵活性更好,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移动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椅体上或所述主椅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置槽,所述承载板的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能够收纳于所述主椅体上,所述承载板收纳于所述容置槽内时,所述承载板外露的表面与所述主椅体形成所述容置槽的表面共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椅体包括坐板、第一靠背板和底板,所述承载板能够收纳于所述坐板、所述第一靠背板或所述底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椅体包括第一靠背板和第一扶手板,所述可移动座椅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第一靠背板和/或所述第一扶手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座椅还包括第二靠背板,所述第二靠背板与所述承载板活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靠背板能够相对所述承载板打开或折叠,并且能够与所述承载板一同收纳于所述主椅体的底部或背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座椅还包括第二扶手板,所述第二扶手板与所述承载板活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扶手板能够相对所述承载板打开或折叠,并且能够与所述承载板一同收纳于所述主椅体的底部或背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座椅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承载板处于使用状态时的倾斜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座椅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主椅体上,用于驱动所述承载板相对所述主椅体打开或收纳于所述主椅体上或所述主椅体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座椅,所述可移动座椅包括主椅体和承载板,承载板与主椅体活动连接,使得承载板能够收纳于主椅体上或主椅体的内部,通过设置承载板,使得乘坐者乘坐于主椅体上时,陪同者能够乘坐于承载板上,使得陪同者在陪护乘坐者时能够节省大量体力,避免因陪同者体力不支限制出行的问题,通过使得承载板能够收纳于主椅体上或主椅体的内部,能够在陪同者无需乘坐时将承载板收起,避免对陪同者手扶主椅体时形成干涉,可移动座椅的使用能够适应更多不同的情况,灵活性更好,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研发人员:范一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易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