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血流调节装置的导引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132309发布日期:2025-06-10 17:27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但不限于)被配置为插入解剖管道/导管中以将医疗器械递送至特定内部解剖位置的细长手术器械。更具体地(但不限于),本技术涉及可用于将血流调节装置/流量调节装置递送至心脏的导引导管。


背景技术:

1、心脏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心脏自身由冠状动脉供血,冠状动脉末端为毛细血管。毛细血管通过冠状静脉网引流,这些静脉通常汇入称为冠状窦的静脉。冠状窦是一条短而直径较大的静脉,其与右心房基本相连,右心房负责收集来自全身的静脉血。

2、冠状动脉闭塞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尤其是猝死,通常称为“心脏病发作”。当血液突然停止流向心脏的某个部位时,该部位就会缺血,其电活动也会中断。由于心脏活动是由电信号的传播调控,这种中断通常会传播到心脏的其余部分,扰乱心脏的激活并导致心脏输出量减少,在某些情况下会急剧减少,这会导致大脑局部缺血甚至死亡。此外,这种紊乱的活动往往会对心脏造成额外损害,超出由阻塞直接引起的损害范围。

3、如果患者从心脏病发作的直接影响中幸存下来,心脏损伤可能会使患者未来更容易出现电活动紊乱,或者显著降低心输出量,从而降低生活质量并缩短寿命。

4、心绞痛是一种慢性或半慢性疾病,虽然不危及生命,但会显著降低生活质量。通常,心脏通过加大工作强度来应对增加的需求,从而需要更多的冠状动脉血流。当冠状动脉发生狭窄或阻塞时,无法提供所需的额外血流,从而导致缺血性疼痛。

5、心脏具有克服冠状动脉狭窄的自然机制。其中一种机制是血管生成,即生成新的动脉来绕过狭窄区域。

6、由于血管生成有时不会自然发生,因此已提出多种促进血管生成的治疗方法。例如,经心肌血运重建术(tmr)是一种在心脏上钻多个孔的手术方法,目的是促使新血管生成。

7、贝克(beck)在1956年发表于由美国内科医师学会出版的《内科医学年鉴》第45卷第6期(1956年12月)中的《冠状动脉疾病的外科治疗:背景、原理和临床经验》(c.s.beck和b.l.brofman著)以及1960年8月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杂志》中的《贝克手术治疗冠心病的长期影响》(b.l.brofman著)一文中,描述了通过开胸手术用外部缝合限制冠状窦静脉的方法,上述文献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入本文。几个月后,冠状动脉供血明显改善。然而,这种方法已逐渐不被采用,部分原因可能是需要开胸并抬起心脏以到达冠状窦静脉。

8、治疗动脉狭窄的标准方法是将支架置入动脉的狭窄部位。支架(例如金属线圈或网状结构)被扩张至具有与原始狭窄血管的内径相似的内径。如果存在多个或细长的狭窄部位,通常不会植入多个支架。而是采用旁路手术,使用导管绕过狭窄部位。

9、美国专利us 5,618,301(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入本文)描述了一种用于减小身体管腔的直径的类似支架的装置。所描述的装置是一种开放式网状支架,可插入通过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创建的通道中,以降低通过通道的血流速率。为了确保流道直径减小并防止流体通过开放的网孔流动,在网孔的外侧设置有多根促血栓形成的线。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在血管系统的任何部位(尤其是心脏附近)故意形成血栓可能会导致凝血扩散或浮动血栓,这可能是致命的。

10、将此类支架和类似支架的装置输送到心脏的各个解剖区域可能会很复杂。通常,可以使用一种包括细长柔性管的导引导管来到达要部署支架或类似支架的装置的目标组织。随后,可以将递送装置插入导引导管中,将支架或类似支架的装置定位在目标组织处。导引导管可以预先弯曲,以有利于到达目标组织。johnson的美国专利us 7,556,625 b2公开了一种“冠状窦导引导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发明人认识到,导引导管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于,一旦导管插入到期望位置以到达目标组织后,难以保持其在解剖结构中的位置。例如,一些导引导管被预成形以便于引导和定位到特定的解剖结构中。然而,当另一个插入器械(例如用于部署可扩张式血流调节装置的递送导管)通过导引导管插入时,导引导管的末端可能会在解剖结构中失去其位置,从而与目标组织分离,使得血流调节装置更难以定位到期望位置。

2、本发明的主题可以提供解决这一问题及其他问题的方案,例如通过提供一种预成形的导引导管,该导管在接收其他导管时能够更好地保持其在解剖结构中的位置。这种预成形的导管可以包括近端弯曲区域和远侧弯曲区域,以及位于其间的直线区域。这种预成形的导管在接收递送导管时能够更好地推压解剖结构(例如冠状窦)。

3、本发明的发明人认识到,可扩张和可植入的医疗器械通常使用通用的、现成的器械进行插入和部署,例如设计用于与多种医疗器械配合使用的插入导管和导引导管。发明人认识到,通用植入器械与特定医疗器械的兼容性可能会导致植入过程中的困难,有时甚至会影响手术结果。例如,某些情况下,导引导管的相对尺寸可能会导致导引导管被不期望地插入医疗器械中,或者在将部署球囊回收至导引导管内时出现困难。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可植入医疗器械的定位和成形困难。

4、本发明的主题可通过提供植入器械(例如导引导管)来解决上述及其他问题,该植入器械在形状和尺寸上经过专门设计,以配合特定的可植入医疗器械使用。例如,本发明描述了一种导引导管,其具有特定形状的末端,设计成用于以特定方式与特定的可植入医疗器械(例如血流调节装置)接合。该末端可以相对于导引导管的轴扩大,以防止导引导管穿过可植入医疗器械。与仅圆柱形管的末端相比,该末端可以以更大的表面积与可植入医疗器械平整贴合地接合,从而防止可植入医疗器械损坏或变形。此外,该末端可以成形为便于从其部署的装置(例如部署的球囊)重新进入。扩大和成形的末端使得导引导管的轴/主体部分可以保持较小的尺寸以维持灵活性。因此,本公开描述了可植入医疗器械和植入器械的系统,这些系统可以专门配合使用,以改善手术结果,例如在更短的时间内以更少的困难将医疗器械精确地植入到特定位置并保持精确的形状。

5、本发明的发明人认识到,导引导管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于,在解剖结构中定位时,平衡导引导管的插入和弯曲能力与接收其他器械的能力之间的难度。例如,较细或较小直径的导引导管(例如8弗伦奇,约2.67毫米)可以轻松弯曲,但无法接收较大的插入器械。此外,较小的导引导管可能会导致插入器械难以撤回导引导管中。例如,插入器械的球囊有时可能无法完全塌缩到膨胀前的尺寸,从而导致球囊难以撤回导引导管中。此外,当尝试将装置撤回导引导管内时,由于导引导管的晃动等原因,导引导管可能会被向前推进并卡在已部署的装置中。

6、本发明的主题可以提供解决这一问题及其他问题的方案,例如通过提供一种具有扩大末端的导引导管。在各种示例中,扩大末端可以引导(例如漏斗形)插入器械回到导引导管中,并防止导引导管与已部署的装置不期望地接合。此外,在多种示例中,扩大的末端可以防止导引导管被推入正在部署或植入的装置内部。扩大的末端可以仅位于细长导引导管的远端,使得导引导管的主轴/主体部分可以保持较小且灵活,例如用于血管使用。

7、本发明的发明人认识到,导引导管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于,一旦插入解剖结构后,难以确定预弯曲的导引导管的方向。例如,预弯曲的导引导管旨在以特定方向放置在曲折的解剖结构中,以使导引导管的曲率与解剖路径匹配。然而,导引导管的预弯曲部分可能会在插入解剖结构的过程中发生扭曲,特别是在插入过程中导引导管旋转和晃动时。因此,导引导管可能会扭曲,预弯曲部分可能会与解剖结构不对准。这可能导致导引导管受到应力并引入不期望的弯曲。此外,外科医生可能无法知道导引导管的预弯曲部分朝向哪个方向,这可能会阻碍通过插入器械导管将装置递送到导引导管中。

8、本发明的主题可以提供解决这一问题及其他问题的方案,例如通过在导引导管的近端部分提供标记。这些标记可以指示导引导管的远侧部分的弯曲方向。此外,标记可以指示远侧部分在其中弯曲的平面,以帮助外科医生了解远侧部分被偏压的方向。外科医生可以使用这些标记来定向导引导管,使预弯曲部分更好地与解剖结构对准,从而更好地准备使用导引导管来递送装置。

9、在一个示例中,一种用于从上腔静脉插管冠状窦的导引导管可以包括柔性细长轴,该柔性细长轴包括近侧部分、预成形的远侧部分和从远侧弯曲区域延伸的远侧末端,该预成形的远侧部分包括近侧直线区域、从近侧直线区域沿第一弯曲路径延伸的近侧弯曲区域、从近侧弯曲区域沿直线路径延伸的远侧直线区域,以及从远侧直线区域沿第二弯曲路径延伸的远侧弯曲区域。

10、在另一个示例中,一种用于将可扩张式血流调节装置递送到心脏通道的导引导管可以包括柔性细长轴,该柔性细长轴包括近侧部分和远侧部分,该近侧部分包括用于接收插入器械的适配器,远侧部分包括远侧末端,其中所述远侧末端包括扩大的末端,以防止柔性细长轴穿过可扩张式血流调节装置。

11、在另一个示例中,一种用于将血流调节装置植入心脏血管中的系统可以包括血流调节装置和导引导管。血流调节装置可以包括管状主体,该管状主体包括位于第一端的第一开口、位于第二端的第二开口以及位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的颈部。导引导管可以包括柔性细长轴,该柔性细长轴包括近侧部分和远侧部分,所述近侧部分包括用于接收插入器械的适配器,远侧部分包括远侧末端,其中远侧末端包括扩大的末端,以防止柔性细长轴穿过血流调节装置。

12、本概述旨在提供本专利申请主题的概述。它并非旨在提供对本发明的穷尽性或限定性解释。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提供了关于本专利申请的更多信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