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急性腮腺炎扁桃体炎淋巴结肿大的外敷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79409发布日期:2023-10-21 15:15阅读: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配方,具体涉及治疗急性腮腺炎扁桃体炎淋巴结肿大的外敷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1、头颈部淋巴丰富,颈部本身就有很多淋巴结,当机体受到致病因素侵袭后,信息传递给淋巴结,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和抗体,有效地杀伤致病因子,同时淋巴结内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使淋巴结肿大。

2、腮腺肿大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化脓性腮腺炎、颈部及耳前淋巴结炎、症状性腮腺肿大、其他病毒所引起的腮腺炎。

3、目前针对颈部淋巴结肿大和腮腺肿大的治疗方式主要为药物结合仪器治疗。仪器治疗需要患者定时定点进行配合治疗,治疗成本高且有些患者依从性较差,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而药物治疗主要以西药为主,无法从根本进行治疗,且存在药物副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复方组合物,该配方根据中药君臣佐使配伍原理,对淋巴结肿大及腮腺肿大可以达到缓解疼痛不适的治疗效果。

2、该配方中所含青黛、冰片、紫草等药物,不仅具有消肿止痛和透皮的功效,而且可以促进其他药物的吸收,且本配方为散装药物,调和后整体药物的稳定,从而保证临床药效的稳定发挥,通过局部药物穴位渗透治疗淋巴结肿大及腮腺肿大。

3、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4、一种用于外敷治疗颈部淋巴结肿大及腮腺肿大的中药复方组合物,由以下成分组成:

5、黄连21.0%~21.9%、青黛24.3%~30.3%、儿茶21.0%~21.9%、冰片9.4%~10.8%、女贞叶9.4%~10.8%、紫草9.4%~10.8%;

6、优选的,所述黄连21.1%、青黛26.3%、儿茶21.1%、冰片10.5%、女贞叶10.5%、紫草10.5%。

7、腮腺炎或淋巴结肿大疼痛部位面积

8、小于等于1cm2剂量在3g;

9、大于1cm2小于等于2cm2内黄金散剂量在6g;

10、大于2cm2小于等于3cm2内和黄金散剂量在9g;

11、面积每增加1cm2黄金散剂量增加3g。

12、面积在1cm2内黄金散剂量为3g;各成分含量如下:黄连21.1%、青黛26.3%、儿茶21.1%、冰片10.5%、女贞叶10.5%、紫草10.5%。

13、面积在2cm2内黄金散剂量为6g;各成分含量如下:黄连21.1%、青黛26.3%、儿茶21.1%、冰片10.5%、女贞叶10.5%、紫草10.5%。

14、面积在3cm2内黄金散剂量为9g;各成分含量如下:黄连21.1%、青黛26.3%、儿茶21.1%、冰片10.5%、女贞叶10.5%、紫草10.5%。

15、配制方法:配方中各药物按上述百分比研磨成粉,均匀搅拌,常温保存。

16、使用方法:配方中各药物剂量以上述百分比研磨成粉,仅在使用时调以温水,按疼痛部位计算,每平方厘米(不足1平方厘米时按1平方厘米计算)每1平方厘米选用2-4g,贴敷于疼痛部位上,每日一次,每次2-4小时。

17、本发明配方的药理药性为:

18、黄连:清心泻火为君药;

19、青黛:大寒以清热解毒,清肝泻火为臣药;

20、冰片:清热止痛为佐药;

21、三者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泻火止痛之功;

22、儿茶:清热化痰、敛疮生肌;

23、女贞叶:祛风散血,消肿止痛;

24、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

25、全方具有凉血解毒、生肌止痛之功。

2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配方所含青黛、冰片、紫草具有消肿止痛和透皮的功效及促进其他药物的吸收,且为外用制剂,通过穴位敷贴于阿是穴,通过药物本身透皮渗透,加之穴位持续刺激,达到改善症状,通过局部渗透治疗颈部淋巴结肿大及腮腺肿大。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外敷治疗颈部淋巴结肿大及腮腺肿大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黄连21.1%、青黛26.3%、儿茶21.1%、冰片10.5%、女贞叶10.5%、紫草10.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治疗急性腮腺炎扁桃体炎淋巴结肿大的外敷中药组合物,由以下成分组成:黄连21.0%~21.9%、青黛24.3%~30.3%、儿茶21.0%~21.9%、冰片9.4%~10.8%、女贞叶9.4%~10.8%、紫草9.4%~10.8%。本配方所含黄连、青黛、冰片具有消肿止痛和透皮的功效,儿茶具有敛疮生肌的功效,女贞叶、紫草具有凉血散血的作用,并促进其他药物的吸收。本配方为外用制剂,通过敷贴疼痛部位,经药物透皮及持续刺激,以改善症状,达到治疗局部渗透治疗颈部淋巴结肿大及腮腺肿大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黄春江,王小英,施志强,张玲,刘骥,王艺,蒋炳娟,刘瑞,查入宁,李治金,谭凌翔,普合菊,吴敏曼,樊丽君,王其玉,李贵利,彭盛媛,马燕,邬杰惠,周玉珍,母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省中医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