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班色林在制备治疗白血病药物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34181435发布日期:2023-05-17 09:10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氟班色林在制备治疗白血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更具体地,涉及氟班色林在制备治疗白血病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增殖形成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表现为骨髓细胞过度积聚。cml占成人白血病的15%,全球年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有1-2例。目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是治疗cml的一线药物,伊马替尼(im)是用于治疗cml的tki,它可以阻断abl蛋白激酶的活化,但是会出现激酶bcr-abl激酶结构域的点突变引起对im的耐药性。第二代tki尼洛替尼和达沙替尼能够对大多数激酶结构域突变有效,但是对于t315i突变无效,并且t315i突变在耐药突变中比例最高。第三代tki普钠替尼对广泛的激酶结构域突变有效,特别是t315i突变,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肝毒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和高血压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寻找与tki不同作用机制的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尤为重要,以避免长期用药导致耐药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氟班色林在制备治疗白血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氟班色林对白血病细胞具有优异的细胞选择性,对伊马替尼耐药的ba/f3 bcr-ablt315i细胞表现出了显著的细胞杀伤作用,能够显著抑制白血病细胞线粒体复合体i的活性,从而影响线粒体中atp的产量,达到抑制细胞呼吸过程杀死白血病细胞的目的,还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与tki作用机制完全不同。

2、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氟班色林的应用。

3、具体地,氟班色林(flibanserin)在制备治疗白血病药物中的应用。

4、氟班色林在制备抑制白血病细胞呼吸药物中的应用。

5、氟班色林在制备抑制白血病细胞线粒体复合体i的活性药物中的应用。

6、氟班色林在制备杀伤对伊马替尼耐药的ba/f3 bcr-ablt315i细胞药物中的应用。

7、癌细胞的能量需求与正常细胞有很大的区别,表现出不同的代谢表型,线粒体复合体ⅰ在癌细胞中的增殖与转移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生物合成和氧化还原过程。本发明首次发现氟班色林(flibanserin)对白血病细胞线粒体复合体i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作为线粒体复合体ⅰ的抑制剂,而且对伊马替尼耐药细胞系ba/f3 bcr-ablt315i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有望成为新型抗白血病药物,且有效缓解耐药的发生。

8、优选地,所述氟班色林具有如下式(ⅰ)所示分子结构:

9、

10、优选地,所述氟班色林的浓度为0.01-15μm。

11、更优选地,所述氟班色林的浓度为0.03-10μm。

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氟班色林的浓度为1-10μm。

13、优选地,所述药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14、优选地,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

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6、(1)本发明首次发现氟班色林对白血病细胞的细胞选择性好,对伊马替尼耐药的ba/f3bcr-ablt315i细胞表现出了显著的细胞杀伤作用,氟班色林对ndufb3、ndufs3、ndufv3、ndufa6、ndufs6和ndufa9等6个基因均表现出抑制效果,表明氟班色林能够显著抑制白血病细胞线粒体复合体i的活性,从而影响线粒体中atp的产量,达到抑制细胞呼吸从而杀死白血病细胞的目的;氟班色林还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因此,氟班色林有望作为治疗白血病的药物;

17、(2)本发明发现当氟班色林浓度为0.01-15μm时,对白血病细胞的毒性强,随着氟班色林浓度增加,白血病细胞线粒体复合体i的活性显著降低。



技术特征:

1.氟班色林在制备治疗白血病药物中的应用。

2.氟班色林在制备抑制白血病细胞呼吸药物中的应用。

3.氟班色林在制备抑制白血病细胞线粒体复合体i的活性药物中的应用。

4.氟班色林在制备杀伤对伊马替尼耐药的ba/f3 bcr-ablt315i细胞药物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氟班色林具有如下式(ⅰ)所示分子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氟班色林的浓度为0.01-15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氟班色林的浓度为0.03-1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氟班色林的浓度为1-1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药学上可接受的剂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提供了氟班色林在制备治疗白血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氟班色林对白血病细胞具有优异的细胞选择性,对伊马替尼耐药的Ba/F3BCR‑ABLT315I细胞表现出了显著的细胞杀伤作用;氟班色林对NDUFB3、NDUFS3、NDUFV3、NDUFA6、NDUFS6和NDUFA9等基因均表现出抑制效果,表明氟班色林能够显著抑制白血病细胞线粒体复合体I的活性,从而影响线粒体中ATP的产量,达到抑制细胞呼吸过程杀死白血病细胞的目的;氟班色林还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因此,氟班色林可以作为治疗白血病的药物,对伊马替尼耐药细胞也具有显著的杀伤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崔国祯,朱洪萱,范庆,杨思迪,马明瑄,夏青,孙银香,江建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