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血管瘤血流导向装置

文档序号:33897313发布日期:2023-04-21 05:48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脑血管瘤血流导向装置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脑血管瘤血流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1、脑血管瘤又称海绵状血管瘤,血管母细胞瘤,毛细血管血管瘤等,脑血管瘤是起源于中胚叶细胞的胚胎残余组织的良性肿瘤,多发生在小脑,偶见于脑干和脊髓,脑血管瘤手术质量通常是将血流导向装置植入病患处,以实现血流导向的作用,目前使用的血流导向装置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需要多枚弹簧圈,且为分散的使用,同时多枚支架桥接覆夹层殿对受累血管进行覆盖,且术后伴有较高的复发率,手术中需要置入多根微导管,操作复染;介入耗材使用多,花费高;局部占位效应明显,后对外展神经压迫较持久,症状改善缓慢或是效果不满意;普通支架金属覆盖率低,术复发率较高,从而影响医师们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脑血管瘤血流导向装置,以解决上手术复杂,血管重建难道高的,影响医师们工作效率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脑血管瘤血流导向装置,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限位圆孔,且在连接杆的两端皆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连接杆外表面的多个限位圆孔中皆活动安装有圆珠,且圆珠的外表面皆连接有推送杆,且推送杆的一端连接有圆杆外壳,所述圆杆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推送销,所述推送销的一端连接有推送杆,且推送销的另一端连接有撑开件,所述推送销和撑开件的中心点皆开设有通槽,且通槽中活动安装有导入线,所述导入线的外表面安装有限位件,所述撑开件的一端固定安装欧连接环,且连接环的外表面连接有密网支架,所述圆杆外壳的外表面开设有通槽,且在通槽中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撑开件的一端连接有导入块。

3、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套杆,且套杆的内壁开设有空腔,所述套杆的一端连接在连接杆的外表面,且套杆的另一端活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盘。

4、优选的,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内壁开设空腔,所述空腔中连接有长杆,且长杆的一端连接有头部固定件。

5、优选的,所述头部固定件的为弹簧片,且头部固定件的形状为半圆状,所述头部固定件的外表面包裹有橡胶。

6、优选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有调节杆,且调节杆的一端连接在导入线的一端外表面,所述调节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把手,且把手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两组连接柱,且连接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盘。

7、优选的,两组所述连接柱的底端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一端连接有卡位件,且卡位件的一端呈圆球状。

8、优选的,所述圆杆外壳的外表面通槽的两端开设有多个限位孔。

9、优选的,所述密网支架采用niti合金材料,采用编织结构设计。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1、首先通过头部固定件的弹性使得,头部固定件该可以夹持在患者的头部,此时通过驱动电动推杆,使得连接杆向上升,在通过圆珠,使得推送杆可以调整角度,当角度调整结束后,再通过推动调节杆,使得导入线向外延伸,从而进入患者的脑血管处,且导入线在外表拉伸的过程中,限位件的一端带动密网支架同时向外延伸由于密网支架为niti合金材料和编织结构设计,从而使得密网支架适应于变径特性的颅内动脉血管,提供更好的贴壁效应及支撑效应,且密网支架的外表面具有变形性可实现局部网孔密度变化,提供更好血流导效应,从而更加方便医生的使用,且密网支架分为多组,可以使得医师不需要重复的去更换医疗器械,从而加快了医师们的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脑血管瘤血流导向装置,包括连接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限位圆孔,且在连接杆(1)的两端皆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连接杆(1)外表面的多个限位圆孔中皆活动安装有圆珠(2),且圆珠(2)的外表面皆连接有推送杆(3),且推送杆(3)的一端连接有圆杆外壳(4),所述圆杆外壳(4)的内部设置有推送销(613),所述推送销(613)的一端连接有推送杆(3),且推送销(613)的另一端连接有撑开件(5),所述推送销(613)和撑开件(5)的中心点皆开设有通槽,且通槽中活动安装有导入线(8),所述导入线(8)的外表面安装有限位件(7),所述撑开件(5)的一端固定安装欧连接环(611),且连接环(611)的外表面连接有密网支架(612),所述圆杆外壳(4)的外表面开设有通槽,且在通槽中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撑开件(5)的一端连接有导入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血管瘤血流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套杆(211),且套杆(211)的内壁开设有空腔,所述套杆(211)的一端连接在连接杆(1)的外表面,且套杆(211)的另一端活动安装有伸缩杆(212),所述伸缩杆(21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盘(2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脑血管瘤血流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1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214),且电动推杆(214)的内壁开设空腔,所述空腔中连接有长杆(215),且长杆(215)的一端连接有头部固定件(2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脑血管瘤血流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固定件(216)的为弹簧片,且头部固定件(216)的形状为半圆状,所述头部固定件(216)的外表面包裹有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血管瘤血流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机构包括有调节杆(411),且调节杆(411)的一端连接在导入线(8)的一端外表面,所述调节杆(41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把手(412),且把手(41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两组连接柱(414),且连接柱(41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限位盘(4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脑血管瘤血流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连接柱(414)的底端连接有连接件(415),所述连接件(415)的一端连接有弹簧,且弹簧的一端连接有卡位件(416),且卡位件(416)的一端呈圆球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血管瘤血流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外壳(4)的外表面通槽的两端开设有多个限位孔(4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血管瘤血流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网支架(612)采用niti合金材料,采用编织结构设计。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脑血管瘤血流导向装置,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限位圆孔,且在连接杆的两端皆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撑开件的一端连接有导入块,通过头部固定件的弹性使得,头部固定件该可以夹持在患者的头部,此时通过驱动电动推杆,使得连接杆向上升,在通过圆珠,使得推送杆可以调整角度,当角度调整结束后,再通过推动调节杆,使得导入线向外延伸,限位件的一端带动密网支架同时向外延伸由于密网支架为NITI合金材料和编织结构设计,从而使得密网支架适应于变径特性的颅内动脉血管,提供更好的贴壁效应及支撑效应,且密网支架的外表面具有变形性可实现局部网孔密度变化,提供更好血流导效应。

技术研发人员:程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