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后护理坐熏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86398发布日期:2023-04-19 03:24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术后护理坐熏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术后护理坐熏设备。


背景技术:

1、药液坐熏即中药熏洗坐浴法,是指将药物煎汤或用开水浸冲后趁热熏蒸,的治疗方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法之一,在肛肠口疾病的治疗中应用极为广泛。混合痔、脓肿、肛瘘、肛门湿疹等疾病的患者,采用中药液熏蒸可减轻症状。各类痔术后、肛周脓肿术后、肛瘘术后、肛裂术后等通过中药液熏蒸可使局部气血经络改善和恢复,利于肉芽生长,临床具有很好的效果。

2、患者在进行坐熏时,通常将臀部、肛肠口位置暴露在坐浴盆的口部,药液蒸汽从坐浴盆向上升起对患者的臀部、肛肠口进行治疗,与患者臀部接触后的药液蒸汽由于冷凝会再次回到坐浴盆中。在对药液进行蒸汽加热时,为了提高药液的加热效率以及蒸汽量,通常使用电辅助加热。坐浴盆中的药液在受热向上移动时,会与冷凝向下的药液接触,使得患者在熏蒸初期,坐浴盆中的蒸汽无法对患者的臀部、肛肠口进行有效的治疗,大大降低了术后坐熏的治疗效果。

3、目前,为了提高患者坐熏治疗的效率,通过采用增大坐浴盆电辅助加热的功率,使得坐浴盆中快速产生大量的蒸汽,将患者臀部的温度提高,方便药液蒸汽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短时间通过大量药液蒸汽提高患者臀部温度,不仅导致患者臀部容易被烫伤,而且坐浴盆电辅助加热的功率过高,容易使得药液中的治疗因子快速飘散至空气中,导致药液无法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术后护理坐熏设备,通过箱体内部的锥形盆体、储液罐以及喷管、吸管配合使用,利用循环输送机构使得药液蒸汽在锥形盆体上的喷管、吸管之间流动,能够实现药液蒸汽在流动状态下对患者的臀部、肛肠口进行治疗,避免冷凝后的药液蒸汽与加热的药液蒸汽接触,导致部分药液蒸汽无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提高坐熏药液蒸汽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术后护理坐熏设备,包括箱体,锥形盆体,储液罐,多个喷管,多个吸管,循环输送机构;锥形盆体水平嵌设在箱体的顶部,锥形盆体与箱体固定连接,锥形盆体的上侧位于箱体顶部的下方,储液罐设置在箱体的内部,储液罐与箱体活动连接,多个喷管分别水平设置在锥形盆体的两侧内壁上且相互平行,喷管的一端与锥形盆体固定连接,喷管靠近锥形盆体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储液罐连通,多个吸管分别水平设置在锥形盆体与喷管正对的内壁上,吸管的一端与锥形盆体固定连接,吸管靠近锥形盆体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储液罐连通,循环输送机构设置在箱体上,用于实现驱动药液蒸汽在储液罐与锥形盆体之间循环流动。

3、优选的,循环输送机构包括开设在锥形盆体靠近喷管一侧内壁中的导入仓,导入仓的内部设有第一泵体,喷管远离吸管的一端穿过锥形盆体与导入仓连通,管道的一端与导入仓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储液罐连通,锥形盆体靠近吸管的一侧内壁中开设有导出仓,导出仓的内部设有第二泵体,吸管远离喷管的一端穿过锥形盆体与导出仓连通,管道的一端与导出仓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储液罐连通。

4、优选的,锥形盆体内壁上的吸管与喷管一一对应设置,吸管与喷管之间分别设有按摩杆,按摩杆的两端分别与吸管、喷管转动连接,箱体上设有驱动机构,用于实现驱动按摩杆旋转。

5、优选的,驱动机构包括穿设在箱体内侧顶部靠近吸管一侧的转轴,转轴与按摩杆相互垂直,转轴的一端与箱体的内壁转动连接,箱体内壁位于转轴的另一端固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固定连接,按摩杆的两端对称设有两个连接杆且与其同轴,连接杆的一端与按摩杆垂直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吸管、喷管的内部且与其转动连接,靠近吸管一侧的连接杆穿过锥形盆体伸入箱体的内部套装固定有蜗轮,转轴上分别套装固定有蜗杆套,蜗杆套与蜗轮配合连接。

6、优选的,连接杆位于吸管、喷管的内部套设有支撑环,支撑环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支撑环的外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扇形连接板,按摩杆两端的第一扇形连接板呈中心对称设置,第一扇形连接板的一端与支撑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吸管、喷管的内壁固定连接。

7、优选的,连接杆与支撑环转动密封连接,连接杆伸出支撑环位于两个第一扇形连接板之间对称设有两个第二扇形连接板,第二扇形连接板的一端与连接杆垂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吸管、喷管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第二扇形连接板与第一扇形连接板贴合滑动连接。

8、优选的,按摩杆上套设有橡胶套,橡胶套与按摩杆固定连接。

9、优选的,储液罐的顶部中心穿设有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储液罐的内部连通,另一端延伸出储液罐套装固定有罐盖,储液罐位于第一连接管的两侧穿设有两个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储液罐的内部连通,其中一个第二连接管延伸至储液罐的内侧底部,管道远离锥形盆体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螺纹密封连接,储液罐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条。

10、优选的,箱体的一侧设有箱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术后护理坐熏设备,通过箱体内部的锥形盆体、储液罐以及喷管、吸管配合使用,利用循环输送机构使得药液蒸汽在锥形盆体上的喷管、吸管之间流动,能够实现药液蒸汽在流动状态下对患者的臀部、肛肠口进行治疗,避免冷凝后的药液蒸汽与加热的药液蒸汽接触,导致部分药液蒸汽无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提高坐熏药液蒸汽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本发明的坐熏设备治疗效果好,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技术特征:

1.一种术后护理坐熏设备,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护理坐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输送机构包括开设在锥形盆体(2)靠近喷管(4)一侧内壁中的导入仓(21),导入仓(21)的内部设有第一泵体(22),喷管(4)远离吸管(5)的一端穿过锥形盆体(2)与导入仓(21)连通,管道的一端与导入仓(21)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储液罐(3)连通,锥形盆体(2)靠近吸管(5)的一侧内壁中开设有导出仓(23),导出仓(23)的内部设有第二泵体(24),吸管(5)远离喷管(4)的一端穿过锥形盆体(2)与导出仓(23)连通,管道的一端与导出仓(23)的底部连通,另一端与储液罐(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护理坐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盆体(2)内壁上的吸管(5)与喷管(4)一一对应设置,吸管(5)与喷管(4)之间分别设有按摩杆(31),按摩杆(31)的两端分别与吸管(5)、喷管(4)转动连接,箱体(1)上设有驱动机构,用于实现驱动按摩杆(31)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术后护理坐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穿设在箱体(1)内侧顶部靠近吸管(5)一侧的转轴(41),转轴(41)与按摩杆(31)相互垂直,转轴(41)的一端与箱体(1)的内壁转动连接,箱体(1)内壁位于转轴(41)的另一端固设有电机(42),电机(42)的输出轴与转轴(41)固定连接,按摩杆(31)的两端对称设有两个连接杆(43)且与其同轴,连接杆(43)的一端与按摩杆(31)垂直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吸管(5)、喷管(4)的内部且与其转动连接,靠近吸管(5)一侧的连接杆(43)穿过锥形盆体(2)伸入箱体(1)的内部套装固定有蜗轮(44),转轴(41)上分别套装固定有蜗杆套(45),蜗杆套(45)与蜗轮(44)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术后护理坐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3)位于吸管(5)、喷管(4)的内部套设有支撑环(51),支撑环(51)与连接杆(43)转动连接,支撑环(51)的外侧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扇形连接板(52),按摩杆(31)两端的第一扇形连接板(52)呈中心对称设置,第一扇形连接板(52)的一端与支撑环(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吸管(5)、喷管(4)的内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术后护理坐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43)与支撑环(51)转动密封连接,连接杆(43)伸出支撑环(51)位于两个第一扇形连接板(52)之间对称设有两个第二扇形连接板(61),第二扇形连接板(61)的一端与连接杆(43)垂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吸管(5)、喷管(4)的内壁滑动密封连接,第二扇形连接板(61)与第一扇形连接板(52)贴合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术后护理坐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杆(31)上套设有橡胶套,橡胶套与按摩杆(3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护理坐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3)的顶部中心穿设有第一连接管(81),第一连接管(81)的一端与储液罐(3)的内部连通,另一端延伸出储液罐(3)套装固定有罐盖(82),储液罐(3)位于第一连接管(81)的两侧穿设有两个第二连接管(83),第二连接管(83)的一端与储液罐(3)的内部连通,其中一个第二连接管(83)延伸至储液罐(3)的内侧底部,管道远离锥形盆体(2)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管(83)的另一端螺纹密封连接,储液罐(3)的内部设置有电加热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护理坐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有箱门(91)。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术后护理坐熏设备,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箱体,锥形盆体水平嵌设在箱体的顶部,储液罐设置在箱体的内部,多个喷管分别水平设置在锥形盆体的两侧内壁上且相互平行,多个吸管分别水平设置在锥形盆体与喷管正对的内壁上,循环输送机构设置在箱体上,用于实现驱动药液蒸汽在储液罐与锥形盆体之间循环流动;本发明通过箱体内部的锥形盆体、储液罐以及喷管、吸管配合使用,利用循环输送机构使得药液蒸汽在锥形盆体上的喷管、吸管之间流动,能够实现药液蒸汽在流动状态下对患者的臀部、肛肠口进行治疗,避免冷凝后的药液蒸汽与加热的药液蒸汽接触,导致部分药液蒸汽无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提高坐熏药液蒸汽对患者的治疗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阳市中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