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泌物采样拭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40221发布日期:2023-09-23 17:0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泌物采样拭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分泌物采样拭子。


背景技术:

1、妇科是医疗机构的一个诊疗科目,妇科是妇产科的一个分支专业,是以诊疗女性妇科病为诊疗的专业科室,为了保证女性健康,需要对女性进行专业的妇科检查,例如宫颈癌的筛查等,妇科检查的过程中,通常会用装有采样拭子的取样器伸入到对女性的阴道内,并对内部的分泌物进行采样化验。

2、例如申请号:cn201910952767.7中涉及一种妇科分泌物分析仪用采样拭子及采集套装,所述装置包括采样拭子、细胞保存试管、垫块;用于采集试样的采样拭子包括植绒层、拭子头、拭子杆、环形凹槽、手持端;所述拭子头连接拭子杆,拭子杆与手持端通过环形凹槽连接;所述细胞保存试管与垫块通过挂钩相连,拭子头为椭圆形结构且被植绒层覆盖,手持端表面为环形凸起防滑结构,垫块为环形结构与细胞保存试管内壁贴合。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制造过程简单,提高了采样的效率,可推广使用。

3、然而,就目前现有的分泌物采样拭子而言,其取下采样头的结构不完善,由于采样头和采样杆为一体式结构,在采样结束后,医护人员需要反复晃动采样杆,才能将采样头从采样杆上掰断,长此以往,会导致医护人员的手腕出现酸痛的症状,且现有的分泌物采样拭子安插在外壳中,在取样完成后,外壳会受到污染,无法进行二次利用,这就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泌物采样拭子,其具有活动安装的底部件,在取样完成后,通过按压活动板,可使装有取样件的底部件自动从主体上进行脱离,这样代替传统的方式将取样头从装置上取样,能够有效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泌物采样拭子的目的与功效,具体包括: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有主体、卡合槽和隔离片,所述主体上端为圆形板状结构,且主体上端面开设有螺孔;所述卡合槽共设有四组,且卡合槽呈环形设在主体外沿侧底端;所述隔离片套接在主体外沿侧底端;所述安装机构上设有取样组件,取样组件的底部件设在主体的底部,且底部件内的内槽与主体底部相插接,并且底部件内的顶杆插接在主体内的底槽中,顶杆顶部与底槽内的推板相接触,底部件内的固定槽与主体内的侧槽相连通,且底部件上的外接杆卡合在主体外部的卡合槽中,并且外接杆下端与隔离片相邻;所述安装机构上设有触发组件,触发组件的顶部件设在主体的上端,且顶部件内安装槽的底部与主体内连接槽的顶部相连通,顶部件内活动板的底部插接在连接槽中,活动板外侧的卡持块贯穿侧槽插接在固定槽中。

3、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底槽和推板;所述底槽开设在主体内部下端;所述推板通过弹性件滑动安装在底槽内部。

4、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连接槽和侧槽;所述连接槽开设在主体上端内侧;所述侧槽共设有两组,且侧槽对称开设在连接槽上方的两侧位置。

5、进一步的,所述取样组件包括:底部件和取样件;所述底部件底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取样件上端设有螺杆,且取样件通过螺杆安装在底部件的底部。

6、进一步的,所述取样组件包括:内槽和顶杆;所述内槽开设在底部件内侧上端;所述顶杆设在内槽内部的中间位置。

7、进一步的,所述取样组件包括:固定槽和外接杆;所述固定槽共设有两组,且固定槽对称开设在内槽上方两侧的位置;所述外接杆共设有四组,且外接杆呈环形设在底部件的顶部。

8、进一步的,所述触发组件包括:顶部件和安装槽;所述顶部件底部为圆形板状结构;所述安装槽开设在主体的内端,且安装槽贯穿顶部件的两侧和底部。

9、进一步的,所述触发组件包括:活动板和卡持块;所述活动板共设有两组,且活动板对称滑动安装在安装槽中,并且活动板两侧和底部分别从安装槽中伸出,两组活动板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卡持块设在活动板底部的外侧位置。

10、有益效果

11、本发明中,设置了底部件和触发组件,将主体底部插接到底部件上端的内槽中,使内槽中的顶杆插接到主体下端的底槽中,并使顶杆与底槽中的推板相接触,将取样件通过螺杆安装到底部件的下端,在主体的两侧开设侧槽,将底部件两端的固定槽与侧槽相连通,在主体的上端设置顶部件,将两组活动板通过弹性件滑动安装到顶部件内的安装槽中,在活动板外侧底部设置楔形卡持块,并使卡持块贯穿侧槽插接到固定槽中,取样完成后,将底部件下端伸入到试剂管中,通过向内侧按压活动板,使活动板上的卡持块从固定槽中回缩到侧槽中,此时,卡持块失去对底部件的限位,推板通过推动顶杆将底部件从主体脱离,通过这样设置,可代替传统方式将采样头轻松且快速的取下。

12、本发明中,设置了安装机构和底部组件,在主体外沿的底部呈环形开设四组卡合槽,在底部件上端呈环形设置四组矩形外接杆,将底部件套接到主体的底部,使底部件上端的外接杆插接到卡合槽中,在主体外沿处的底部粘贴一组隔离片,使外接杆处在隔离片的上端,进行取样时,将底部件插入到患者的下体,并使隔离片顶到患者的外阴处,脱离时,底部件从主体下端弹出,底部件向下移动的同时,外接杆带动隔离片从主体上进行脱离,通过这样设置,可在本装置使用完后,装置上与患者产生接触的地方均进行脱离更换,使得主体依旧保持洁净,并使主体能够进行二次利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分泌物采样拭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机构(1);所述安装机构(1)包括有主体(101)、卡合槽(1011)和隔离片(1012),所述主体(101)上端为圆形板状结构,且主体(101)上端面开设有螺孔;所述卡合槽(1011)共设有四组,且卡合槽(1011)呈环形设在主体(101)外沿侧底端;所述隔离片(1012)套接在主体(101)外沿侧底端;所述安装机构(1)上设有取样组件(2),取样组件(2)的底部件(201)设在主体(101)的底部,且底部件(201)内的内槽(202)与主体(101)底部相插接,并且底部件(201)内的顶杆(2021)插接在主体(101)内的底槽(102)中,顶杆(2021)顶部与底槽(102)内的推板(1021)相接触,底部件(201)内的固定槽(203)与主体(101)内的侧槽(1031)相连通,且底部件(201)上的外接杆(204)卡合在主体(101)外部的卡合槽(1011)中,并且外接杆(204)下端与隔离片(1012)相邻;所述安装机构(1)上设有触发组件(3),触发组件(3)的顶部件(301)设在主体(101)的上端,且顶部件(301)内安装槽(3011)的底部与主体(101)内连接槽(103)的顶部相连通,顶部件(301)内活动板(302)的底部插接在连接槽(103)中,活动板(302)外侧的卡持块(3021)贯穿侧槽(1031)插接在固定槽(203)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泌物采样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1)包括:底槽(102)和推板(1021);所述底槽(102)开设在主体(101)内部下端;所述推板(1021)通过弹性件滑动安装在底槽(102)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泌物采样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1)包括:连接槽(103)和侧槽(1031);所述连接槽(103)开设在主体(101)上端内侧;所述侧槽(1031)共设有两组,且侧槽(1031)对称开设在连接槽(103)上方的两侧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泌物采样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组件(2)包括:底部件(201)和取样件(2011);所述底部件(201)底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取样件(2011)上端设有螺杆,且取样件(2011)通过螺杆安装在底部件(201)的底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泌物采样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组件(2)包括:内槽(202)和顶杆(2021);所述内槽(202)开设在底部件(201)内侧上端;所述顶杆(2021)设在内槽(202)内部的中间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分泌物采样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组件(2)包括:固定槽(203)和外接杆(204);所述固定槽(203)共设有两组,且固定槽(203)对称开设在内槽(202)上方两侧的位置;所述外接杆(204)共设有四组,且外接杆(204)呈环形设在底部件(201)的顶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泌物采样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件(3)包括:顶部件(301)和安装槽(3011);所述顶部件(301)底部为圆形板状结构;所述安装槽(3011)开设在主体(101)的内端,且安装槽(3011)贯穿顶部件(301)的两侧和底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分泌物采样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组件(3)包括:活动板(302)和卡持块(3021);所述活动板(302)共设有两组,且活动板(302)对称滑动安装在安装槽(3011)中,并且活动板(302)两侧和底部分别从安装槽(3011)中伸出,两组活动板(302)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卡持块(3021)设在活动板(302)底部的外侧位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泌物采样拭子,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有主体、卡合槽和隔离片,所述主体上端为圆形板状结构,且主体上端面开设有螺孔,取样完成后,将底部件下端伸入到试剂管中,通过向内侧按压活动板,使活动板上的卡持块从固定槽中回缩到侧槽中,此时,卡持块失去对底部件的限位,推板通过推动顶杆将底部件从主体脱离,通过这样设置,可代替传统方式将采样头轻松且快速的取下,解决了分泌物采样拭子而言,其取下采样头的结构不完善,由于采样头和采样杆为一体式结构,在采样结束后,医护人员需要反复晃动采样杆,才能将采样头从采样杆上掰断,长此以往,会导致医护人员的手腕出现酸痛的症状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聂春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市妇产科医院、重庆市遗传与生殖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