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自汗、盗汗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12970发布日期:2024-04-18 17:27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自汗、盗汗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中药,具体地,涉及一种治疗自汗、盗汗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1、自汗一般是白天出汗,同时还伴随有气短乏力和精神疲惫等症状。盗汗指入睡后出汗异常,睡醒后出汗自然停止的一种病症。

2、西医认为自汗、盗汗多是机体神经功能紊乱引发,临床上发现更年期综合征妇女较为多见,故被西医归于“更年期综合征”;中医认为其主要病机是阴虚内热、迫液外泻所致,常见于大病体虚或手术之后或更年期妇女。部分患者因长期嗜食辛辣肥甘厚味、饮酒成癖等导致湿热内蕴中焦,脾胃、肝胆功能失常,湿热郁蒸,逼津外泄亦可致自汗、盗汗。该病西医治疗无特效药,多以运用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药物为主,疗效极其不理想。中医治疗时应以滋阴降火为主,同时兼顾清热燥湿、益气健脾兼以固涩敛汗,方能取效。

3、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配方,在于治疗自汗盗汗、骨蒸潮热等,起到敛阴止汗,益气补血滋阴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自汗、盗汗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通过黄芪、白芍、当归、五味子、煅龙骨、煅牡蛎、女贞子、麻黄根、浮小麦、生地黄、玄参、太子参、牡丹皮、知母和甘草对人体的调节作用,实现敛阴止汗,益气补血滋阴。

2、本发明针对治疗人体自汗盗汗,提供一种治疗自汗、盗汗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3、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4、一种治疗自汗、盗汗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黄芪10-30份、白芍10-30份、当归5-30份、五味子5-20份、煅龙骨15-40份、煅牡蛎10-20份、女贞子5-30份、麻黄根15-30份、浮小麦10-30份、生地黄5-30份、玄参5-30份、太子参5-30份、牡丹皮5-30份、知母5-20份和甘草5-10份。

5、进一步地,一种治疗自汗、盗汗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黄芪5-25份、白芍5-25份、当归5-20份、五味子5-10份、煅龙骨15-35份、煅牡蛎12-28份、女贞子5-20份、麻黄根10-30份、浮小麦10-30份、生地黄5-20份、玄参5-20份、太子参5-30份、牡丹皮5-20份、知母5-20份和甘草5-8份。

6、进一步地,一种治疗自汗、盗汗的中药复方组合物,黄芪12-25份、白芍12-25份、当归8-30份、五味子8-15份、煅龙骨25-32份、煅牡蛎15-30份、女贞子8-20份、麻黄根12-25份、浮小麦12-25份、生地黄8-20份、玄参8-30份、太子参8-20份、牡丹皮8-10份、知母8-12份和甘草5-12份。

7、一种治疗自汗、盗汗的中药复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s1、取配方质量份原料,得到混合中药饮片;

9、s2、向混合饮片中加入浓度为80%的乙醇溶液,60℃回流提取150mi n;提取完成后,冷却至35℃,过滤除去滤渣,滤液中加入活性炭,55-60℃混合60-80mi n,过滤除去活性炭,得滤液;

10、s3、将滤液在0.08mpa,40-45℃条件下进行减压浓缩,得到中药提取物浸膏;将中药提取物浸膏与1,3-丁二醇混合,充分搅拌溶解后过滤,得到组方提取物,将组方提取物使用常规技术手段制成口服液、片剂和胶囊。

11、进一步地,步骤s1中,经粉碎机粉碎至粒度20-30目。

12、进一步地,步骤s2中,混合饮片、乙醇溶液和活性炭的质量比为1:10-20:0.008-0.01。

13、进一步地,步骤s3中,中药提取物浸膏与1,3-丁二醇的质量比为1:40-50。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5、(1)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所使用的中药的功效如下:

16、黄芪:味甘,性微温,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宫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17、白芍:甘、辛,温,养血调经、柔肝止痛,敛阴止汗、平抑肝阳;

18、当归:甘、辛、温,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

19、五味子:味酸、甘,性温,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20、煅龙骨:味涩、甘,性平,镇心安神,平肝潜阳,固涩,收敛;

21、煅牡蛎:味苦、回甜、辣舌,收敛固涩,制酸止痛;

22、女贞子:性平,味甘、苦,滋阴益寿、补益肝肾、清热明目、乌须黑发;

23、麻黄根:味甘、涩,性平,固表止汗;

24、浮小麦:味甘,性凉,除虚热,止汗;

25、生地黄:味甘、苦,性寒,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26、玄参:甘、苦、咸,微寒,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

27、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平,益气健脾,生津润肺;

28、牡丹皮:苦、辛,微寒,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29、知母:苦,寒,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30、甘草:味甘,性平,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31、(2)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各中药材安全无毒,制备过程中能够极大的保留中药材的活性成分,进而更好的起到敛阴止汗,益气补血滋阴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治疗自汗、盗汗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黄芪10-30份、白芍10-30份、当归5-30份、五味子5-20份、煅龙骨15-40份、煅牡蛎10-20份、女贞子5-30份、麻黄根15-30份、浮小麦10-30份、生地黄5-30份、玄参5-30份、太子参5-30份、牡丹皮5-30份、知母5-20份和甘草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自汗、盗汗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黄芪5-25份、白芍5-25份、当归5-20份、五味子5-10份、煅龙骨15-35份、煅牡蛎12-28份、女贞子5-20份、麻黄根10-30份、浮小麦10-30份、生地黄5-20份、玄参5-20份、太子参5-30份、牡丹皮5-20份、知母5-20份和甘草5-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自汗、盗汗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黄芪12-25份、白芍12-25份、当归8-30份、五味子8-15份、煅龙骨25-32份、煅牡蛎15-30份、女贞子8-20份、麻黄根12-25份、浮小麦12-25份、生地黄8-20份、玄参8-30份、太子参8-20份、牡丹皮8-10份、知母8-12份和甘草5-12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益气止汗的中药配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自汗、盗汗的中药复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经粉碎机粉碎至粒度20-30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自汗、盗汗的中药复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混合粉末、乙醇溶液和活性炭的质量比为1:10-20:0.008-0.0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自汗、盗汗的中药复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中药提取物浸膏与1,3-丁二醇的质量比为1:40-5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自汗、盗汗的中药复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包括以下质量份原料:黄芪、白芍、当归、五味子、煅龙骨、煅牡蛎、女贞子、麻黄根、浮小麦、生地黄、玄参、太子参、牡丹皮、知母和甘草。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复方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为临床治疗自汗、盗汗这一难治性疾病提供有效的治疗药物,制备方法简单、快速、高效,能够极大的保留中药材的活性成分,进而更好的起到敛阴止汗,益气补血滋阴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葛飞,康安,刘丽娜,严晶,李万红,程峰,刘江云,朱时林,季瑜,田祖成,代海峰,李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葛飞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