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强度测量仪

文档序号:35461280发布日期:2023-09-15 23:36阅读:63来源:国知局
骨强度测量仪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制造,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骨强度测量仪。


背景技术:

1、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这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迅速上升。骨强度是制定骨质疏松性骨折手术方案和选择治疗策略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准确获取患者的骨强度有重要意义。

2、相关技术中的获取骨强度的方法,有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和定量超声法,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通过测定骨矿物质密度间接反映骨强度水平,但仅能解释60%-80%的骨强度变化,并且使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测量骨密度还受到骨骼大小、骨赘新骨形成、小关节退化和主动脉钙化的影响,可能会给出假阴性的结果,而定量超声法是利用声波穿过密度更大、更有弹性的骨骼时传播速度会比穿过较弱骨骼时的声波频率更高并且会损失更多的振幅的原理,通过声波穿过骨骼的传播速度反应骨骼微结构、骨几何形状与骨强度的关系。但定量超声主要以桡骨和跟骨为目标,其反应脊柱或髋部骨强度的变化的准确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骨强度测量仪,该骨强度测量仪具有测量准确、操作方便等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骨强度测量仪,所述骨强度测量仪包括:手柄;器械接头,所述器械接头与所述手柄的一端相连,所述器械接头适于连接骨科手术器械;受力检测装置,所述受力检测装置设在所述手柄内且用于检测所述器械接头受到的力和力矩中的至少一个;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设在所述手柄内且与所述受力检测装置电连接。

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骨强度测量仪,具有测量准确、操作方便等优点。

4、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骨强度测量仪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受力检测装置至少用于检测所述器械接头的轴向受力。

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器械接头可单向转动地设在所述手柄上。

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器械接头通过棘轮机构可单向转动地设在所述手柄上。

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受力检测装置至少用于检测所述器械接头受到的转动力矩。

9、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受力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和信号转换装置,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器械接头受到的力和力矩中的至少一个并产生模拟信号,所述信号转换装置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且用于将所述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骨强度测量仪还包括无线通讯装置,所述无线通讯装置分别与所述供电装置和所述受力检测装置电连接。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供电装置为电池。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骨强度测量仪还包括传力轴,所述传力轴设在所述手柄内且分别与所述器械接头和所述受力检测装置相连。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手柄的外表面设有防滑层。

14、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骨强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强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检测装置至少用于检测所述器械接头的轴向受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强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器械接头可单向转动地设在所述手柄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强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器械接头通过棘轮机构可单向转动地设在所述手柄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强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检测装置至少用于检测所述器械接头受到的转动力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强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检测装置包括传感器和信号转换装置,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器械接头受到的力和力矩中的至少一个并产生模拟信号,所述信号转换装置与所述传感器电连接且用于将所述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强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通讯装置,所述无线通讯装置分别与所述供电装置和所述受力检测装置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强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为电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强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力轴,所述传力轴设在所述手柄内且分别与所述器械接头和所述受力检测装置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强度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的外表面设有防滑层。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强度测量仪,所述骨强度测量仪包括:手柄;器械接头,所述器械接头与所述手柄的一端相连,所述器械接头适于连接骨科手术器械;受力检测装置,所述受力检测装置设在所述手柄内且用于检测所述器械接头受到的力和力矩中的至少一个;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设在所述手柄内且与所述受力检测装置电连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骨强度测量仪具有测量准确、操作方便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赵宇,刘梁,柏秋实,曹耕毓,施勇旺,董平,王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