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合装置

文档序号:34249597发布日期:2023-05-25 02:14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缝合装置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的要求也随之提升。由于传统手术创伤大,愈合慢,易感染的问题,关节内窥镜手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被广泛使用于运动系统的疾病的治疗。

2、由于足踝部运动时需要承受全身的重量,在各种运动中作为支撑和发力部位,故足踝部位肌腱或韧带损伤是运动引起的常见损伤之一,目前对于新鲜肌腱或韧带损伤的治疗方式仍以常规开放手术直接缝合为主,但由于足踝部肌腱或韧带处局部组织血运相对较差、皮肤组织薄弱、传统手术切口偏长、石膏固定时间长等因素的影响,术后可能出现患部疼痛,结缔组织影响皮肤伸展性能、皮肤感染、坏死,跖屈无力甚至再撕裂等并发症,导致疗效不甚满意。但由于镜下操作空间有限,足踝部肌腱或韧带在有限空间内完成复位以及缝合难度很大。

3、现有的内窥镜缝合器主要以腹腔肠道吻合器,肩/膝等大关节组织缝合器为主,足踝关节的韧带肌腱结构相对于上述部位来说结构比较细微,操作空间小,而现有技术中,针对关节韧带缝合过程是缝合与打结是分开用不同的装置分别进行操作的,所需操作空间需求大,装置结构复杂且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缝合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缝合与打结需用不同装置分别操作导致装置结构复杂且占空间的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缝合装置,包括手持柄单元、主体单元、夹持锁定单元和穿刺针单元;所述手持柄单元和主体单元转动连接,所述穿刺针单元的一端与所述主体单元连接,且所述穿刺针单元滑动设置于手持柄单元内,当所述主体单元相对所述手持柄单元转动时,所述穿刺针单元能够相对于手持柄单元穿出和收回,实现缝合和打结操作。

4、进一步地,还包括扳机单元,所述扳机单元用于调节所述夹持单元的开合,所述锁定单元用于锁定所述扳机单元。

5、进一步地,还包括夹持单元,所述夹持单元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上。

6、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单元包括推杆组件、固定夹钳组件和旋转夹钳组件。

7、进一步地,所述推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扳机单元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旋转夹钳组件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夹钳组件的末端与所述固定夹钳组件铰接。

8、进一步地,所述扳机单元包括扳机本体和锁定棘齿。

9、进一步地,所述扳机本体的上端与所述推杆组件固连,所述锁定棘齿设置于所述扳机本体的后侧,所述锁定棘齿的棘齿面朝上。

10、进一步地,所述夹持锁定单元包括锁定钩、弹性片和固定销。

11、进一步地,所述锁定钩的中部通过转轴贯穿转接于所述主体单元上,所述锁定钩的第一端设置有锁钩,所述锁钩的方向朝下,所述锁钩能够与锁定棘齿卡合锁定。

12、进一步地,所述锁定钩的第二端与所述弹性片的一端固连,所述弹性片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固定销固定在所述主体单元上。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14、(1)本发明缝合器的主体单元的推动柄包括平直段、手持段和旋转段,主体单元的推动柄的旋转段与手持柄单元的铰接端铰接;穿刺针单元贯穿滑动设置于推动柄的平直段和长管内,穿刺针单元的第一端与手持柄单元固连,第二端能够穿出夹持单元进行缝合操作;手持柄单元与推动柄之间设有回弹弹簧,用于穿刺针单元第二端的回弹复位进行打结操作。该发明通过推动柄和手持柄单元之间的压合和回弹,使得穿刺针单元在夹持单元穿出和收回,从而完成缝合和打结操作,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缝合和打结能够相继完成,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装置不占用空间。

15、(2)本发明为了使夹持单元的固定夹钳组件和旋转夹钳组件在夹持筋膜时实现相对固定,缝合器还包括夹持锁定单元,夹持锁定单元设置于推动柄的手持段上,扳机单元的锁定棘齿与夹持锁定单元的锁定钩的配合实现对夹持单元的夹持固定。

16、(3)本发明的锁定棘齿为多级锁定棘齿,锁定棘齿从远离夹持单元的一端到另一端,其棘齿密度逐渐增加,使得锁定棘齿与锁定钩的锁定的过程中,其锁定距离逐渐减小,使前期锁定能够更快速后期锁定更精确。

17、(4)本发明为了对推动柄和手持柄单元之间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制,将推动柄的旋转段设置有限位孔,手持柄本体的铰接端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能够在限位孔的限制下内往复滑动,而从对穿刺针单元的推进距离进行固定,从而保证穿刺针单元每次的推进距离相同。

18、(5)本发明的夹钳组件包括避让部,用于对缝合线和穿刺针单元的穿过进行避让,避免穿过部的空间不够导致卡针,相当于大幅增加了穿刺针单元以及缝合线的操作空间,使得操作人员操作更便捷。

19、本发明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柄单元(2)、主体单元(3)、夹持锁定单元(5)和穿刺针单元(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扳机单元(4),所述扳机单元(4)用于调节所述夹持单元(1)的开合,所述锁定单元(5)用于锁定所述扳机单元(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单元(1),所述夹持单元(1)设置于所述主体单元(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单元(1)包括推杆组件(11)、固定夹钳组件(12)和旋转夹钳组件(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组件(11)的一端与所述扳机单元(4)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旋转夹钳组件(13)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夹钳组件(13)的末端与所述固定夹钳组件(12)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机单元(4)包括扳机本体(41)和锁定棘齿(4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机本体(41)的上端与所述推杆组件(11)固连,所述锁定棘齿(42)设置于所述扳机本体(41)的后侧,所述锁定棘齿(42)的棘齿面朝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锁定单元(5)包括锁定钩(51)、弹性片(52)和固定销(5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钩(51)的中部通过转轴贯穿转接于所述主体单元(3)上,所述锁定钩(51)的第一端设置有锁钩,所述锁钩的方向朝下,所述锁钩能够与锁定棘齿(42)卡合锁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钩(51)的第二端与所述弹性片(52)的一端固连,所述弹性片(5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固定销(53)固定在所述主体单元(3)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缝合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中缝合与打结需用不同装置分别操作导致装置结构复杂且占空间的问题。一种缝合器包括夹持单元、手持柄单元、推动柄和穿刺针单元,推动柄包括平直段、手持段和旋转段,旋转段与手持柄单元铰接端铰接,平直段的一端设有长管和夹持单元;穿刺针单元贯穿滑动设置于平直段内,穿刺针单元一端与手持柄单元的推动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能够穿出夹持单元进行缝合;手持柄单元与推动柄间设有回弹弹簧用于穿刺针单元的回弹复位进行打结。本发明通过推动柄和手持柄单元间的压合和回弹,使穿刺针单元穿出和收回,相继完成缝合和打结,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占用空间小。

技术研发人员:焦晨,皮彦斌,江东,胡跃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