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合器下盖结构及氧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75546发布日期:2023-06-07 22:21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氧合器下盖结构及氧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血液体外膜肺氧合,特别是涉及一种氧合器下盖结构及氧合器。


背景技术:

1、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将体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代替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供血。氧合器是ecmo系统中重要的部件,氧合器提供体外血液温度的保持、血液氧合功能的执行,主要有三个循环通路在氧合器中执行:血路,血液经过特定通道进入氧合器内部,被氧合器变温膜区域加温使之维护恒定的血液温度;气路,氧气通过氧合区域的氧合膜丝渗透进入到血液中,同时静脉血中的二氧化碳渗入氧合膜丝从血液中释放出来;水路,带有恒定温度的液体经变温膜丝提供热能给血液,保持血液在体外循环管路中的温度。

2、现有的氧合器气路设置不利于提高氧合效率的,所以在血路水路不变的情况下,如何提升气路的氧合效率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或者缓解全部或者部分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氧合器下盖结构及氧合器有利于血液和气体的排出。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氧合器下盖结构,包括:下盖本体、进液管、排气管和排气口;

3、所述下盖本体上设置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中设置有第一隔离环、第二隔离环和多个筋结构;

4、所述第二隔离环间隔设置在第一隔离环外围,多个所述筋结构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离环外围;

5、所述进液管从外到内依次贯穿所述下盖本体的侧壁和第二隔离环,所述进液管与所述第一隔离环和第二隔离环之间的通道连通,所述进液管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离环上,所述排气管一端设置在所述下盖本体的侧壁上,所述排气管与所述下盖本体的侧壁和第二隔离环之间的通道连通;

6、所述进液管与所述排气管相互平行设置且设置在同侧,所述排气口设置在进液管和排气管的中间区域。

7、作为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排气口所在的下盖本体的直径分别与进液管和排气管垂直设置。

8、作为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排气口所在的直线与所述进液管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排气口所在的直线与所述排气管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排气口所在的直线与所述进液管和排气管相互平行设置。

9、作为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多个所述筋结构均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中,多个所述筋结构的高度相同,且多个所述筋结构均低于所述下盖本体的侧壁高度和第二隔离环高度。

10、作为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相邻两个所述筋结构首尾不相互连接且间隔设置。

11、作为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每个所述筋结构一端与所述下盖本体的侧壁连接,每个所述筋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下盖本体的侧壁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12、作为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进液管两侧对称分布有一筋结构。

13、作为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所述排气管的入气口与其相邻的筋结构的另一端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14、作为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进液管沿所述下盖本体的径向设置,所述进液管与所述排气管设置在下盖本体所在的水平面上。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氧合器下盖结构,包括:下盖本体、进液管、排气管和排气口;所述下盖本体上设置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中设置有第一隔离环、第二隔离环和多个筋结构;所述第二隔离环间隔设置在第一隔离环外围,多个所述筋结构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离环外围;所述进液管从外到内依次贯穿所述下盖本体的侧壁和第二隔离环,所述进液管的入液口与所述第一隔离环和第二隔离环之间的通道连通,所述进液管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离环上,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下盖本体的侧壁上,所述排气管的入气口与所述下盖本体的侧壁和第二隔离环之间的通道连通;所述进液管与所述排气管相互平行设置且设置在同侧,所述排气口设置在进液管和排气管的中间区域。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盖结构,有利于血液氧合后二氧化碳排出,有利于提高氧合器的氧合效率。

16、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氧合器,包括上盖结构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氧合器下盖结构,所述上盖结构包括上盖盖体、进血管、排液管和进气管;

17、所述上盖盖体上设置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中设置有第三隔离环和第四隔离环;所述进血管从外到内依次贯穿所述第三隔离环和第四隔离环,所述进血管与所述第四隔离环围成的空间连通;

18、所述排液管与所述第三隔离环和第四隔离环之间的通道连通,所述进气管与所述上盖盖体的侧壁和第三隔离环之间的通道连通;

19、所述排液管与所述进液管相互平行且处于同一方向,所述进气管与所述排气管相互平行且处于同一方向;

20、所述进血管分别与排液管和进气管垂直设置,所述排液管和进气管相互平行设置且处于同侧,所述进血管、排液管和进气管设置在上盖本体所在的水平面上。

21、作为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所所述排液管设置在所述进血管和进气管之间。

22、与现有技术相比,第二方面提供的设备的有益效果与第一方面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氧合器下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盖本体、进液管、排气管和排气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合器下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所在的下盖本体的直径分别与进液管和排气管垂直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合器下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所在的直线与所述进液管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排气口所在的直线与所述排气管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排气口所在的直线与所述进液管和排气管相互平行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合器下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筋结构均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中,多个所述筋结构的高度相同,且多个所述筋结构均低于所述下盖本体的侧壁高度和第二隔离环高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合器下盖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筋结构首尾不相互连接且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合器下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筋结构一端与所述下盖本体的侧壁连接,每个所述筋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下盖本体的侧壁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合器下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两侧对称分布有一筋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合器下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的入气口与其相邻的筋结构的另一端之间具有预设距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合器下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沿所述下盖本体的径向设置,所述进液管与所述排气管设置在下盖本体所在的水平面上。

10.一种氧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结构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氧合器下盖结构,所述上盖结构包括上盖盖体、进血管、排液管和进气管;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氧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设置在所述进血管和进气管之间。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氧合器下盖结构及氧合器,所述下盖结构包括下盖本体、进液管、排气管和排气口;所述下盖本体上设置有一腔室,所述腔室中设置有第一隔离环,第二隔离环和多个筋结构;所述第二隔离环间隔设置在第一隔离环外围,多个所述筋结构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离环外围;所述进液管从外到内依次贯穿所述下盖本体的侧壁和第二隔离环,所述进液管与所述第一隔离环和第二隔离环之间的通道连通,所述进液管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隔离环上,所述排气管设置在所述下盖本体的侧壁上,所述排气管与所述下盖本体的侧壁和第二隔离环之间的通道连通;所述进液管与所述排气管相互平行设置且设置在同侧,所述排气口设置在进液管和排气管的中间区域,通过本申请有利于提高氧合器的氧合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轶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汉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