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引流安全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1529发布日期:2023-05-17 19:47阅读:43来源:国知局
液体引流安全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体引流安全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1、临床上在一些手术引流中,如脑脊液引流,需要将引流管插入一段到脑腔中以便插入端插到对应的器官内进行引流,引流管另一端在体外接上引流袋。由于位于身体之外的引流管和引流袋(或引流瓶)之间整条管路都是不易分离的,患者置管后,在运动过程中容易拉扯引流管路导致引流管发生扯动,从而对患者脑组织造成伤害,不利于病人恢复。现有的做法都是尽可能将引流管固定在身体外侧,降低扯动直接传导到体内的引流管部分,虽然一定程度改善了扯脱的风险,但是当外扯的力量较大时,依然不可避免插入端被拔出体外,意外拔管事件在临床时有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传统的引流管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引流管路的安全型液体引流安全连接装置,以解决传统的引流管路所存在的至少一部分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方式采用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是:

3、一种液体引流安全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接头管,内部贯通,一端用于连接第一引流管;第二接头管,内部贯通,一端用于连接第二引流管,另一端和所述第一接头管的另一端可适配组合连接;止流件,至少装配于所述第一接头管、第二接头管中至少一个的内部,用于封闭所述第一接头管、第二接头管中的至少一个;导通管件,两端可分别适配装配于所述第一接头管和第二接头管内部,可断开或衔接所述第一接头管和第二接头管;所述导通管件在衔接所述第一接头管和第二接头管时贯穿所述止流件以将所述第一接头管和第二接头管连通,所述止流件在被贯穿时密封连接所述导通管件;在有外力拉扯时所述导通管件可从所述止流件中抽出,所述止流件重新封闭,使所述第一接头管和第二接头管断开连接。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头管,设有相对且相通的第一导流道和第一装配腔;所述第二接头管,设有相对且相通的第二导流道和第二装配腔;所述导通管件,内设有第三导流道以及设于所述第三导流道的其中一端的第一导通口和设于所述第三导流道的另外一端的第二导通口;所述导通管件靠近所述第一导通口的末端被设为第一装配端,所述第一装配端可活动的连接装配于所述第一装配腔内,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导流道;所述导通管件靠近所述第二导通口的末端被设为第二装配端;所述第二装配端可活动的连接装配于所述第二装配腔内,用于连通所述第二导流道。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合结构是环形凹槽,所述第二卡合结构是环形凸起;或者,所述第一卡合结构是环形凸起,所述第二卡合结构是环形凹槽。所述止流件包括第一止流件和第二止流件;所述第一止流件设于所述第一导流道和所述第一装配腔之间,所述第二止流件设于所述第二导流道和所述第二装配腔之间;所述第一止流件和所述第二止流件均开设有用于所述导通管件穿过的导通缝隙;所述导通缝隙在所述导通管件穿过时密封连接所述导通管件,在所述导通管件抽出时重新闭合封闭。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通管件的第一装配端与所述第一接头管的第一装配腔活动连接的连接力,小于所述导通管件的第二装配端与所述第二接头管的第二装配腔活动连接的连接力。

7、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装配腔的第一限位凸起和设于所述第一装配端的第二限位凸起;所述导通管件具有在引流时,所述第一导通口穿设于所述第一止流件,所述第二导通口穿设于所述第二止流件,使所述第三导流道连通所述第一导流道和所述第二导流道的导通状态;在拔离时,所述第一导通口首先从所述第一止流件内被撤出,接着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和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相抵接,最后所述第二导通口从所述第二止流件内被撤出的断流状态。

8、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相互适配的第一卡合结构和第二卡合结构;所述第一装配腔和所述第二装配腔均内设有所述第一卡合结构,所述第一装配端和所述第二装配端均设有所述第二卡合结构,并且,在所述第一装配腔,所述第一限位凸起比所述第一卡合结构更加靠近所述第一导流道设置,在所述第一装配端,所述第二限位凸起比所述第二卡合结构更加靠近所述第一导通口设置。

9、在一些实施例中,设于所述第一装配腔内的第一卡合结构的数量少于设于所述第二装配腔内第一卡合结构的数量;设于所述第一装配端的第二卡合结构的数量少于设于所述第二装配端的第二卡合结构的数量。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合结构是环形凹槽,所述第二卡合结构是环形凸起;或者,所述第一卡合结构是环形凸起,所述第二卡合结构是环形凹槽。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通管件包括导管和管套,所述管套弹性包覆所述导管的至少一部分外壁;以及,所述第二卡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凸起设置于所述管套。

1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对位机构,所述对位机构包括相适配的第一对位结构和第二对位结构;所述第一对位结构设于所述第一接头的第一端的端面,所述第二对位结构设于所述第二接头的第一端的端面;所述第一接头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接头的第一端是指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在衔接时相互接触的末端。

13、本申请提供的液体引流安全连接装置在受到轴向力的扯拔下,可使第一接头管和第二接头管相互远离,可有效避免在扯拔作用下引流管移位对患者造成伤害。



技术特征:

1.一种液体引流安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引流安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管,设有相对且相通的第一导流道和第一装配腔;所述第二接头管,设有相对且相通的第二导流道和第二装配腔;所述导通管件,内设有第三导流道以及设于所述第三导流道的其中一端的第一导通口和设于所述第三导流道的另外一端的第二导通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引流安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流件包括第一止流件和第二止流件;所述第一止流件设于所述第一导流道和所述第一装配腔之间,所述第二止流件设于所述第二导流道和所述第二装配腔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引流安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管件的第一装配端与所述第一接头管的第一装配腔活动连接的连接力,小于所述导通管件的第二装配端与所述第二接头管的第二装配腔活动连接的连接力。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引流安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装配腔的第一限位凸起和设于所述第一装配端的第二限位凸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引流安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相互适配的第一卡合结构和第二卡合结构;所述第一装配腔和所述第二装配腔均内设有所述第一卡合结构,所述第一装配端和所述第二装配端均设有所述第二卡合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引流安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第一装配腔内的第一卡合结构的数量少于设于所述第二装配腔内第一卡合结构的数量;设于所述第一装配端的第二卡合结构的数量少于设于所述第二装配端的第二卡合结构的数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引流安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结构是环形凹槽,所述第二卡合结构是环形凸起;或者,所述第一卡合结构是环形凸起,所述第二卡合结构是环形凹槽。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引流安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管件包括导管和管套,所述管套弹性包覆所述导管的至少一部分外壁;以及,所述第二卡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限位凸起设置于所述管套。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引流安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位机构,所述对位机构包括相适配的第一对位结构和第二对位结构;所述第一对位结构设于所述第一接头的第一端的端面,所述第二对位结构设于所述第二接头的第一端的端面;所述第一接头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接头的第一端是指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在衔接时相互接触的末端。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液体引流安全连接装置。该液体引流安全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接头管、第二接头管、止流件以及导通管件。第一接头管一端用于连接第一引流管;第二接头管一端用于连接第二引流管,另一端和第一接头管连接;止流件至少装配于第一接头管、第二接头管中至少一个的内部;导通管件两端可分别装配于第一接头管和第二接头管内部,断开或衔接第一接头管和第二接头管;导通管件在衔接时贯穿止流件以将第一接头管和第二接头管导通;在有外力拉扯时所述导通管件可从所述止流件中抽出,所述止流件重新封闭,使所述第一接头管和第二接头管断开连接。液体引流安全连接装置在被扯拔时第一接头管和第二接头管可相互远离,避免了引流管移位对患者造成伤害。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元,刘海枝,官国锋,汪郁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擎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